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挝感受中老友谊60年传承和发展

2021-05-11 21:12苏世天
中国报道 2021年4期
关键词:老挝旅游

苏世天

2019年6月13日,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昆明举行,展会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众多市民观展。

今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暨中老友好年,60年来,中老友好关系历久弥坚,不断巩固深化。自古以来,中老之间无论在人员、物资还是文化上交流都十分广泛,中老友谊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代表。进入21世纪后,中老两国关系发展迅速,2019年中老签署了《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从两党互动出发进一步推动了中老两国关系的发展,也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老两国间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的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源自基层人民长期的交往实践。笔者自2017年起在老挝工作学习,在生活之中见证了民心相通、命运相连的中老友谊。

朝乾夕惕共建革命精神

中老两党1959年开始建立直接联系,1961年两国正式建交。建交初期,正值老挝内战,战争使老挝人民深受苦难。尤其是老挝北部山区鲜有公路,密集的山林与沟壑使得外部物资难以进入。受当时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邀请,中国政府克服种种困难,组织调动国内优秀施工队伍赴寮筑路,以极大热忱支援老挝人民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

我认识的冯叔和段姨也曾在筑路大军中,他们因筑路结缘,后来结为连理。第一次遇到他们是在老挝乡下,当时我游历到老挝北部乡村中学习老挝风俗文化,而他们则是组团故地重游。虽然近几年中老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中国游客对老挝乡村旅游仍相对陌生,他们的出现和对地域的熟悉让我惊讶,坐在风景秀丽的楠乌江畔,他们为我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自1962年至1978年,中国无偿地为老挝修筑了7条公路,首条公路是紧临中国的丰沙里省丰帕公路,被命名为“老中友谊路”。 随着形势发展需要,从1968年起,老挝人民革命党陆续请求中国帮助修建了上寮地区多条公路。1969年修筑老东线,从老挝乌多姆赛省会孟塞(MuangKua)向东临近越南边境,全长100多公里,被称作老东线,段姨正是此时参与了这条线路的修建。段姨当时年仅15岁,就在老东线16公里处的一个山沟里工作。“我记得刚到老挝没多久,附近村子送来一个得了疟疾的12岁小姑娘,我们在医疗所日夜守护她。”道路的修建直接改善了当地物资贫乏的状况,也成为中老两国人民在新时期交流的重要基础。

2019年12月31日,当年第100万位访老中国游客抵达万象瓦岱国际机场。

在援老筑路中,中老之间吃苦奋斗的精神相互连通,组成了以群众为基础的奉献精神。冯叔1973年底进入老挝,作为宣传队伍中的一员,他见证与书写了很多故事。比如班桥村抗洪,筑路队伍担心大雨引发洪涝,不顾生命危险抗洪救灾,保障了全村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像这样的人和故事还有很多。

笔者住村期间,就经常听村里人谈到当年对中国人的印象,比如“中国工人会分猪肉给我们”“中国人曾经给我们看病”等等。至今,乌多姆赛省到桑怒省道路上最重要的跨江大桥——雄伟的楠乌江大桥依然是中老友谊的见证。村长La就跟我说,他们几个村长年轻的时候曾经负责在江上开船,经常与中国工人打交道,至今La还能唱出几句中国歌。这让我想起初到村庄与村长见面时,村长就跟我说欢迎我来老挝,“中老之间亲密友爱”。开始我以为只是官方的客套,直到了解了他们的故事,才知道他们所理解的中老情谊是建立在真实的记忆中,扎根于同甘共苦的日子中,饱含在一代人的革命情谊中。

就像段阿姨说的:“这就是救死扶伤,这就是人道主义,这就是中老友谊。”中老两党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共建于患难与共的革命精神之中,代代相传。

文旅交流共铸当代友谊

老挝从上世纪90年代重新开放旅游,进入21世纪之后,老挝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老挝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10年来,老挝旅游市场增长迅猛,尤其是中國市场的发展最为显著。老挝2018年已经成为第三大赴老旅游的客源中心,而2019年跃居第二位。截至2019年,中国赴老游客已经突破100万,比10年前增长了6倍以上。

笔者在老挝期间,已经能够感受到游客增长带来的变化。整体来看,中国游客以赴大城市与开发时间较久的旅游目的地为主。这一是因为这些地方往往基础设施完善,适合接待中国大型旅游团。二是因为中国年轻一代的旅游潜能还没有完全释放,中国年轻的背包客数量逐年增加,老挝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

像万象和琅勃拉邦这样的大城市,已经有很多或大或小的旅行组织,可以接待不同种类的中国游客。我在琅勃拉邦居住时就认识一些跑长途的旅游司机,他们一般经营接送游客的生意,其中就包括K哥。

我跟K哥的相识比较偶然,起因是我把送老挝朋友的礼物遗忘在万象去琅勃拉邦的客车上。等我再次回到首都车站时,没想到K哥还记得我,并把我遗忘的东西还给了我,这让我十分意外。K哥跟我说,这些年中国游客很多,他十分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来旅游。

与K哥一样的还有P哥,他住在我居住村落的另一个旅游村,村里经常接待欧洲游客。然而P哥却要开始学习中文,并找到我希望我能教他,P哥跟我展示了他学习中文的字典,上面在一些重要的词汇上均做了标记。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另一个村子,村里人对我这个中国学生很友善。不仅经常给我解答老挝的风土人情,而且还经常主动跟我讨论两国间文化的差异,比如问我中国人吃什么口味的菜,如何友善地跟中国游客谈论价格等。

随着中国游客越来越深入老挝,中老之间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在我学习期间,很多老挝人请我负责与游客沟通,在跟游客介绍我的见闻之余,他们也会分享他们在老挝的感受。我慢慢发现,虽然旅游初始动机是由对“原始之地”的想象出发,但随着交流的广泛与全球经验的积累,中国游客已开始摒弃对老挝“落后”的认知,开始接受和理解老挝的民风民俗,其中很多人,则多次返老旅游。

民企融合共谋未来发展

中老两国依山傍水,一直以来都通过人员物资的流动而维持着商贸往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老两国之间互动的增加,中老之间商贸发展也日益紧密。中国逐步加大了对老投资,2007年成为第一大老挝投资国,此后一直维持在高位投资水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两国贸易受到影响,但投资却逆势增长。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老投资同比增长74.8%。虽然目前在老中资企业仍较困难,但长期的投资增长离不开中老关系的持久稳定,而持久稳定又离不开中老两国人民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近几年,老挝爆发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连续多年孔子学院新学期开课都异常火热。很多老挝学生跟我说,希望能到中国留学。甚至一些已经硕士毕业的朋友,仍然想继续来中国求学。语言学习的第一目的是交流,语言学习可以推动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地进入异文化的语境中,并推动现实中的沟通互动。

我最早打算学习老挝语时,已在华攻读博士学位的老挝人S君,就对我说:“如果你真想了解老挝,就要到老挝去,像我来中国一样。”S君的意思是,语言学习不能太功利,应该永远根植于实际的生活之中。

在我看来,无论是近些年老挝的汉语热,还是中国老挝语学习者的增长,其背后的首要推动力是中老两国的经济增长。许多老挝人发现,会说汉语往往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更好。这看似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我们不能把语言学习或投资的增长仅仅作为一个利益驱动的数字,而应该同样把其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汉语的老挝人,他们是抱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而努力的,这样的愿望与中国人民一样。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对周边国家的积极影响,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不仅在统计学意义上促进了老挝经济的增长,还融合在了老挝人民对未来的生活愿景中。

我在万象的朋友Y哥是老挝的少数民族,他通过刻苦学习汉语进入中国公司上班。他来万象时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有一次喝酒时他跟我说:“我很高兴学习了中文,我希望繼续在中国人这里工作,我想把家人接来一起住。”

像Y哥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对他们来说,中国企业是美好生活的共建者。美好生活首先是通过老挝人民自己努力实现的,但中国企业参与并推动了老挝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如今Y哥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我想让孩子学习中文,将来有机会去中国走一走,弥补我的遗憾”。

正如《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企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建设开放性经济体系。而这一蓝图实现的基础,正是两国人民各自在生活中的努力与付出。许多华人也表示,虽在老挝工作艰辛,但前途一片光明。无论贸易的发展有着多少利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中老企业的长远发展永远离不开两国人民对未来共同的想象、对生活共同的希冀,这也正是中国梦、老挝梦与世界梦的相融。

猜你喜欢
老挝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旅游
老挝木材出口的新禁令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