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21-05-11 13:28田涌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

田涌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

摘 要:开展党建宣传是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要在常态疫情防控基础上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利用融媒体技术对学习方式、学习模式进行创新性改变,强化党建工作在社会思想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3-0020-02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在强基础、补短板上下功夫,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工作思路。在后疫情时代,笔者通过梳理、总结公共图书馆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党建工作,尝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探索推动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以期通过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带动图书馆工作的全面开展。

1 开展党建宣传是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使命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使命体现在文化启蒙和文化传承方面。公共图书馆从根本上是一种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它自觉地把本土的、民族的和世界的优秀文化品质、价值观念、人文关怀等融入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形式当中,使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同时,自然建立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的人文素养[2]。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面向社会大众提供社会教育和文化宣传的职责,应以馆藏数据库为内容基础,发挥融媒体优势,利用“两微一端”作为宣传载体,打造高效易操作的党员教育模式,以时效性、互动性和兼容性为特点,协助党员和群众将碎片时间用于党建学习,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2 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的前景

2.1 党建学习方式创新

2.1.1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党建工作,要在党支部和党员的教育活动中以“三会一课”“党小组学习”和“主题党日”为主题内容,利用报告学习、集中讨论和座谈交流等形式,以网络学习为媒介,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机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活动要注意线上线下的学时比例分配,同时依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合理配比,使学习有效率、实践有成效、工作有促进。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党建工作形式还包括利用钉钉视频会议开展小组学习讨论,利用学习强国中丰富的内容带动党员的学习热情等,线上学习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人员不齐、学习不牢及等问题,提升了学习效率。

2.1.2 实地考察的学习方式。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党员学习方式多为文件的上传下达和会议的部署落实,单一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吸引年轻同志熟悉党组织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工作,如:到红色基地瞻仰革命历史遗迹,聆听党校专家的专题党课,形象生动地开展党组织学习工作。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该馆在2020年8月开展了“弘扬大别山精神 做红色基因传承者”的红色基因精神传承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和家风故事,强化责任担当、使命担当意识,把大别山精神学以致用带到实际工作中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动态学习,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精神,心灵受到洗礼的同时更愿意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用自身才华和毅力服务、感动着图书馆的每一位读者。

2.2 党建工作方式创新

在后疫情时代,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市场活力的复苏,公共图书馆更要重视党建工作的规律性、常规性和支撑性。党建工作的规律性是指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定时开展工作,以党建工作作為开展业务工作的指导力量;常规性是指长期、持续地开展日常党建工作;支撑性是指用党建工作引导业务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

3 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考

3.1 发挥资源优势,整合党建宣传内容

在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其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融媒体技术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和党建工作融合在一起,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密不可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公共图书馆可以挖掘馆藏文献资源,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中,将业务宣传推广和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打造面向社会的党建学习数据库,利用融媒体技术实现方便快捷的党建学习功能。融媒体是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平台、手机等各类媒介载体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信息在各媒介之间的相互利用,让信息的传播途径、传播时效、传播影响、传播价值等得到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其不仅能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指向性功能,同时还具有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实时性和丰富性等优势[3]。公共图书馆利用融媒体既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延展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又能提高思政工作水平、提升社会教育职能的效力,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2 加强党建工作,宣传社会正能量

图书馆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公共图书馆可挖掘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的闪光点,学身边人、讲身边事、树身边典型,并利用融媒体技术和数据库平台宣传他们在图书馆岗位上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推广党建工作的同时宣传正能量,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影响力。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习效率

公共图书馆要突破固有的党建工作模式,借助互联网和融媒体平台构建云党建模式,提高党建信息的传达速度和党建学习的便捷性。公共图书馆要利用好学习强国App及各级党建官网的内容,开创云学习模式,增进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利用微信群、钉钉App等渠道下发党组织学习文件,以自主学习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党员学习时间,增强党员学习效果,提升党组织的核心凝聚力。

3.4 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注重融合发展

公共图书馆的党建引领作用就是发挥思想领导作用,抓实、抓牢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疫情防控常抓不懈的背景下,保证图书馆有序开放。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在疫情应急防控阶段,该馆根据上级要求除紧急闭馆、全面布控排查、实施24小时值班报告制度外,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制订并认真落实防控工作方案。疫情期间,河南省图书馆党委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线上数字资源推送服务,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维护网络舆情安全,加强和引导网络平台对疫情的正面宣传。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河南省图书馆党委进一步落实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措施,制定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在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党建工作要以社会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突破点,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以媒体宣传为手段,提高党建工作在后疫情时代的应对能力。同时,公共图书馆还要发挥融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大数据挖掘与社会热点的结合,对党建文件进行精准推送,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 结语

后疫情时代,在融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社会治理能力,保持党建工作的常态化和持续性,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抓紧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EB/OL].[2021-01-20].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1115/c1170 92-31458025.html.

[2] 章春野.论图书馆的文化使命[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9-13.

[3] 夏爱萍.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路径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20(36):79-81.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