谢本江 李学志 徐晓菲
胃食管反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反酸、烧心以及邻近组织损害等症状的一类疾病,药物是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方式,经早期、积极治疗,可明显缓解疾病症状,控制疾病进展[1]。但是多项研究发现,约40%左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药物治疗仍然存在反流情况,因此,一般情况下,若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药物治疗2~3 个月后,症状不缓解或者停药后再次复发,对于这种情况可定义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2]。由于常规药物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效果不佳,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被用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为此,本次研究以70 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治疗效果、安全性进行探析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 月~2020年3 月收治的70 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中男37 例、女33 例;年龄35~60 岁,平均年龄(37.4±10.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1.1)年;体质量指数19.0~25.0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1±1.5)kg/m2。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符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指南与标准[3];②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真实;③具有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指征、耐受性;④知情研究内容、目的,同意参与且配合有效性良好。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腹部手术治疗史患者;②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③具有语言、听力以及精神等功能障碍患者;④中途脱落或者退出观察者。
1.2 方法 70 例患者全部接受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具体过程:术前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各项检查,指导患者禁食、禁饮,全面评估手术可行性,提出潜在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手术当日,当患者入手术室,协助其处于最适手术体位,实施麻醉方案,利用胃镜全面探查食管、胃底等实际情况,电凝标记且注射药物隆起病变,切开黏膜层并剥离,止血,处理创面,手术结束需禁食、禁水2~3 d,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恢复饮食,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 个月。术后在院恢复期间,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及时规避各种诱发因素,避免饮食、行为不当影响治疗效果,当患者恢复至稳定状态回家休养后,护理人员定期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加以指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反流症状评分、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成功判定标准:手术顺利完成,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反流症状采用反流症状指数评分表(RSI)进行评价,评分越低反流症状越轻,随访6 个月,分别在术后1、3、6 个月时进行评价[4]。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定,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项目,测定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于术后6 个月评价[5]。并发症包括穿孔、大出血、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70 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良好。
2.2 患者手术前后反流症状评分比较 患者术前反流症状评分为(17.95±3.54)分,术后1 个月反流症状评分为(10.23±1.75)分,术后3 个月反流症状评分为(6.14±1.01)分,术后6 个月反流症状评分为(2.45±0.89)分。患者术后1、3、6 个月反流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手术前后胃功能指标比较 患者术后胃动素(345.78±86.15)ng/L、胃泌素(178.88±22.21)pg/ml 高于术前的(240.35±72.98)ng/L、(107.57±14.5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70 例患者手术前后胃功能指标比较()
表1 70 例患者手术前后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
2.4 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70 例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70 例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aP<0.05
2.5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70 例患者在手术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 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感染,经对症处理,感染消失,未对术后恢复造成较大影响。
胃食管反流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取决于反流物攻击能力和抗反流防线之间的平衡状态,主要病因包括抗反流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食管清除作用减弱以及食管黏膜屏障作用降低等,不当饮食、手术原因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则是常见诱发因素,近年来,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在较大范围内出现大幅提升,致使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数量随之增加,由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程较长,加之对患者工作生活、生命安全影响较大,因此,探寻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于患者、临床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6-8]。
既往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多以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为主,一般可达到临床治愈,获得良好预后[9]。但是,对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则效果不佳,目前,针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可用手术类型主要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内镜下射频术、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等,其中,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适应证较为严格,故无法进行广泛应用[10];内镜下射频术费用昂贵,可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且远期临床效果有待研究,故临床普及也存在困难[11-13];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由学者 Haruhiro Inoue 提出,该手术属于全新内镜治疗方法,与其他手术相比,效果、效益以及安全性均更加理想,能够在临床进行普及,可作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推荐术式[14-1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0 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良好;患者术后1、3、6 个月反流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胃动素、胃泌素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 例患者在手术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 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感染,经对症处理,感染消失,未对术后恢复造成较大影响。说明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安全性均较佳。
综上所述,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可良好改善患者反流症状、胃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且不会造成过多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安全性理想可靠。但是,本次研究过程随访时间较短,致使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或者局限性,未来需继续进行大样本、长时间研究,以期进一步论证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