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2021-05-14 08:10张振鹏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张振鹏 侯 萱

(深圳大学 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60)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背景下,全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联、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和平共处、包容互惠、开放创新的价值主张愈益彰显其精准性、时代性、深刻性,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和长远利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共同体,包括以权力结构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以物质生活为导向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与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1]文化认同是以特定文化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集体认同,[2](P209)对于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具有根源性影响,属于人类的终极性问题。[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有益于织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认同的时代语境

人类从诞生初期,就以群居的方式对抗自然界的威胁。尽管群居生活带来混乱、失序、纷争、冲突,但是人们更加渴望建立秩序以满足其安全的需求,而这种秩序的建立必须依靠共识,这些共识的取得,就是文化认同的雏形。人们为了寻求生存和成长的空间,与同伴一起结成大大小小的共同体。[4](P12)启蒙时代以来人类更加孜孜追求以人为主体的“共同体”发展道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精神和情感成为人类重要的诉求。共同体既可以是不同种群结成的实体,也可以是人类为了寻求安全庇护或精神慰藉而形成的想象的实体。[5](P145)人类社会经历了“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合作共同体”的演进历程。[6](P3-17)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使得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合作共同体”,人类或国家与民族之间通过互惠合作抵御风险的意愿更加强烈,实践层面的“合作共同体”,逐渐形成了内涵更加丰富的“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国际体系多极化,使当今世界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关于人类文明的方向选择、世界各国的相处方式等重大历史和现实命题的战略思考。由此引发学界的热烈研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蔚然可观。

目前学界主要从政治、经济、生态、安全、文化五个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价值内涵、历史意义、构建原则、现实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政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等不同学科的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成果别具特色,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广阔的思想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层面上需要共建安全格局,在经济层面上需要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在文化层面上需要交流互鉴,以促进世界范围内形成物质与精神目标相一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以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引领各个主体成员自身的实践。[8]文化体现的是人的精神价值,本质上是人的整个生活方式。[8](P40)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前提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避免沟通不畅导致的文明冲突与各主体竞争中的零和博弈思维,从而达成世界范围内各个主体成员的平等对话与共荣共生。

认同的概念始于心理学,是指人的直觉观念,而后广泛运用于多个学科领域。文化认同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在共同体中所形成的文化肯定性体认。文化认同支配人的文化行为,人们只有认同文化的意义时,文化才会传承和发展。[10](P33)文化认同源自共同体成员历史记忆的共享,是共同体的文化联结。[11]共同体成员通过共享的符号、神话、记忆形成文化认同进而融合成为文化共同体。[12](P46)文化认同的形成既是原生的,同时也是建构的。[13](P55)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未来的文化趋向就是文化认同。[14](P451)不同文化之间潜移默化的认同,才会促使文化融合和传承发展,既保持各自的特色和内涵,又不拘泥于各有的意识形态,产生广泛认同的优秀文化产物,[5]包括价值观念、艺术审美、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将特有的文化多样性融入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未来。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存在各自发展需求与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价值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加剧了矛盾,新技术革命又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面向人类共同未来、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需要以文化共生、文化发展、文化交流为基础,遵循与文化特性相契合的逻辑。文化共生是指不同国籍、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承认相互间的文化差异,建构平等相处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互相尊重、和谐共存、共同进步,共同发展。[16]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形式有序向高级形式上升。文化发展是人类创新性构建并以高级形式优化整体生活方式的实践行为及其最终成果。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在文化领域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活动,文化交流不存在单纯的文化输入或输出,而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生、文化发展、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认同的现实路径。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需要共同体成员的价值、观念、情感等多方面的同频共振,形成共享的价值、规范和意义,对历史和身份的认同,以及情感关系的交织,都能够促使共同体更加稳固,[17]促使共同体成员寻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多元文化共生。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文化共生现象。在交通、信息都不畅通的远古时代,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就同时出现了影响至今的思想家。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孔子比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小14岁,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出生于中国的孔子去世后10年;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比中国的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比中国的韩非子大7岁。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形成的,但是当人类社会运行到特定历史节点时,由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智力进化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人会产生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似的追问和思考,形成既有普遍意义又具有地域特征的思想和观点。在信息传输技术打破地域阻隔的当代社会,“地球村”的形成更便于人类文明进步所推动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的升华、交流、互通、融合,消弭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价值壁垒、观念差异、情感隔阂,营造出更加繁茂兴盛的多元文化共生图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历史逻辑和丰富的现实资源。

世界文化的原生态就是多元文化的互补性共生。纵览人类发展历史,正是多元文化并存发展及融合中的求同存异,才使世界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缤纷多彩,为人类文明绘就了斑斓多姿的底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出自《中庸·第三十章》。。多元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多元文化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今天的世界依然是多元的世界,尊重、保护、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进步永恒不变的主题。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内部同样存在着多元化,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念,但是人的发展,需要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依赖于外部社会的良性运行。“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2)出自《周易·系辞下》。。道路、途径、方法不必相同,终极目标却往往不无共指。文化发展如此,人类文明进步如此,其他方面同样如此。

文化承载于人们的价值观念,渗透于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每一种文化都不是由单一元素构成的,而是呈现出多种成分融合的状态。中华文化更是如此,在立足自身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发展外来文化,实现了儒释道的文化的融合汇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包容性文化。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多元文化历经数千年并存、交融、繁衍,构筑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奥妙就在于兼容并蓄,春秋时期孔子“和而不同”(3)出自《论语·子路》。的思想,元代马致远“志量恢弘纳百川,遨游四海结英贤”(4)出自元·马致远《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的词句,清代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堂联,当代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箴言,彰显出中华文化包容万象的气度与品质。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宝贵财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今世界发展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认同,回应人类从古至今追求“万邦协和”(5)出自《尚书·虞书·尧典》。“大同世界”(6)出自《礼记·礼运》。的美好愿景,需要在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双重维度中探寻多元文化的互通点,秉承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拥有“遨游四海结英贤”的胸怀,坚守“海纳百川”的品格,发扬“天下大同”的气魄,在国际社会倡导多元文化立场,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包容各种文化的差异性,推动多元文化互相尊重、交流对话、取长补短、互惠互鉴、和谐共生,超越种族、地域、阶级、时空界限,促进多元文化在广泛深入的交流、互鉴、共存中达成“美美与共”,使世界各国的文化认同成为增进全人类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7)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夏侯玄传》。精准把握时代发展主题,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促进国际社会最大范围的文化认同,不懈追求全人类的共同福祉,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引领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是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质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需要以文化发展、立足现实、志在长远为原则进行整体性、前瞻性的战略设计与把握。[18]在当今创意经济快速崛起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促进文化认同的载体更加丰富,文化艺术产品可以传递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文化娱乐活动可以调节人们精神世界的感受,文化媒介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可以影响人们的决策及行动。这些经过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会展等产业运营所形成的文化产品,成为增进人们的互动与集体记忆,塑造和传播价值观念,召唤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3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6页。

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以获得广泛文化认同,是很多国家所选择的重要文化战略。美国被部分有浓厚精英主义色彩的欧洲学者称为“经济暴发户”和“文化贫困户”,但是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文化产业发展和大众消费的文化商品输出,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全球范围内的很多领域。此外,美国强化报纸、视听、网络等文化生产与传播渠道的控制,进一步拓展美国文化输出的广度和力度。英国文化曾经是保守稳健、沉闷刻板的形象代表,但是从20世纪末开始,英国政府依靠行政手段推行创意经济战略,发挥市场机制改善文化发展环境,提升文化产业在内容生产上的创造力与竞争力,塑造出了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创意英国”的新文化形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相继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将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为国家战略,韩国更是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基金”,为文化产业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日韩两国的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等产业及其衍生品,不仅获得了丰厚的产业收益,还扩大了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两国风靡世界的文化名片。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全球百花竞放的文化发展格局有望逐渐形成。

中华民族历来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化精神内核具有打动全世界的力量。通过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优秀文化创意能力的充分发挥,创造出兼具中华民族特性和全球共性的文化产品,就完全能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认同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政策法规密集出台,有点也有面,重体亦重魂,为中华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机制保障,尤其是文化产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从2012年的3.6万家发展到2020年的6万家,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稳步恢复,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2%;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创意设计服务15645亿元,增长11.1%;文化消费终端生产18808亿元,增长5.1%;内容创作生产23275亿元,增长4.7%;文化投资运营451亿元,增长2.8%;文化装备生产5893亿元,增长1.1%;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分别下降30.2%、11.8%和6.9%;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生产与创意设计相关产业持续增长,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文化”的文化新业态发展态势向好,16个小类行业营业收入31425亿元,增长22.1%。见表1。

表1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中华民族拥有的强大的文化创意能力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文化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经过不同创意者的思想碰撞、观念交流、信息沟通、意象启发,依靠人的智慧、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借助科技方式的恰当融入,对传统文化资源再创造和再提升,进而产生出崭新的对人类社会进步卓有贡献的文化产品。文化发展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开辟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发展需要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创新,推进内容生产、创意设计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更加生动形象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充分利用新兴文化传播技术和渠道,搭建先进文化传播的新阵地和人们文化生活的新平台。优秀的文化产品承载着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现实追求,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生动联接,赋予产品更多的意味、情趣和时尚元素,满足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和增长的精神需求。兼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文化标志、文化品牌叠加的文化产品,得到世界的理解、尊重、欣赏,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互信的纽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需要以各民族和国家对涉及人类整体利益的问题反思和沟通为基础,[19]通过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文化交流,形成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进而促进世界包容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通过文化交流形成文化认同的价值观念,需要依托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广泛的交流与传播。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以商品经贸为主要方式,打通了古代亚欧大陆商品、资源、技术、资金、人员自由流动的线路,为游牧民族、商人、教徒、外交家、学者、旅行者拓展活动空间提供了便利,推动了文化、宗教、政治、经济、技术、军事、教育等交流的相互结合和相辅相成,见证了沿途各地“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8)出自《史记·大宛列传》。的盛况,实现了不同文化、宗教、种族、国家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推动不同肤色、民族、聚居地的人民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了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公元7世纪的唐朝首都长安城,有70多个外交使团、三万多个外国留学生长期驻留,长安城里可以吃到印度的美食、穿着阿拉伯的服饰、传播罗马的医术、使用拜占庭的金币和波斯王朝的银币,很多宗教都在长安城内设有道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和睦相处、交流互动,共同铸就了大唐长安的盛世辉煌。文化认同是人们在平等、频繁、亲密的交往互动中形成的,是多元文化交流所成就的文化共生意识和文化共生现象。

人是文化的承载者。文化交流都是通过人的具体行为完成,并且其最终影响也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回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过程,使人类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拓展,人们在职业分工和合作之中,开展相互之间的交往活动,人们在交往中同构着相似的思维与行为方式,[20]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价值、制度、组织,同时也为社会体系运行和国际交往规则提供了新的认同形式。“国之交在于民相亲”(9)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和维系除了依靠政府层面的交流,还包括社会和民间的交流活动,而文化交流又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重要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认同的文化交流,应该特别关注社会和民间层面的开展,通过社会组织和民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增进不同文化主体民众之间的日常往来,让民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多元文化的特殊魅力,消除文化偏见和误解,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为各民族和国家之间深度合作构筑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推动世界各民族和国家进入普遍性的交往时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的伟大事业。“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0)出自《道德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认同的文化交流要更加关注细节,尤其是在信息的数字化传递将人类重新部落化的当今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得以延伸、互动的频次和速率大幅提升,社会和民间层面的文化交流更加充分,逐渐成为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交流的主体要善于与各类媒体打交道,提高运用新媒体和大数据平台的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有影响力的媒体,充分贴近不同地区受众群体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特色,多讲通俗易懂的道理和鲜活的故事,多推送兼具中华民族特性和全球共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切实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需要树立世界多样性文化兼容并蓄的价值观念,依托文化创意与技术融合创新的有效载体,采取丰富、深入、细致的文化交流方式,传递人类相互依存、命运交织、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时代精神,召唤世界各国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同舟共济、协作共赢的责任担当,让人类生活更幸福、世界发展更繁荣、未来前景更美好。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人类第一杀手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