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出男
摘要:在高考政治中,主观题一直是学生考试中的难题和老师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制约学生取得高分的关键。许多学生对主观题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因此,本文尝试从原因类主观题入手,从审题、阅读材料、整理答案和查缺补漏等几个步骤,为大家寻找一种易操作的原因类主观题解题方法。
关键词:主观题;解题技巧;原因类
“原因”即要探究事物(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类试题一直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类试题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准确回答某一行为或现象产生(形成)的原因、理由或依据,侧重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解答难度较大。接下来本文将以一个原因类主观题为例,分步奏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
材料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短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并就政府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两条政策建议。(14分)
一、审题
审出设问范围和设问中心思想,以尽量精简的语言和接近学科知识点和学科术语的方式,找出题目再问什么。
设问范围:《经济生活》
设问中心思想:中央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锁定知识点
设问:乡村振兴战略 课本相近知识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关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所在位置:《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二框题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必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经。
措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思路整理
原因类大致可以从现实需要、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三个角度去思考。现实需要主要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找出,该问题存在的现状是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理论依据就是问题中与课本相近的知识点。现实意义就是做了问题中的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通常可以分主体、分角度地去推演做该件事的好处,也就是对什么人和什么事有好处。还可以根据“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推演。
四、阅读材料
逐句阅读材料,并寻找出该问题的现实需要和该问题涉及到的主体。
现实需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短板。
涉及到的主体:什么人——农民
什么事——农业 农村经济 小康社会的目标(“由小到大”)
五、整理答案
现实需要:目前我国农村仍然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差别大;(2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2分)
理论需要、现实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推动農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6分)
六、查缺补漏
根据寻找到的课本知识点,思考没有用上的知识点是否跟材料有关,是否需要补答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