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模糊综合法的高校线上教学评价研究

2021-05-12 07:56龙蔚王静陈蕊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1年4期
关键词:远程教育

龙蔚 王静 陈蕊

摘   要:文章以霍姆伯格远程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设计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云南省某高校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采用AHP—模糊综合法对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线上教学整体分值不高,教师和平台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学生是线上教学的关键因素。鉴于此,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需要加强师生交互、提高平台技术保障。

关键词:霍姆伯格;AHP—模糊综合法;线上教学评价;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07-0082-05

一、引言

2020年2月,教育部发文指导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基于此各省高校陆续制定线上教学相关措施与安排。[1]早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目标后教育部就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将“继续推进‘互联网+教育形式,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2]2020年的春季学期为线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次挑战和机会,从侧面加速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线上教学成了一个必备品出现在师生面前,甚至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第一次尝试线上教学,需要学习很多新技能。面对这样大规模的线上教学,针对呈现效果问题,笔者以云南某高校在校生为对象,根据相关理论基础设计问卷,通过网上发放问卷、利用AHP—模糊综合法定量评价线上教学效果,找到关键因素,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推动线上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依据。

二、理论基础

线上教育是远程教育的基本形式,博瑞·霍姆伯格(以下简称“霍姆伯格”)是远程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专著《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初版于1989年,1995年再版。[3]探讨了学生自主和个性化学习、课程设计开发以及学习支持服务、有指导性会谈等思想内容,对线上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霍姆伯格认为学生的自主性是远程教育具有的一个特征,学生的自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4]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教学形式多样,更意味着线上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真正实现教育理念过程中,学生作为重要主体作用不容忽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远程教育理论的基础,是远程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论、学生自治理论等经典理论,都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进行论述的。

霍姆伯格认为远程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输送课前备课材料以及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更好地完成远程教学。这两种方式均体现了教师的重要性,即使是线上教育,不能面授于学生,但认真备课、课后积极追踪,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可以实现与线下课堂一样的效果。线上教育虽然随疫情爆发得到快速发展,但教师是否能及时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完成教学任务也是一个挑战,在适应过程中需要抓重点,完成好课程设计开发以及学习支持服务。

教学交互是远程教育的核心,也是设计在线教学最重要的因素。[5]随着远程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霍姆伯格提出的指导性的教学会谈理论不断得到实践的检验,其认为虽然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空间上的分离,但只要把握好师生交互,实现有指导的教学会谈,仍然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线上教育中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的相关技术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为学生与远程教师之间的沟通搭建桥梁,这也说明了相关平台的必要性,支撑着教师与学生的联系。

与此同时,在学生、教师、平台因素基础上,线上教育还会面临外部环境的影响,毕竟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与社会点点滴滴存在交错复杂的网格化联系,外部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受疫情影响,上网课成为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上述理论的解读與分析,笔者将线上教育的评价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教师、学生、平台、外部环境,基于此实现更精准的判断与分析,如图1所示。

三、评价指标设计原则与构建

1.评价指标原则

(1)主体多元化

在线下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评价主体,外部环境可能只占小部分影响,但线上教育中,评价主体的二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必然导致评价活动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线上教学效果,因此确定通过四大主体——教师、学生、在线教育平台、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

(2)内容全面化

传统的线下教学内容以试卷考核、知识点提问为主要评价标准,内容也多以标准化形式呈现。但在线上教学时,要考虑更多方面的因素,从不同主体不同方面出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3)结果可获得化

受疫情所控,学生需居家学习,考虑线上教育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保证指标数据资料便于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从而更好地获得计量结果,实现对线上教学分析。

2.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基于上述理论解读与指标构建原则,从教师、学生、在线教育平台、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1)学生方面

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很高,霍姆伯格提到学生自主性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特征,而学生自主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化的描述,具体选取学生兴趣、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学习成果作为教育评价的二级指标。

(2)教师方面

霍姆伯格提到远程教育教师需要把握好课程设计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据此选取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作为教师课程设计评价指标、课堂讨论和课后追踪作为学习支助服务评价指标。

(3)在线教育平台方面

教育平台是支撑学生、教师沟通的桥梁,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基础。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并推荐22个在线教学平台供选择。这说明平台对于线上教学十分重要,一个优秀的平台应该学习资源丰富、操作便利、功能齐全、稳定性好,满足师生需求,因此选取指标也应遵从上述四个方面。[6]

(4)外部环境方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延期开学,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无法实地开展,这是线上教学面临社会环境的表现。网络通信平台是线上教育开展的硬件支撑,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是线上学习所必备的。同时学生自身的学习环境也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AHP—模糊综合法评价疫后线上教育

采用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分析线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相结合确定线上教育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向量,然后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梳理进行分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最后对评判结果做出有依据性的分析和讨论。

1.采集样本数据

调查对象为云南某高校的在校师生,但因受疫情影响,学生未能及时返校,因此根据线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后,通过问卷星网上发放问卷,共收集到560份问卷,经过整理与核查,最终有效问卷为526份,有效率为94%。有效问卷中教师8名,研究生37名,本科生481名,男女比例分别是32.4%和67.6%。通过SPSS19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其中Cronbach's Alpha为0.878,KMO值为0.884,bartlett's球形检验(p=0.000)显著,均满足标准,说明问卷数据具有可靠性,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2.AHP确定权重

首先构建层次架构、对决策问题进行分层,是AHP的分析基础。将线上教育评价作为目标层(U);将四大主体学生、教师、在线教育平台、外部环境作为准则层(U1,U2,U3,U4),将其他相对应的二级指标作为方案层({U1=U11,U12,U13,U14},{U2=U21,U22,U23,U24},{U3=U31,U32,U33,U34},{U4=U41,U42,U43}。

其次将建立好的层次结构模型发给相关专家,由专家依据1-9比例标度法,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分别赋予相对的标度。根据专家标度,建立判断矩阵,如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二级指标方法同上,碍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最后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姿Max是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 中U是判断矩阵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一致性指标CI= 中n为判断矩阵维数,CR=,R1=是根据矩阵阶数所引入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4所示,一般都是以CR作为判断矩阵是否一致性的标准,当CR≤0.1时,满足一致性要求,否则不满足,需要重新构建判断矩阵。如表2、表3所示,各指标均满足一致性检验,权重(W)得以确定。

3.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在模糊环境下,从若干因素对评判对象的隶属等级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7]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因素集和评价集、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实施模糊变换。因素集对应线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即U集,因此首先需要建立评价集,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就对各二级指标采用五级量表的方式收集答案(很不好、不好、一般、比较好、非常好),因此评判集V={V1,V2,V3,V4,V5}={很不好、不好、一般、比较好、非常好},对应赋值为V={1,2,3,4,5}。

其次确定模糊评判矩阵,根据因素Uij(i=1,2,3,4;j=1,2,3,4)被评为V={V1,V2,V3,V4,V5}的隶属度构成R矩阵(即Uij在评语V集上的频率分布矩阵),R矩阵即为模糊评判矩阵Ri(i=1,2,3,4)。

最后将AHP评价的结果作为综合模糊评价的权向量Wij(i=1,2,3,4;j=1,2,3,4),与模糊评判矩阵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Si=WiRi(i=1,2,3,4),并计算出各因素评价值及整体评价值,实现模糊变换,从而能有效地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如下: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準化处理(见表5),可以得到一级指标“学生”的模糊评判矩阵R1:

R1=0.0076   0.0532   0.2281   0.5038   0.20720.0152   0.0837   0.5456   0.3004   0.05510.0095   0.0722   0.3783   0.4278   0.11220.0171   0.1103   0.3137   0.4810   0.0779

U1的权重矩阵为W1={0.3301,0.2068,0.2883,0.1748},因此S1= W1 ×R1={0.0114,0.0750,0.3520,0.4358,0.126},一级指标“学生”的评价值Q1=V×S1=1×0.0114+2×0.0750+3×0.3520+4×0.4358+5×0.126=3.5906。依次可以计算出“教师”、“在线教育平台”、“外部环境”对应的评价值,分别是Q2=3.6667、Q3=3.63、Q4=2.7584,故线上教育整体评价值Q=3.35388。

4.评价结果分析

(1)AHP权重结果分析

从四个一级指标出发,发现“学生”所占权重最大,为0.4428,这也验证了霍姆伯格远程教育思想,线上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学生”下属二级指标中“学生兴趣”权重最大,“学习成果”权重最小,这说明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享受学习,而所呈现出量化的成果不必过度重视,尤其在高校中,培养学习自主能力更为重要。一级指标“教师”、“平台”、“外部环境”权重依次递减,教师是线上教课的主体,没有教师仅靠学生,不会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平台是辅助作用,为学生教师提供支撑,“外部环境”权重最小,虽然短期受疫情影响,开展“停课不停学”必须进行线上教学,但整体对教学效果和未来线上教育发展的影响所占比重并不大。

(2)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

根据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得出疫后线上教育整体分值为3.35388,介于一般与较好之间,此次虽然因为疫情使线上教学得到快速发展,但不可回避的是,当前高等院校的在线教学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各方面的条件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改进,因此整体分值不算高。从四个一级指标可以看到“教师”得分最高为3.6667,接着是“在线教育平台”、“学生”,最后是“外部环境”,在此次全国大规模线上教学背景下,教师和平台相对较快适应社会大环境,积极投身于教学事业,而学生可能存在偷懒懈怠思想,不能完全自主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分值较低,而外部环境虽有推动作用,但长期来看,并不是开展线上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分值最低。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霍姆伯格提出的远程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疫后线上教育评价体系,通过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从而找到了影响线上教育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云南该高校线上教学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线上教学整体分值并不高,说明线上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②“学生”是线上教学的主导因素,但模糊综合评价的得分并不高,说明学生主体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日后的线上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③“教师”和“在线教育平台”模糊评价分值最高,一方面说明教师和在线教育平台都积极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尤其是平台及时升级、迅速扩容以满足下载量指数上升的需求;另一方面从整个教育行业发展来看,教师和平台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还是任重道远,可以以此次在线教学为起点,对信息技术及教学理念不断升级,必将对传统教育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个建议,为推动线上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①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教学理念。近些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都一直被大家推崇和实践。具体到在线教学的实践中,主要是基于学生个性化特征予以引导,提高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促使其意识到所学内容和进度都可以接受,并从顶层设计、课程安排、学生管理、交流互动等各个环节实现教学理念。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生交互。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在线课程内容,并通过增加相关视频、案例等材料提高教学质量。相较于传统教学,在线教学中教师的职能会更加丰富,在原有“传道、授业、解惑”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有效监督、合理引导,要在学生的学习进度控制、学习资源筛选与提供、学习状况评价与后续指导等方面倾入更多的精力,丰富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交互能力。③选择合适平台,增强技术保障。在线教育平台是线上教学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力量,目前市面上的教学平台门类众多、功能各异,但都不尽完善。[8]教师在选择教学平台时要以便于操作为主,其次才是功能和效果,尽量选择可靠、成熟、稳定的教学平台。不能用少数“技术控”教师的在线教学水准来要求全体教师,以免掉入在线教学的技术陷阱。同时平台也要加强技术保障,尤其是稳定网络和用户隐私方面,避免经常出现掉线或者卡顿现象,同时师生注册信息也不能被恶意泄露,保证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勤华,秦婷,沈强,桂毅,周晓红,赵京波,王祎,曹一鸣.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20(5):34-43.

[2]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3]丁兴富.国际远程教育理论研究与主要成果综述[J].開放教育研究,2005(3):28-33.

[4]唐燕儿,关淑文.基于霍姆伯格远程教育思想的在线教学创新策略研究——以疫情期间成人高等教育在线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0(5):27-33.

[5]唐燕儿,丁新.博瑞·霍姆伯格远程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5):37-41.

[6]苏玉婷.面向个性化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支撑平台设计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7]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16-40.

[8]周平,杨启良,蒲先祥.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现状与需求分析——基于西南地区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9(5):72-77.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中教学交往策略探究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