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冠宇
陈金合、马立训烈士纪念碑
陈金合,原名陈玉合,1920 年出生在山东省滕县(今滕州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 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逃荒要饭,少年时放过牛,打过铁,当过和尚。1940 年参加八路军,194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培养下,陈金合迅速成长起来。他作战勇猛如虎,不怕流血牺牲,在战场上连续杀敌立功,多次受到首长和上级机关的表彰。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蒋介石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不断派军队北上。为了保卫山东解放区,在徐州、济南间阻止国民党军队北上,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成立津浦前线野战军。1945 年10 月中旬,津浦前线指挥部组织发起了津浦路阻击战。当时,国民党军第十九集团军从徐州进至临城。为了分路继续北犯解放区,其第九十七军伸向微山湖一带,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占领了临城和夏镇之间的唯一制高点柏山。柏山坐落在微山湖东数十里的平原上,是临城至夏镇的咽喉。为了保卫湖区人民,保卫胜利果实,津浦前线指挥部决定首先攻打柏山,拦腰斩断临城至夏镇之间国民党军的联系。
上级把攻打柏山的任务交给了八路军山东军区第八师第二十三团。团首长决定由一营担任主攻。陈金合所在的二连的任务是由东向西攻打山下于庄之敌营部,待攻占营部后作为预备队待命。1945 年11 月11 日夜,攻打柏山的战斗打响,战士们猛打猛冲,经过4 个小时的战斗,迅速歼灭了大部敌人。但是,残敌凭借着一座大碉堡负隅顽抗,企图固守待援。突击队在火力掩护下几次发起冲锋。但因碉堡高十几米,没有梯子和炸药,攻击没有成功。敌人居高临下,用火力完全控制着炮楼的四周,我突击队没有依托和隐蔽之地,完全暴露在敌人火网之下,伤亡很大,只好退了下来。天快亮了,临城增援之敌同我警戒部队已接火,敌人的子弹不时落在柏山脚下,情况已十分紧急。营长张先军考虑到一、三连已伤亡很大,减员较多,遂决定让从山下于庄刚刚赶上来的二连负责攻下这座顽固碉堡。这时,团首长已下达命令:“10 分钟内结束战斗,否则马上撤离柏山!”经过一夜激战,眼下只剩下一个孤堡了,谁也舍不得撤离。
就在这个十分关键的时刻,一营二连机枪班班长陈金合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在得到连长同意后,他接过连长手中的一枚手雷,迅速地把绳子和绑带连接起,拴在手雷的拉火线上,然后纵身跃起,在火力的掩护下,冒着密集的弹雨向敌碉堡冲去。他迂回到大碉堡下,迅速将手雷安放完毕,可返回来一拉,发现绳子已断。
这时,敌人的增援部队已迫近,离上级命令撤退的时间只有5 分钟了。陈金合又一次站在连长面前,斩钉截铁地说:“连长,再让我去一趟。今天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碉堡炸掉!”说着,他把军帽从头上一把抓下来递给连长,又一次冲了上去。他巧妙地穿过敌人的火力网,敏捷地接近敌碉堡,借着东方的晨曦,取下前次安放的那枚手雷。由于时间紧急,他决定不系绳子,抱起手雷,用肩膀把它抵在碉堡门楼上,右手将导火索使劲一拉,随着一道闪电似的火光和“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开了,陈金合却光荣牺牲了。
陈金合舍身炸敌堡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了津浦前线。陈毅称陈金合“是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英雄”。山东军区领导机关追认他为“战斗英雄”和“津浦前线的第一名爆破英雄”。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战士,将柏山改名为“金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