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愉,甘惠
(重庆大足区中医院,重庆 402360)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炎,同时伴有皮肤黏膜黄染,血清胆红素超过17.1umol/l称为黄疸型肝炎[1]。黄疸型肝炎属中医“黄疸”的范畴,是因机体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湿邪困遏于脾胃,壅塞肝胆,致使疏泄失常,胆汁不循常道,泛溢于肌表、下注于膀胱,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胆病症。已有研究表明[2-4],中医药治疗黄疸有其独特的优势。
《理瀹骈文》中记载“昔人治黄疸用百部根敷脐上,酒和糯米饭盖之,以口中辣去之。则可告由脐而入无异于入口中……”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中医内外治法有异曲同工之效。隔药脐灸疗法是以中医经络、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病情选用适宜药物研磨成细粉置于神阙穴,配以艾灸热力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中医外治疗法之一[5],起源于民间,早在《内经》中就有与其相关的记载。笔者以方剂茵陈蒿汤为药,对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隔药脐灸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2018年09 月至2019年09月来我院肝病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黄疸的诊断标准: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脘腹痞胀,纳差,神疲畏寒,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②年龄18~65岁。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近期服用过影响肝功能药物;③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严重并发症者。脱落标准:①患者依从性差;②对试验用药有过敏反应;③治疗过程中疾病加重或死亡;④因自己原因退出试验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与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患者62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61)
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降酶、退黄以及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药脐灸疗法一日1次,每次3柱,1周为一个疗程。
隔药脐灸疗法操作流程:茵陈蒿、大黄、栀子研磨成粉,填入消毒后的神阙穴中,面粉加水调和制成直径4 cm,内圈圆洞直径1.5cm、厚4cm的圆形面圈,药粉高度与面圈平齐。将艾柱置于面圈正中并点燃,每柱燃烧时间20min,每次燃3柱。灸后彻底熄灭艾柱,清洁脐周皮肤,并用无菌纱布封住残余药粉,保留24h,每天1次。
①临床疗效;②实验室指标:ALT、TBIL、ALB;③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主要症状积分;④不良反应:烫伤、过敏等。
依据《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显效:黄疸消退,其他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有效:黄疸及其他症状减轻,胆红素正常或降低,其他实验室指标好转。无效:黄疸不退或加深,其他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中医症状计分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定。中医主要症状包括黄疸、乏力倦怠、纳差、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腹胀、大便稀溏,症状轻重程度分为4级:无症状0分、 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t检验、χ2检验对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7.42%(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61)
三项指标在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与ALT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ALT、ALB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ALT、ALB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TBIL(umol/l) ALT(U/L) ALB(g/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30 119.40±67.14 40.57±27.32 73.69±36.87 34.73±13.59 39.63±8.92 40.83±6.10对照组 31 103.68±52.57 61.78±43.21 74.11±38.99 43.67±16.06 35.38±9.81 37.83±7.40 t值 1.020 -2.306 -0.044 -2.344 1.669 1.72 P 0.312 0.025 0.965 0.022 0.100 0.091
试验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中黄疸、乏力倦怠、纳差、恶心呕吐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者好,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比较(±s)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t值 P值中医症状总积分 4.60±2.84 6.68±4.64 -2.116 0.039黄疸 0.33±0.48 0.81±0.70 -3.060 0.003乏力倦怠 0.43±0.50 0.90±0.60 -3.315 0.002纳差 0.67±0.61 1.23±0.88 -2.872 0.006皮肤瘙痒 0.60±0.81 0.58±0.72 0.098 0.922恶心呕吐 0.73±0.58 1.16±0.93 -2.137 0.037肝区疼痛 0.53±0.73 0.61±0.80 -0.404 0.687腹胀 1.03±0.81 0.68±0.79 1.738 0.088大便稀溏 0.40±0.62 0.58±0.72 -1.048 0.299
不良反应共2例,1人局部皮肤过敏,不再进行该项试验,停止操作后,过敏症状自行缓解。1例烫伤,脐周0.5x0.5cm水泡一个,自行吸收后继续该项治疗。
这项研究旨在验证使用茵陈蒿汤药粉进行脐灸治疗黄疸型肝炎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证明,干预结束后,进行隔药脐灸疗法的患者,黄疸消退更多、肝功能恢复较好。我们通过设计完整的随机对照试验,多维度结局指标评价方法,量化黄疸型肝炎各项中医症状,结合实验室指标综合反应患者治疗效果优劣。研究结果与李娟[8]、黄左宇[9]等运用茵陈蒿汤剂治疗黄疸型肝炎结果一致。
究其医理,中医认为脐通百脉、主治百病。脐,穴名神阙穴,与任脉、督脉、冲脉、带脉四经相通,为五脏六腑之体,元气归藏之根[10]。此外,足阳明胃经夹脐,手少阴之筋下系于脐,足太阴之筋结于脐,故脐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11],此处用药,可通于五脏六腑,达于全身经脉。
研究表明,药物经脐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给药的1~6倍[12],现代医学认为,脐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闭合处,皮肤敏感度高,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13]。
我们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专家咨询,选择茵陈蒿汤作为治疗药物。茵陈蒿汤是祖国医学的经典方剂之一,首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后世医家广泛用于湿热黄疸,现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也多以本方为基础加减[14]。王宏霞等[15]认为茵陈蒿汤具有增强肠蠕动,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汁瘀积等作用。茵陈中茵陈色原酮是强利胆成分,栀子可利胆、降低血中胆红素,大黄使肠蠕动增加;此外,茵陈蒿汤通过促进胆红素代谢,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从而发挥保肝作用[16],对于湿热型黄疸产生的肝损伤具有卓越的治疗效果[17]。另有研究表明,茵陈蒿汤透皮给药效果显著[18],这就解释了,本研究中茵陈蒿汤的外治法与其他研究中茵陈蒿汤内治法的异曲同工之效。
茵陈蒿汤药粉进行脐灸治疗黄疸型肝炎理论上可行,试验结果也证明,其退黄利胆、修复肝损伤效果较好。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来期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也期待更多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为中医技术推广提供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