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知: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

2021-05-12 11:50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规范学校教育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和校外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近日,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重点排查供餐人数多的学校食堂、基础薄弱农村地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风险高的校外供餐单位,严查严管进货查验、留样等环节,督促限期整改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指出,加大对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督促指导。按照《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各地教育部门要督促落实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加强食堂承包或委托经营者的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

《通知》强调,要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指导督促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

《通知》还要求,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与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教育。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学校提供营养指导,引导学生爱惜粮食,制止餐饮浪费。

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推出长三角高层次人才云聘会

3月3日,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联合杭州市委人才办、杭州市人力社会保障局推出长三角高层次人才云聘会,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此次云聘会组织长三角地区包括网易、海康威视、大华、新华三、恒生电子、吉利、娃哈哈、上海航天汽车、南京普天通信等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和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之江实验室等高端科研院所在内的6000余家用人单位,推出适合应届毕业生的高层次人才岗位6万多个,涵盖数字经济、生物制药、智能制造、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医疗卫生、教育等重点行业。此外,本次招聘会还特别增设了博士后、上市公司2大专场。毕业生可登录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和杭州人才网查看参会单位和招聘岗位,在线投递简历。

本次招聘会是教育部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开展“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教育部将持续推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共享就业、灵活就业等系列专场招聘活动,面向2021届高校毕业生和2020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优质岗位信息。

中小学教育惩戒等新规施行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3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则,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其中,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为防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措施,规则明确禁止实施不当的教育行为,如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等。

《刑法修正案(十一)》自3月1日起施行,涉及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疫情防控等社会热点。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外,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力度,着力打击药品“黑作坊”,将高空抛物、抢公交车方向盘、冒名顶替上大学等写入刑法。

《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自3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单位基本情况、招聘人数、招聘条件、用工类型、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基本劳动报酬等网络招聘信息,应当合法、真实,不得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其招聘信息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

规定还要求从事网络招聘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招聘服务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不得泄露、篡改、毁损或者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个人公民身份证号码、年龄、性别、住址、联系方式和用人单位经营状况等信息。

两项语言文字规范正式实施

3月2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和《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正式实施。两项规范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于2020年9月审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首次以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为主体,规范应用国家通用手语“唱”国歌,让听力残疾人切实体会国歌的真实内涵,从而和全国人民一同领略国歌激发民族爱国情感、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该规范的实施切实解决了多年来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在奏唱国歌的场合,规范、统一、严肃使用手语表达国歌的愿望,将使听力残疾人全面、准确感受国歌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呼唤内心深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我国残疾人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将代替1997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该规范是服务和满足语言生活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需求的一项基础性规范,将为社会通用层面的汉字教学与研究、信息处理、排序检索、辞书编纂等提供重要依据。

辽宁:欺凌防治纳入教育履职评价

辽宁省教育厅日前决定,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努力把校园打造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辽宁省本轮专项治理行动实行“清单式管理、分阶段推进、精准化问责”。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依据“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政策清单”和“2021年辽宁省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任务清单”,挂图作战、对标对表、对账销号。未能如期保质完成任务的将被严肃问责。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情況纳入对各市人民政府教育履职评价。

全省中小学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对照相关文件,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摸底,找准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重点、细化整改措施。各中小学要对学生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梳理,班主任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与学生谈心谈话,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和同学关系,对潜在的欺凌隐患苗头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风险可控。排查中一旦发现苗头迹象或隐患点,必须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及时疏导化解,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河南:试点本科生学业导师制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学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启动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工作,决定立项建设河南大学等19所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高校,探索在“双一流”、特色骨干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建设不同类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模式,推动全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根据《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方案》,学业导师实行聘任制度,遴选责任性强、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严把学业导师质量关。学业导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在选课、专业学习、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指导,激发学生专业归属感和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或教改课题研究,参加专家讲座等学术活动,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河南省鼓励各高校探索建立适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激励机制,在教改课题立项、教师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评价机制,重视学生评价,同时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纳入高教系列职称评审条件。

山东:出台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出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将基本规范相关要求有机融入到评价体系改革中,并将学校规范办学情况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围绕学校办学方向、全面发展、招生分班等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要求。

山东在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中对作业布置、作息时间、教材教辅读物等学校办学行为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规范招生行为方面,提出坚持随机均衡编班,不设立重点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在加强作业管理方面,要求教师对诊断反馈性作业全批全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在考试管理方面,提出全面实行等级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也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依据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在作息时间方面,要求保障学生每天睡眠时间,晚自习、双休日、寒暑假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统一组织上课,不将学生自习时间分配到学科。

“遵循规律,规范办学,减负增效,全面发展。”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勇说,“《规范》将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领学校和社会教育观念转变,促进教育公平。”

甘肃:中小学校安全条例正式实施

为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校园暴力和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等问题,《甘肃省中小学校安全条例》3月1日起正式实施。

甘肃省教育厅介绍,《条例》聚焦近年来校园频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措施,并将现有政策和规章上升到法律层面,对政府、部门、学校、教职工、监护人、学生等各方面应履行的职责予以法律界定,使学校安全的管理责任更加清晰。同时,明确了涉生涉校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和学生、监护人等的责任和义务,并提出成立学校安全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

《条例》对学校安全教育和培训、学校日常管理制度体系、学生实习等有关方面的工作也进行了系统规范,同时提出学生有危险行为的,应当及时告诫、制止,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其年龄和身心健康相适应的教育惩戒措施。

新疆: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

记者日前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从2021年2月起,自治区教育厅、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厅、公安厅四部门将联合开展为期6个月的校外培训机构和信息咨询类公司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目的是规范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和信息咨询类公司经营行为,彻底整顿“黑机构”和打击招生“黑中介”,净化市场经营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严厉打击、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严肃查处虚假宣传、超经营范围开展中介等服务的信息咨询类公司,并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学生防范能力和维权意识。

集中整治期间,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厉打击隐藏在居民小区、办公楼、写字楼、住宅楼等场所开展各类违规培训的机构。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办学、退还所收费用,并对举办者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同时,将全面摸排并严肃查处虚假宣传、超经营范围开展中介等服务的信息咨询类公司,加大对信息咨询类公司监管力度,对涉及超范围经营的,依法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对虚假宣传、超经营范围的信息咨询类公司进行公开曝光。

天津:向青少年肥胖说“不”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日前,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天津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制定《天津市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的防控目标是以2002—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2030年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

该方案要求各区强化学校责任,组织学校做好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将“营养与健康”关键要素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大纲;改善学校食物供给,逐步优化学生餐膳食结构;将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超重肥胖防治知识融入幼儿园及中小学常规教育,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学校每年要开展儿童青少年体重及生长发育监测,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此外,天津还将完善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场地建设,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儿童青少年开放。

青岛:学校安全管理办法施行

3月1日是青岛市百万中小学生春季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為保障校园安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青岛市学校安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办法》明确,学校安全工作“坚持政府负责、属地管理、家校共建、社会协同、综合治理原则”。强化政府的托底责任,规定政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和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将学校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对民办学校安全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办法》明确校园周边安全的综合治理,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加强治安巡逻防控,维护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明确文化和旅游、综合执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执法责任,强化对出版物经营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酒吧、营业性娱乐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隐患排查,落实禁止事项,维护学校和学生安全。

南宁:开71条护学公交专线

3月1日,广西南宁市160多万名中小学生迎来开学。当天全市71条“邻里护学公交”专线在运营,服务59所中小学校,保障学生安全返校。

“邻里护学公交”专线是南宁市深化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之一。具体是“像建立邻里关系一样,发动社会协同共治,利用定制公交的优势,减轻集中接送的交通压力,缓解学校门口拥堵问题,护航学生平安上下学”。

“邻里护学公交”的司机都是精心挑选的,驾车的安全系数更有保障。同时,每次出/收车前,公交公司都会对车辆进行防疫消毒、卫生清理和车况安全检查。部分专线还配有安全员和志愿者,引导学生上下车,维护好乘车秩序。

据介绍,“邻里护学公交”自去年试点运营后,学校门口接送车流量减少25%以上,通行效率明显提高,交通拥堵、秩序混乱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至今未发生一起涉及护学公交专线及运营车辆的交通事故。

责任编辑 何 欢

(投稿邮箱:903372829@qq.com)

猜你喜欢
规范学校教育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