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锐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思辨能力培养一直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 也是学习的根本目标[1]。 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传授语言知识, 培养其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同时, 使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 善思能辨,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具备话语实践能力。
新闻话语因其题材丰富、 内容新颖、 时效性强, 信息量大等特征常被作为教师教学选材以及学生语言技能培养的主要语料。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大学生群体得到普及, 传统媒体的主体性消失, 各种思想可以通过网络世界自由地, 毫无限制地散播到世界各地, 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主流官方媒体。 新闻话语的文化性和权力特征,使新闻在建构和传播的过程中必然带着一定的价值预设, 而新媒体的开放性, 又造成各种信息恣意蔓延, 两种因素的交织, 必然给大学生价值观造成巨大的冲击和认知上的困难。
本研究将文化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引入英语新闻的教学活动中, 以新闻话语为主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自主学习, 交流反思与协作讨论。 通过一定时间跨度的实证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检索、 协作交流的习惯, 提升其在分析、 综合、 推理、 评判和反思方面的能力, 改变高校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的弊端。
英语新闻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 语言学层面。 讨论最多的是新闻语言特色, 基于对英语新闻的语言特征的分析, 关注英语新闻的文体特征及以英语新闻为载体的相应语言技能提高的策略研究。 第二,语言输入层面。 为学生提供主题多样、 内容广泛、 新鲜真实的语言输入材料, 以弥补传统教材无法与时代同步的不足。
目前, 新闻话语在课堂上的使用主要还是以教师选材为导向, 以丰富语料和课堂形式为出发点,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以掌握语言技能为目的, 忽略了在新媒体环境下,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内外的联动统一。 其次, 当前英语新闻在课堂上的使用主要关注对新闻文本的分析, 忽略了传送意义的方式, 以及新闻采用了何种媒介,文本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传播的立场和传播的目的是什么。 新闻是历史性的现实, 是由特定阶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明的一种文化形式[2]。 经过编码的新闻文本是一个多义而开放的系统, 学生需要进行历时的、 多维度、 跨文化梳理和分析后才算完成解码, 否则就是流于表面, 只掌握语言点, 而难以有深刻的反思, 继而形成开拓性的认识。
(1) 英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思辨能力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著作How We Think, 被界定为 “反省思维” (reflective thinking), 其本质是悬置判断、 保持健康的怀疑和开放的头脑[3]。 国外较有影响力的思辨理论和模型有特尔斐项目组提出的双维结构; Richard Paul 博士和Linda Elder 博士提出的三元结构模型。 在国内,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 文秋芳教授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层级模型, 该模型主张将思辨能力细化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 目的是为了突出思辨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思辨能力中的主导作用[4]。 综合以上四种模型, 笔者认为, 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检索、 分析、 归纳和阐释的能力; 能够清楚、 准确地质疑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具有开放性思维, 能理性思考不同观点的能力; 与他人协同合作、 有效沟通的能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新闻话语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
话语是人们运用语言、 声音等符号, 通过特定的交流渠道在具体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下进行的社会交往现象, 是社会实践活动[5]。 新闻话语是众多话语形式中的一种, 是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 文化等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叙述与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 是一个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方式的实践概念[6]。 新闻话语的建构和传播带有一定的价值预设, 在新闻阅读过程中, 其文化性和权力特征是制约大学生理解的主要因素, 往往造成其似懂非懂或片面化, 继而失去兴趣。 因此对新闻话语的解读不能局限于单一文本, 还要考察传播语境。 文化话语研究的框架融合了语言学和传播学, 引导学生在新闻话语解读中关注以下问题: 谁在进行传播? 为什么? 在什么样的社会和语境里? 通过什么媒介? 反映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一个 “人人都有麦克风” 的时代, 作为新媒体用户中的先锋者,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新闻话语中, 进行深度思考, 全面客观地解读, 提出合理的质疑? 构建学习共同体, 引导学生最终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有目的的进行思辨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杭州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 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通用英语教学课堂中开展以新闻为主题的口头报道、 讨论、写作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者和解读者, 而是作为指导者, 评价者。 由学生自主筛选新闻主题, 多平台搜索新闻事件相关报道, 遵循文化话语研究框架, 对某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梳理。
学生在本研究中既是被观察者, 也是具体研究的参与者。 在信息检索的基础上, 通过归纳和分析, 客观地提炼个人观点, 并通过翻译、 写作等形式进行完整的英文表述。 在语言输入的同时, 培养思辨能力,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具体英文展示内容包括:
(1) 新闻事件是什么? (通过大量阅读, 筛选出拟报道主题, 根据新闻报道的要素, 对语言提炼、 浓缩, 再组织)
(2) 新闻背景知识检索 (培养学生追根溯源, 对新闻实践进行历时观察和解读)
(3) 各方对此新闻事件的观点 (培养学生跨文化、 跨领域、 多视角、 全方位观察能力)
(4) 个人/小组观点陈述(通过大量阅读、 分析, 进行总结、 归纳,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述课堂展示(presentation) 的文字准备工作, 课堂上以PPT为主导, 辅以音频、 视频等, 进行口语演讲。 口语展示结束后, 全班同学就此话题提出质疑, 展开讨论、 辩论, 通过头脑风暴, 教师在学生课堂展示和讨论的基础上, 布置课后个人或小组任务, 学生再次进行书面报告、 写作和翻译, 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归纳, 逻辑思维和综合表述能力。
本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协同配合。 教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开展之前, 通过调查问卷、 小测试对学生的新闻话语知识背景进行大概的摸底。 在研究的初期以观察者的身份, 对学生的语料搜集和分析不加控制和干扰。 在学生进行口头汇报, 班级讨论时通过课堂观察、 适时参与讨论, 课后提供该主题的相关补充资料供学生课后小组讨论, 完成书面报告以及相关的写作和翻译练习, 学期末再次进行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 收集数据。
学期初, 对所授班级学生进行新闻词汇测试和英语新闻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获取有效问卷150 份。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的阅读习惯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64.84%的学生习惯通过网络或手机app 阅读, 66.67%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备考; 69.31%的学生反映日常不进行课外英文阅读的最大原因是“不知道该读什么, 难度太大”;70. 59%的学生反映平时没有写英文阅读笔记或阅读心得的习惯; ……而词汇考察中, 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新闻热词(如: Brexit deal, Affirmative Action, bio-payment, mompetition, domestic violence 等) 非常陌生, 信息输入受限, 这必然影响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和有效输出。
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展示, 学生以组为单位, 课前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检索、 梳理、 加工, 并进行课堂演讲, 随后, 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 学生就演讲主题开展课堂讨论, 最终就感受以主题报告形式提交。 部分课堂展示和讨论话题见表1:
表1 新闻话语教学话题表
在整个项目开展的过程中, 学生的关注点从一开始只关注校园生活, 逐渐到放眼全球, 所选新闻话题涉及到教育、 文化、 社会问题、 政治热点以及国际关系。 根据期末的匿名问卷调查: 分别有73.74%和83.84%的学生利用网络和手机app 获取新闻; 93.43%的学生认为坚持阅读英语新闻扩大了词汇量, 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92.42%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新闻展示和随后的课堂讨论环节; 94.95%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96.46%的学生认为, 通过调查搜集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观点, 有助于他们全面辩证地解读新闻事件本身; 98.99%的学生认为整个新闻话语解读的流程有助于拓宽视野; ……在学期末的问卷和深度访谈中, 学生普遍反映课堂展示后的讨论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深度思考, 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和理解方式。 以校园霸凌为例,当日负责课堂展示的同学以 《少年的你》 这部电影的上映为新闻话题, 最终引到校园霸凌这一主题。 该话题引发了激烈的课堂讨论, 无论是作为亲历者还是旁观者, 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校园霸凌这一社会热点进行剖析, 同时反思该现象得以在校园延续的深层次根源, 以及各方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遏制。
在征集学生对新闻话语解读整个流程的感受时, 有学生写道: “通过新闻阅读和展示, 发现大家对于同一件事有很多独到的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 我能发现自身的很多局限和不足, 有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家一起了解并畅所欲言地讨论某一新闻事件, 我认为是很棒的体验。” 也有同学写道: “通过一段时间的展示和讨论, 积累了相关的方法和经验, 我课堂讨论时更加的自信大胆,平时会有意识地主动阅读英语新闻报道, 并关注了一些公众号, 接收新闻推送, 主动思考, 这极大地开拓了我的视野。” ……
思辨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内核。 对学生准确、 恰当和有效地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在他们对语言符号的选择及其与社会、 历史、 文化、 交流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基础之上, 即一种 “对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控能力”[7]。 新闻话语在课堂的系统应用有助于学生克服 “思辨缺席症”, 充分调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学生提供思考、 分析、 评判、 创新和有效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实践证明, 通过课内外阅读、 交流和反思, 本研究模式培养了学生四个维度的能力:
(1) 语言运用能力: 即, 听、 说、 词汇、 阅读、 并在此基础上的翻译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 操作技能: 学生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多渠道信息来源, 将检索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 分析, 形成独立的观点, 为后续的讨论和写作翻译做好语言储备。
(3) 思辨能力: 在对纷繁复杂的新闻话语梳理和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的分析能力、 推理能力、 评价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做到不盲信、 不盲从, 为将来的跨文化实践打好基础。
(4) 价值观引导: 新闻话语代表和反映了一定社会和阶层的价值观。 因此, 该形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