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小说《人生》中的批判意识探析

2021-05-13 08:23季雪冰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路遥人生

摘  要:路遥的作品朴实无华的外表下,总呻吟着一个对现实不敢反抗的灵魂,《平凡的世界》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本文就重点通过对路遥小说《人生》的分析,去发现这部作品下那个对现实、对生活、对人生充满批评态度的灵魂,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对传统美德的叛离、对传统美德回归的期待、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从而表现出传统美德的坚守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更是我们民族发展生存的动力基础。

关键词:路遥;人生;批判意识

作者简介:季雪冰(1980.10-),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文化理论、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02

《人生》在文坛小说中的地位不亚于《哈姆雷特》在西方文学史中的地位,对于路遥来说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人生》这本小说里,路遥用笔勾勒出了一个精神的世界,把自己对于生活,对于梦想和自己极力追求的美好都倾注其中。在路遥看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沉淀出无数的精华和璀璨的种子,而只有传承和发扬这些文明的精华,才能够充分展现我们民族精神的伟大。但是如果从我们个人或者国家民族出发,如果因为我们自己的利己行为,没有把这一精神践行到位,就必定会遭受命运的惩罚。所以,本文会重点围绕小说中的批判意识进行深入地探究分析,把小说中真正精髓挖掘出来。

一、对传统美德的叛离——错

路遥,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陕北人。在这片黄土地上,他尝遍了生活带来的艰辛苦难,也看透了人们在面对苦难时无力的挣扎,正是这些非同寻常的经历,成就了他笔下一个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人物和故事。黄土高原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穷人,路遥同样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份子,在贫苦和艰难中摸爬滚打,看透了最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内心的无奈、焦灼让他对于中国农民有了不一样的感情。因此,在路遥的小说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反映普通劳动农民的生活,一字一画勾勒出底层人民是如何在命运的不公下苟延残喘,又如何在艰辛、恶劣的环境下挣扎和反抗。命运的不公是真的,环境的恶劣也是真的,但是,在这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地上,人们对传统美德的敬畏却丝毫没有懈怠过。小说里路遥这样写道:“传统美德是民族生存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一个民族的本质所在”。路遥认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同时,传统美德同样需要继承和发展,不能恶意破坏和抛弃,应该被人们时刻地记在心里,传统美德是精神,物质文明是生活,两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

小说《人生》中的故事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可歌可泣,甚至都没有海誓山盟,只是一个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但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它却如此璀璨多磨、光芒万丈。例如,小说中对于社会信息生动形象的描述,对于思想道德的林林总总,以主人公高家林的人生轨迹为主线,通过一个农家子弟的成长把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丑恶、落后描绘的形象多彩,并且在这种黑暗的社会背景下还不忘给生活带来一束光,丑恶之下的善良和美好也是整部小说中柔软的一部分。当时正值社会变革动荡不安时期,对于生活在农村的高家林来说,面对城乡之间的生活差距,自己感到慌乱不安,内心的矛盾在心灵深处挣扎徘徊,自己信奉了几十年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的物质冲击下首次发生了动摇。传统美德也走到了生存还是毁灭的悬崖边缘,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成为当时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疑惑。路遥就是这样,他要借高家林之手,用他的人生经历探索分析出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

小说《人生》中主要描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城市乡村在生活文化上的差异化所带来的种种冲突,当一个农村青年首次面对城市文明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陷入传统和现代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定、难以抉择的时候,表现出的不甘和无奈。路遥从小生活在黄土地上,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和赤子之情,他见多了那些因为利益追求,对黄土地上的传统美德弃之敝履的人,他的内心很痛苦,很难过,他觉得这是命运给这片土地开的一个玩笑,在这片土地上出生长大,到头来换来的是鄙视和抛弃,他知道这是黄土地上落后的生产条件带来的,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既无法阻拦那些亵渎传统美德的人,又无法改变这片土地的现状,他陷入了深深的忧郁和痛苦中。在小说《人生》中,他把自己的不甘,把自己想干又没敢干的事通过主人公高家林表现出来,以此来告慰自己内心的信仰。小说全篇作者并没有批判那些渴望走出黄土地发家致富的现象,反而鼓励那些渴望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生活条件的方式,以此来给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小说《人生》中有另外一个人物——马栓,同为农村青年的他是个内心善良、有经济头脑的人,他从民办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自己在家搞起了兔子养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已经往前迈出了很大的一步。这样的做法作者也是表示赞同的,农民想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现状,就要通过探索新的发展之路来改变。路遥深深地知道要想打破落后的局面有多么的不易,也深切地能够体会到这片黄土地上人们对于新生活的渴望,作者并不排斥这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甚至对于城市文明的向往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在极力不如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美德全然不顾,肆意践踏,那是要遭受惩罚的。作者认为传统美德是民法发展几千年存留下来的瑰宝,丢了就真的丢了,要想重新拾起来真的很难很难。

第一次来到城市的高家林,年前的一切在他心中都是美好的。自己所生活了几十年的农村和眼前的大城市相比,真的太小太小了,他想永远地留在这里,以至于最后抛弃了农村姑娘巧珍。在路遥心中,他对高家林是唾弃的,他只看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和美好,就对生他养他的地方心生厭恶,对爱他的人弃之不顾,不仅仅表现了他的自私自利,更是对于传统美德的亵渎,小说的最后,高家林也为自己的错误选择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二、对传统美德回归的期待——罚

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变革发展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多,传统道德是最好的沉淀,是一代一代人积累下来的精华,所以不管发生什么、遇见什么都不应该抛弃。路遥正是见多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所以在小说《人生》里才有了高家林这个形象。他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为了前途,抛弃了善良的巧珍。高家林的选择看似挣脱了农村带给他的束缚和约束,实则是把自己推进了无尽的深渊。命运擦残酷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苦命的人,当高家林走后门的事情被人揪出来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开始直线下降,美梦最终没有成真,黄粱一梦终成泡影。这是命运对于高家林放弃传统美德的惩罚。路遥在小说中表达的想法是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联系,两者之间是可以共存的,并不冲突,我们可以为了改变现在的生活现状而追求更高标准的生活,但是在追求更高标准生活的过程中,不应该以抛弃传统美德作为代价。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应该去爱护和继承传统美德,而不应该是抛弃。

三、对传统美德的坚守——“黄土地”的意象

小说《人生》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描述,突出社会变革时期导致的矛盾冲突。在这片黄土地上,物质文明极度匮乏,但是在这个贫苦的土地上,却拥有一个民族最宝贵的传统文明,这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继承和发展下去,并且这种传统美德的保留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两者之间并不冲突,传统道德不仅不会拖累物质文明的发展,反而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素养。以小说中高家林为例,起初,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积极进取,努力上进,心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这些都是可取的,但是高家林为了能够享受城市生活中的虚荣,不惜“摆脱”黄土地带给自己的传统美德,这一做法就注定是要受到惩罚的。所以当后来高家林走后门的事件被揭发之后,无助之下重新回到这片土地上,他和巧珍的确已经再也不能在一起了。因为传统美德的纯真,这片土地上的人原谅了他,重新接纳他,高家林最后也被这份真挚的情感所打动,他也真正认识到了自己选择的错误,因为一颗虚荣心抛弃了最珍贵的东西,也弄丢了一个爱自己的人,这一切的后果都是自己的自私自利造成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美德,他并不是束缚时代发展的枷锁,反而纵观历史发展,传统美德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一直起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他是民族文化经过时间洗礼之后保留的本真,是变革之后的精华,所以我们决不能輕易抛弃这份善良的美德,反而更应该保护和继承,让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四、结束语

路遥的小说看似平华但却内藏深意,字里行间都是农民,但句里句外都是真意。《人生》是路遥的重要代表作,在文坛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小说中,路遥借助高家林的角色,传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不管未来社会如何变化,传统美德永远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不能够放弃和践踏,反而要一直传承保留下去。我们可以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不能为了物质生活摒弃传统美德,用路遥的话说,这是一条错误的路,注定要受到惩罚。

参考文献:

[1]王兆胜.与研究对象同呼共吸——读航宇的《路遥的时间》[J].学术评论.2020(06):29-37.

[2]赵勇.绝假纯真说路遥——关于海波《人生路遥》[J].南方文坛.2020(06):115-117.

[3]雷世文.《人生》:无法消解的悲剧冲突[J].枣庄学院学报.2019,36(03):17-23.

[4]杨倩倩.浅谈路遥《人生》中的矛盾冲突——以高加林的人生选择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9(06):56-57.

[5]于敏,赵学勇.路遥与新文学的现实主义思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09):122-131.

[6]李文婷.从人物性格及爱情观透析路遥《人生》主题[J].青年文学家.2020(24):30-31.

[7]冯涛.论路遥时代书写的文学意义[J].小说评论.2019(05):83-89.

猜你喜欢
路遥人生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写给远去的路遥
路遥作品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