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榕 宋尧佳
重庆城郊四山管控条令制约下,其管控范围内的乡村建设行为受控,造成配套设施欠缺、产业发展低效、传统文化流失等现实问题,如何统筹四山保护要求和乡村发展诉求,成为四山保护的紧迫课题。旅游产业发展是四山地区村落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其适宜性建设途径和创新运营机制探索是协同四山生态保护与村落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北碚龙王村为例,提出生态保护格局建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生态化产业规划、乡土传统景观营建等景观规划路径,以期为四山保护背景下村落发展规划实践提供借鉴,为协调城郊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适宜性方法提供理论补充。
旅游型村落;乡村景观规划;四山保护;北碚龙王村
四山作为重庆主城区重要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及城镇边缘绿色屏障[1],高达44%的森林覆盖率使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伴随城镇化人工干预强度加剧,其生态保护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和破坏。为解决四山地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超载引发的严峻问题,《重庆市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应运而生,强调实行限制性措施以保护四山地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和人居环境质量[2]。然而,单一强制的生态资源管制措施[3]与传统的“殖民地保护模式”[4]虽取得良好生态效益,但也严重制约着区域内342个城郊村落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忽略生态敏感地区的村庄发展不仅损害当地经济发展权益,以牺牲居民的使用权、生存权、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为代价[5],而且村落区位与自然人文优势均未得到有效彰显,部分村落已成为典型的贫困村,因而统筹四山保护和村落发展诉求成为探寻村落转型发展的紧迫问题。
本文以北碚区龙王村为案例,运用田野调查、实证研究、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调研评估其特色风景资源,归纳梳理旅游型村落既存问题,以协调当地自然环境保护和村落旅游转型发展为目标,提出适宜性规划策略。
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控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的生态保护成效,但由于大多村落缺乏地域性保护规划细则,导致限制区划不明确、限定措施难深入、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得村民个人行为与机构企业行为缺乏规范引导。
(1)村民个人行为引发环境资源破坏。由于四山管控生态补偿机制覆盖不全面,当地村社居民经济收入减少,加之村民生活生产行为缺乏规范引导,使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如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以及鸡鸭鹅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截断溪流河道修筑鱼池和蓄水塘导致水流阻断,私自扩张耕地导致林地减少,焚烧秸秆柴草引发当地空气污染及火灾隐患等。
(2)机构企业行为引发自然环境失衡。四山地区部分旅游村落组织实施河道硬化、渠化的粗放治理手段,割裂河流与周边自然环境生态流中物质、能量、信息传输,阻断景观连通性,破坏河流水域生态平衡。四山地区局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曾经的工业生产,造成大量植被裸露退化、山体创面、环境污染等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复绿修复。
四山地区旅游型村落道路交通路况条件不佳,交通道路系统尚不完善,对外交通设施缺乏,内部道路通行条件差,局部机耕道的建设覆盖不足,村落内部缺乏规范的停车场区域。很多村路还未实现道路全面硬化和村社连通性,现状乡村公路多是路面窄、等级低、路况差、维护和管理滞后,难以引导欠发达乡村地区生产发展。四山地区旅游型村落排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管控的养殖与生活污水、垃圾等对水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部分村落未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自然排放,生活垃圾就近丢弃,环境污染严重,自然水系水质恶化明显。四山地区村落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面存在不完善问题,村委行政类和卫生服务类的公共配套数量及分布较为合理,但环境质量、风貌协调性、使用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改造提升,而其他类型公共服务配套数量和分布覆盖不足,如幼儿园、中小学、便民服务中心、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及其配套。村落公共空间环境遭到居民生活生产污染破坏,违规的杂乱无序搭建现象严重,空间景观性、整洁性较差,不利于村民日常休闲和交流活动开展。
四山地区农业用地大多分布于地理区位差,交通基础设施、水利灌溉等农业生产设施投入少的高海拔山地地区,加上乡村生产空间规划的缺失导致现状耕地呈现小而碎的分布状态。规模小、分布散、经营乱的农业模式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农业产出,更难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纵向链条延伸,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加之村落缺乏旅游规划的科学引导,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体系。调研得知许多村民已产生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然而,大部分村落由于缺乏旅游相关规划支撑,以经营低品质、小规模农家乐为主,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及游客接待能力,其发展已是步履维艰、濒临倒闭。
四山地区乡村缺乏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机制的系统性建构,乡土文化资源普查、评定环节滞后,导致乡土文化缺乏维护而逐渐被废弃、埋没,如龙王村地区的古碉楼、工业文化建筑等。文化资源的埋没可能伴随乡村社区归属和认同感弱化,这是四山旅游型村落面临的严重问题。同时,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不善,四山地区部分村落对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强,缺乏积极上报和维修保护措施,造成具有文化价值的遗迹资源面临消失的危机。部分村民擅自买卖占有文化文物资源,甚至就地利用资源空间,从事耕种、养殖等生产活动,或违规搭建改建文化资源空间,进一步加大四山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难度。
龙王村位于重庆北碚区龙王洞山麓,紧邻北碚城市建设区,未来紧临环城铁路站点,拥有良好的交通发展优势。其中部分区域处于四山管制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范围管控内,风景自然资源丰富(表1)。项目总体研究范围88.2 hm2,受保护控制区域约36.5 hm2,占总面积41%。如何协调当地自然环境保护和村落旅游转型发展成为需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针对四山区域村落存在的自然环境恶化、服务配套不完善、产业布局不合理及地域文化缺失问题,提出相适宜的景观规划策略。
表1 龙王村风景资源分类表
2.1.1 村落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为保证龙王村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科学合理性,通过文献查阅研究确定权重、赋值及等级设定[6],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表2)。运用ArcGIS10.5软件对评价因子赋予等级数值并加权叠加计算,得出龙王村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图1)。
表2 龙王村生态敏感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1. 龙王村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2.1.2 建构村落生态保护格局和建设划区管控
依据上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对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分级提取,建立龙王村生态保护格局(图2),明确村落建设划区管控,将项目区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引导区3部分(表3),建立适用于龙王村的保护措施。
表3 龙王村生态保护区划管控原则及措施
2. 龙王村生态保护格局
2.1.3 实施山、水、林、田生态修复
针对龙王村及其周边环境已存在的自然环境生态破坏现状,或生态高敏感区潜在的生态问题,开展山、水、林、田的生态环境修复(图3)。
3. 龙王村山水林田格局分布图
(1)龙洞湾两侧山体实施生态治理修复。主要包括裸露地表、山体创面、废弃采煤地及已存在或潜在的滑坡地段实施生态修复。裸露地表、山体创面、废弃采煤地以自然恢复为主,以荒地复垦复耕、耕地退耕还林等方式有序恢复生态,潜在的滑坡地段可结合生态化工程防灾手段治理。
(2)龙王村水环境修复。对溪流和鱼塘周边进行生态净化,采用农田尾水净化,构建田与河之间的荷塘湿地系统,设置植被防护篱笆等措施。整治龙王村水域岸线环境,在溪流、湖、塘驳岸种植湿生植物以固土护岸和隔离污染。调整水边工业产业结构,实现水域潜在生产污染的管控。通过建设污水管网、设置植被防护篱笆等方式,管控生活污染,治理水域周边污染源,最终实现龙王村小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
(3)林地植被恢复。在不适宜粮食种植的耕地区域,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果林;在耕种困难地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疏林、荒地上实施补植管护、封山育林;在龙王村居民点或其他建设用地周边,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以提高植被覆盖水平。同时注意补植优良景观树、彩叶树种、防火树种等,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并展现季相、林相、色相等多重景观效果。
(4)村落梯田旱地实施农田生态综合整治。建立农田防护带,防止农田污染,既能有效控制生活生产污染和过度建设对农田生态的破坏,还能控制耕种行为向山林草地无序蔓延。恢复荒废耕地和废弃地块,针对耕种条件欠佳地块,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豆科植物作为肥料[7],对龙王村局部退化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
2.2.1 优化功能服务区域布局
优化后的龙王村功能空间分为6个主要片区,包括农业观光区、综合服务区、村民聚居区、文化体验区、自然游览区及植被防护区,呈现为“一带、三核、六片”的结构布局(图4)。“一带”指以龙王村登山步道为重要线路,上下带动龙王村生活生产及旅游发展。“三核”指3个重要公共活动区域,即新建的村委游客中心、改造的纸竹书馆和龙王村生活馆,是村民日常活动与游客活动的活力辐射极核。“六片”指6个主要功能空间片区,其中村民聚居区分布于四山保护的外围地带,靠近龙王村商贸、交通等核心公共服务区域,减少生活生产对保护区的干扰,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便捷性;农业观光区位于西北段平缓的核心地带,打造特色农业的大地景观风貌,其间以轻介入方式设置景观设施;文化体验区涵盖经过景观美化升级打造的原造纸厂、供销社、跃进桥、煤矿厂、碉楼和古树等一系列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综合服务区涵盖村委办公、游客服务和生活商贸的游客中心及停车场;自然游览区是包含山谷、田园、竹林、溪涧、瀑布的自然风景游览区;植被防护区是龙王村人工活动区域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植被缓冲区域,补植景观树、彩叶树种、乡土树种等,展现背景林的季相、林相、色相景观效果。
4. 龙王村功能空间结构布局
2.2.2 完善交通配套服务设施
为满足游客游览需求与村民生活生产需求,结合现状道路交通基础,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图5),升级美化道路环境。将原有对外车行道路拓宽至6 m,西北向车行交通连接圣兴路通向复兴镇。东南向步行交通连接木耳场镇,优化登山步道路径景观与形式,强化游客体验与感知。同时,以环形+尽端模式完善西北段的交通服务体系,建立4.5 m宽的半环车行道路、2.5 m宽的一级步行道路和1.2 m宽的二级步行道路,增加龙王村内部各功能区及各景点的交通可达性,完善立体步行系统和特色旅游线路。静态设施方面,规划2处集中的旅游停车场,总计166个车位,建立乡土植物带和景观长廊掩映停车场,尽量降低对龙王村整体风貌的影响。在纸竹书馆处规划1处小型应急停车点和回车场,方便办公、应急及回车需求。道路交通覆盖各个片区,满足龙王村旅游交通及村民的车行、步行及停车需求,提高生产生活和休闲旅游的交通体验。
5. 龙王村道路交通系统
2.2.3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因四山保护要求限制及山谷交通便捷度较低,龙王村旅游服务设施数量不宜过多,体量不宜过大。对现有空间资源进行整合,在公共活动区域均匀布置多功能综合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图6)。针对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诉求,满足村民服务商贸功能,发展形式多样的居民服务、商业零售的生活配套设施;针对假日旅游人群,满足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发展具备一定品质的食宿接待、商业零售、民宿旅店、观景休闲等旅游服务设施。在机械厂旁边,结合政府管理、旅游服务和村民生活需求,建立集合村委会、卫生所、游客服务中心和乡村商贸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站点(图7)。
6. 龙王村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7. 龙王村村委与游客服务中心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与优化旅游型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景观风貌,发展规模合理的旅游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融合构建以自然生态保护、文化资源传承、物质环境优化、乡村金融弥补、社会网络扩充和劳动力吸引为内容的功能群[9]。以龙王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的形式,充分发挥龙王村的资源价值,建立一带、四区、多景的风景游览体系(图8),打造乡村网红旅游目的地,为龙王村带来可持续的产业支撑,实现乡村振兴。
8. 龙王村风景游览体系
一带是景线与产线的融合,以龙王村登山步道为重要产业纽带,采取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模式,对外北接复兴镇南连木耳镇,对内串接优势资源点、村民聚居点和产业基底区域,上下带动龙王村生活生产及旅游发展。四区是景区与产区的整合,包括休闲农业体验区、幽谷民宿体验区、龙煤文化体验区及自然风光游览区。多景是景点与产业点的复合,主要为龙王村内集合了商贸服务功能、旅游休闲功能、食宿接待功能的复合性观光景点,具有强势的产业经济活力和优势风景资源,是产业活力的核心辐射基地和景产融合的典型范例。
2.4.1 乡土文化景观保护范围区划
为了使龙王村传统文化景观建构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特殊度、知名度、年代值[10]及聚集程度等因素综合研判,建立龙王村乡土文化景观保护范围区划,划分了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3个层次(图9),针对不同的保护区划和保护对象,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表4)。
9. 龙王村乡土文化景观保护范围区划
表4 龙王村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区划类型及措施
2.4.2 重点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
龙王村乡土文化景观包含文化建筑、古树名木、石桥构筑等多种类型,以历史文化价值、年代值、独特性、完整度和可利用性为参考指标综合研判,拟选出一期规划实施的3处重要乡土文化景观,分别制定3种高针对性保护措施,包括保留保护、修复利用和改造利用,以提升龙王村整体乡土文化景观风貌,展现四山旅游村落地域性人文气息。如充分利用龙王村当地乡土材料与技艺,针对部分传统民居和造纸厂实施改造利用,打造纸竹书馆民宿区以展现龙王村重点文化景观特色(图10);针对防御碉楼,采用严格的博物馆式保留保护措施;针对保存较为完好的煤矿厂,实施修复利用,最终促成龙王村旅游的观游新趋势和业态新增长,展现龙王村乡土人文风貌的历史因缘和未来景象。
10. 龙王村纸竹书馆民宿区
重庆四山管控条令制约下,欠发达乡村地区发展乏力,探寻村落转型发展新方向的紧迫性日益突显,如何统筹四山保护要求和村落发展诉求的关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旅游服务产业驱动发展是四山地区村落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其适宜性建设途径和创新运营机制是解决当前四山旅游型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文章对四山地区旅游型村落既存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并以重庆市北碚区龙王村为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评估其特色风景资源,针对四山保护视野下旅游型村落规划提出建设性规划路径,包括基于优势风景保护的生态保护格局建构、村落活力激发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规划及乡土文化振兴的村落传统景观营建,可为类似保护区乡村转型发展思路提供理论和实践的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