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 董峻 于文静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月21日正式发布。在我国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这份指导2021年乃至“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文件有何内涵和深意?我国将如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复兴?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央農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时机特殊、意义重大”
问:请介绍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
答: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时机特殊、意义重大。首先,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迫切需要明确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对“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迫切需要适应“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迫切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一步如何防止返贫?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发展基础和自我发展能力仍然不强,仍处于社会发展的“锅底”,巩固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很重。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同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及时纳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继续重点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在西部地区的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要有序推进政策优化调整,推动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200多个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接下来要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基础上,逐项推进政策分类优化调整,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平稳过渡。
“粮食安全要抓得很紧很紧”
问: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世界粮食市场带来影响,也让人体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打好种业翻身仗。今后保障粮食安全有何新考量?
答: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不管是主产区、产销平衡区还是主销区,都有责任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粮食生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还需要强化政策保障,辅之以利、辅之以义。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义务和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落地,同时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2021年夺取粮食丰收意义重大。围绕粮食产量稳定在6 500亿kg以上、力争实现稳中有增的目标,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稳定种植面积、强化政策支持、突出抓好要害和狠抓防灾减灾4个方面工作。
具体来说,将继续向各省级人民政府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压严压实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责任,挖潜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统筹利用撂荒地发展粮食生产。坚持并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完成667万hm2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抓紧制定并启动实施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
“让乡村面貌看到显著变化”
问: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行动专门用一章篇幅进行全面部署,今后有哪些部署促进乡村留得住乡愁,乡亲们生活更美好?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城乡统筹进一步深化,水电路气房讯等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十四五”时期,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力争见到明显成效,让乡村面貌看到显著变化。重点抓好4个方面:一是规划编制。推动各地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和布局,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民居和乡村特色风貌。二是基础设施。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水电路气房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重点改善通自然村道路和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三是人居环境。启动实施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分类改厕和污水处理,逐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四是公共服务。持续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
对于乡村建设行动,包括水电路气房讯、冷链物流等,中央一号文件都作出了相应部署。我从多年地方工作实践感到,有两方面需重点关注:一是行政村以下的通村(组)道路和村内主干道,以及附近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这“三类路”;二是冷链和物流,比如推进电商上行下行、鲜活农产品的保鲜。这两方面设施搞好了,既解决农民的生产问题,又解决生活问题。
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过程中,还要完善相关机制。资金方面,除了财政资金,还要更多利用金融特别是中长期信贷资金;主体方面,除了农村内部主体,还要鼓励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
“重大改革走稳走实”
问:乡村振兴的土地问题如何解决?文件对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如何通过改革激发活力?
答:农村的“三块地”包括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有两个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一般的财产可以随意让渡和处置:一是对国家对社会有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二是对农户对农村有保生存保稳定的功能。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影响,一度有3 000多万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农民在农村还有一块地、一栋房,农村发挥了重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所以,对农村土地问题,不能简单算经济账,更不能当作一般的不动产来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将按照文件决策部署,谋划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重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
一方面,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另一方面,稳慎推进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完善管理制度等基础工作前提下,推动取得一批实质性试点成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同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21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建面向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