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妍
以后,在每一个晚归的夜晚,不管是寒风萧瑟还是空旷寂静,我都会想起那一束光。
——题记
做完班级的值日,当我走出校门口,天已完全黯淡,除了风轻拂树叶的声音,别无他声。偶尔有陌生人从我身边经过,我就会更加紧张。我将外套裹得更紧些,包裹住我害怕与担忧的心。
终于,我远远地看到了家中窗户透出来的暖光,我那颗瑟瑟发抖的心总算被安抚了。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向那光奔过去。
突然,一束手电筒灯光,若隐若现,闯进我的视线。远处一个模糊的身影正来回踱步,试探着用手电筒的光去辨别黑暗中走过的人影。我那颗刚放下的心转瞬又提了上来,不会是坏人吧!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循着月光与手电筒灯光的交汇处,隐隐约约映照出那个人模糊的面庞。哦,是亲爱的妈妈啊!
那个瘦弱疲惫的身躯在不安地踱步,焦虑地注视着黑暗中的过客,我顿时心生暖意。终于,灯光聚在了我的身上,很确定地罩住了我。母亲用一束光将我引到她的跟前,没有言语,只是挥了挥手,转头进了屋。她的腰没事吧?她没生气吧?我赶忙走进屋中,温暖而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妈妈走过来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轻声说:“好了,该吃饭了,这天凉得快!”我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饭菜,一边望着母亲忙碌又单薄的身影。她只穿了件薄薄的外套,这是着急过头了吗?还是忙忘了?也怪不得喉咙沙哑了。我有些心疼与自责,脑中浮出一个画面:她担忧地拿着手电筒在门口向外张望,无数次按捺住在微信里询问老师的想法,无数次和自己说:“没事,肯定有事情耽误了。”
此时妈妈的神情,轻松而安详,仿佛什么事都未发生过,这使我也安心下来,内心的害怕早就烟消云散了。
饭桌上,妈妈使用过的手电筒仍有余温,它和妈妈为我温着的饭菜一样,平常无奇却代表着光明与爱。不知母亲使用过它多少次?什么时候它成了安抚我、指引我的定心丸和指路灯呢?母亲平静如水地做着耽误了的工作,而那指引我的一束手电光,将爱意藏于我心中,融入我身里。
这天,我回家晚了。领略了黑暗寂静的可怕,领略了孤身一人的恐惧与无助,也明白了母亲那不言语的如光束沉默的爱……
教 师 点 评
作者选择的材料非常微小寻常,写的是一次因为回家晚了而感受到的母爱沉默温暖的生活片段。题记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和主题,围绕这个中心和主题,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交代了自己“回家晚了”的前因后果,详略安排得当。文章中安排了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妈妈寻找“我”并为“我”引路的手电筒的灯光;一条暗线,“我”在这个晚上心理活动的發展和变化。这两条线索的交织出现,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章结尾将光与爱、与成长合为一体,点示出了文章的主题,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