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1-05-13 07:43陈剑唐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8期
关键词:门静脉计数内镜

陈剑 唐帅

LC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病情常呈进行性加重,多为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而导致的肝脏弥漫性损害[1]。EGVB 是其常见并发症,主要由于LC 时门脉压力增高,导致胃底与食管下段的细小血管开放,引起血流逆行,导致食管和胃底黏膜下静脉出现扩张充血,从而造成血管破裂,其出血量大、病情危急、致残致死率极高[2]。内镜下静脉套扎是治疗LC 合并EGVB的常用手段,但其疗效具有个体差异性,对于部分患者仍存在疗效不佳的问题。近年来,PSE 作为一种先进的微创外科疗法,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临床专家学者的认可[3]。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研究采用了内镜联合PSE 对LC 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 患者进行治疗,并探讨其临床效果,旨在为治疗LC 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 提供一种新视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80 例LC 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同意,均符合LC 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 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合并除肝炎、LC 外其他肝部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合并门静脉栓塞及肝功能Child-Pugh C 级者;不耐受手术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 例)与对照组(38 例)。研究组中,男27 例,女15 例;年龄20~58 岁,平均年龄(38.40±6.55)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19±2.12)年。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3 例;年龄21~59 岁,平均年龄(38.58±6.82)岁;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4.22±2.1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内镜下静脉套扎治疗[5]:患者取左侧平卧位,采用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GIF260J 电子胃镜以及相关配套静脉套扎器,从齿状线上5 mm 处逐渐向上依次结扎曲张破裂静脉。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SE 治疗[6]:常规行股动脉穿刺后作腹腔动脉造影,观察脾动脉走向,借助导丝置管于脾动脉,注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大小约2 mm3,根据手术前后脾动脉造影计算脾栓塞面积,以栓塞面积40%~60%为宜。

1.3 观察指标 ①止血效果:记录两组止血所需时间、止血成功率、术后3 个月再次出血率。②外周血象: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DxH800)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③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GE,LOGIQ E9)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相关操作流程均严格参照仪器说明书。④不良事件:记录两组术后3 个月发热、脾区疼痛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研究组止血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 个月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n(%)]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4 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变性坏死后,网状蛋白支撑结构塌陷,在肝脏组织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包绕残余肝细胞形成假小叶,最终导致LC 的病理过程[7]。LC 常合并肝脾肿大、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EGVB 是导致LC 患者大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8]。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的显微外科技术由于其损伤小、定位精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类出血。内镜手术由于有着更广更深度的手术视野,同时具有损伤小的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EGVB,然疗效不稳,术后易复发。PSE 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介入技术,可治疗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脾功能亢进与EGVB,其临床应用日渐广泛[9]。现为探讨内镜联合PSE 治疗LC 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 的效果,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止血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 个月再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内镜联合PSE 可有效降低LC 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 患者的门静脉高压,治疗出血效果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①PSE 将脾脏动脉分支栓塞,脾动脉血流量减少,使对应的脾组织缺血梗死、机化萎缩,继而使脾脏体积缩小,并同时形成纤维包膜,进一步限制脾脏再生;②使抗红细胞抗体减少,缓解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从而改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过分滞留的情况,减轻对外周血细胞的破坏,改善外周血象,能在保证脾脏功能的同时,改善脾亢进;③脾动脉血流量减少,使回流至脾静脉的血流量也减少,从而缓解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加强对EGVB的止血效果[10,11]。另外,本研究中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内镜联合PSE 疗法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内镜联合PSE 可有效降低LC 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 的门静脉高压,治疗出血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门静脉计数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古人计数
肝外型门静脉血管瘤1例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古代的计数方法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