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分析

2021-05-13 02:25徐红红刘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关键词:病程视网膜视力

徐红红,刘蓉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080)

0 引言

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1]。2019年底,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九版)显示,2019年全球糖尿病人数 4.63亿,按照增长趋势到2045年全球将有7亿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第一,约为1.164亿人,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3550万。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和残疾,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on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相关病变最重要表现,为特异变化的眼底病变。该病主要以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为明显特征,常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积血、严重者甚至出现牵拉性视网膜剥离、最终失明,视力的改变继而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给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带来较大危害[2]。目前临床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因此加强基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作者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到本中心诊治的 22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筛查,旨在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社区糖尿病患者DR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到我中心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眼底筛查对象,共计229人,对其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由作者对其进行空腹血糖 (FBG)、血压(BP))、体质指数(BMI)检查。所有的患者纳入标准均为按照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即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血糖≥1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糖耐量实验(OGTT)负荷后2小时血糖≥ 11. mmol/L。

排除标准为具有严重的认知行为障碍和无法与周围人进行正常交流者。采用Snellen国际标准视力表分别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TOPCON裂隙灯显微镜行眼前节检查;佳能TX20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日本尼德克公司RT600验光仪进行综合验光检查;尼德克NU1000术后行双眼散瞳眼底照相。参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制订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将229例患者分为DR组和正常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应用率(%)的方式进行表示,应用 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当P值<0.05 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资料结果

在229例糖尿病眼底筛查对象中,男性83人,女性146人;患者的年龄区间为54岁-73岁,其中≧65岁130人,<65岁的99人;229例患者中,眼底异常人数为118人,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51.5%。结果显示硬性渗出、出血、玻璃膜疣、微血管瘤,属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50例,属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有7例。

2.2 不同年龄、血糖值、BMI指数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结果

见表1。

表1 229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血糖、BMI的眼底病变情况

2.3 不同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结果

见表2。

表2 229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压的眼底病变情况

2.4 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结果

见表3与图1。

表3 229例糖尿病患者不同病程眼底病变情况

3 结论

表1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在年龄方面有差异,即年龄≥65岁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于年龄<65岁的糖尿病患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病程方面也有差异,这可以从表3和图1看出,病程越长,眼底病变发生率越高。病人随着病程的进展,眼底可出现视网膜的血管闭塞,视盘或视网膜其他部位的新生血管,以及病理性增殖膜引起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积血等,最终导致严重的视力损。从病程<10年的糖尿病人中,眼底病变情况相对较低,但病程≥10年的糖尿病人,眼底异常率占此病程段检查人数的63%。但病程<5年的糖尿病人中,49%的糖尿病患者有眼底异常,由于年龄越大与病程越长有一定相关性,所以年龄与病程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3]。此外也可能因为我中心筛查的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为老年人,可能会导致本研究结果向高年龄段漂移,产生偏倚有关。从本次229名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视网膜筛查结果得出年龄≥65岁、病程≥10年的糖尿病患者应增加筛查频率[4]。

此外,本研究表1、表2 显示在不同空腹血糖、BMI指数、血压水平等方面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无明显差异(P>0.05),即在参与筛查的糖尿病人中,眼底发生病变的人群,其空腹血糖、BMI指数、血压控制并不理想,但空腹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BMI正常的糖友及血压正常的糖友的眼底仍有异常,这可能与空腹血糖、BMI指数、高血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影响 DR 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关,如高血糖状态时会影响血小板聚集,改变红细胞的正常形态,使其携氧能力下降; 同时异常形态的红细胞不易通过微血管,可引发微循环中的微血栓,加重水肿视网膜的渗出症状。又比如针对血压,因为血压增高,可引起视网膜动脉的灌注增加,长期高灌注易损伤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导致DR 加重[5],总是,从此次调查可以看出控制血糖、体重与高血压对减少 DR 的发生仍有积极的作用。所以说应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视网膜早期筛查检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缓解症状,所以社区在建立完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机制的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通过建立个体化的教育和饮食、运动计划以及制定的自我管理计划,控制发病危险因素[6],从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自我监测、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以及卫生资源支持等方面需要不断的改进,形成闭环管理,才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小结

DR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人致盲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因DR早期往往并不影响中心视力,病人无自觉症状而不能及时就诊,但是等到病变发展到增殖期,常需手术治疗,手术难度大,并且预后一般都非常差,费用高。早期研究证据表明,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眼睛可有有效的保护其视力,还可以防止由DR引起的视力丢失[7]。美国眼科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AAO)出台的 2018年DR临床指南也突出了对患者的教育和对患者基础性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同年我国2018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也再次强调了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对于延缓疾病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6]。因此,对于有无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患者均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眼科随访,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糖尿病伴有眼底病变患者病情的检查和确诊,通过对其病变因素的详细了解,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此来减少糖尿病引发眼底病变的概率,并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次筛查研究以社区医院为平台,在探讨 DM 的患者中发生 DR 的相关危险因素,将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从而从临床病例中发现糖尿病病人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一些高危因素,通过实行全科团队的疾病管理模式,并对每一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纳入社区健康管理,继而采用互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构建医院指导、社区干预、患者自我管理相结合的个体化慢病照护体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筛查防治管理是十分有实践意义的。

猜你喜欢
病程视网膜视力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保护视力等
视力测试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