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室友“攻击”了,我该怎么办

2021-05-11 21:05段芳艳
科学24小时 2021年5期
关键词:升华现实生活室友

段芳艳

女孩小A说自己总是在微博上被“攻击”,无论发什么内容,总有个人会恶语相向:“以为自己是仙女吗?”“脑残!”……后来她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拒绝分享洗发水而跟室友产生了矛盾,室友因此在网上攻击她。她一再忍让,谁知道室友非但没有停止攻击,反而愈发过分。小A崩溃了,开始反击,把室友的东西塞进下水道,把室友之前议论别人的话截图发给当事人……寝室里的人际关系由此变得特别僵。这件事让小A非常痛苦。

小A的室友为何如此

小A室友的这种行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这样的人通常胆小怕事,却习惯在网络上大放厥词,肆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人是去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这样去个性化的情境中,人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

比如在微博上攻击小A的室友,把生活中遭到拒绝时被压抑的攻击性都表现了出来。如果用专业的语言来说,就是这种去个性化的状态让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内疚、羞愧、恐惧这些情绪背后的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了,人在这一时刻、这种状态下,觉得不用对自己的攻击行为负责任,也不会受到惩罚,就容易倾向于为所欲为。

单向侵犯或可变为双向侵犯

在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提出的挫折–侵犯学说中,认为个体在追求目标时如果行为受阻,会产生心理紧张的状态。这种紧张要么影响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导致退缩或者自伤行为,要么向外侵犯。就像小A的室友,在现实生活中向小A求助时受挫了,就在恶劣的情绪下选择去网络上攻击小A。

而小A后来在没有办法阻止这种攻击的情况下选择报复,也符合班杜拉关于侵犯动机的社会学习论——个体会在被侵犯的过程中习得侵犯行为。这种习得有的源于家庭生活,比如我们会从家人平时的不良互动方式中习得侵犯行为;有的源于被侵犯的過程,比如常见的打击报复、恶语伤人等都可能是后天习得的侵犯方式。

如此一来,事情将会发展得越来越糟糕,那该怎么办呢?

科学应对冰释前嫌

1. 宣泄

弗洛伊德说,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利于身心健康。这种能量完全可以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出去,体育运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秋季运动会上,小A的班主任有意识地选了她们宿舍的所有人去参加班级混合接力赛,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就是以替代性的方式来释放侵犯冲动。

2. 升华

小A在经历这次风波的过程中,情绪大受影响。高二时,她们宿舍几个人一起参加影视表演专业培训,在学习的过程中,小A发现这是她和室友共同的兴趣所在,俩人越学越自信,越学感情也越好。在有了更清晰的努力目标后,她们都认识到之前自己的行为实在不应该。于是她们一起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内心因为受挫而出现的侵犯动机逐渐被成就动机取代,携手实现了生命中的一场升华。

3. 教育

人之所以会选择在去个性化的状态下发泄、攻击他人,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消极、悲观的态度有关。这样的人,需要有人教会他们看清楚自己当下做了什么,以及怎样才是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选择。小A的室友需要师长的引领,被激起报复行为的小A也同样需要帮助。一个人格中包含尊重他人、包容豁达底色的人,更容易在任何时候都善意地对待他人。

要知道,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后果的,恶意攻击如果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结果,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在我们的青春时期,可能接触最多的是同寝室的室友,相处的过程中矛盾总是无法避免,但有矛盾不怕,如何避免和修复矛盾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

猜你喜欢
升华现实生活室友
猪一样的室友
回归教材,让探究升华
浅析升华现象成因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
失望万分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