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记

2021-05-11 18:55于溟慧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侠蜻蜓小星星

于溟慧

亲爱的小星星,新的一年开启啦,阅读第1-2期《新作文》真为小星星们的成长高兴!神奇大胆的想象作文带我们复活太阳,在书中旅行;独特角度的读创作文和我们漫谈武侠,趣谈女儿国;细腻诗意的写景作文引我们领略运河晨光,感受田园乡愁……尤其写人记事作文更是异彩纷呈,有哭有笑,有怒有烦,有乐有悔,一个个人物鲜活灵动,令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关注写人动作的秘妙——“连动计”,学习把人写“活”。

把小动作串起来

本期作文《“蚊子猎人”》中,把爷爷和蚊子比作两位大侠,两位“武林高手”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大战三百回合。

这位年迈的大侠动作行云流水,脚下生风,一个迈步突进,而那位少侠早已察觉,“嗖——”的一个侧身,躲了过去。可那位年迈的大侠左脚突然一稳,顺势一转身,那把利剑眼看就要刺到那位少年的胸口了!这时,少侠偷偷一笑,一个闪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少顷,大侠算准了时机,把剑一伸,果然,少侠出现了,在剑刃前出现了!少侠想尽力避开这次攻击,可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放手一搏——用假动作误导大侠。但是,大侠一口气做出闪、转、腾、劈多个动作,终于击中了少侠。

如此“打蚊子”真是妙趣横生,一人一蚊,一老一少,打得虎虎生风,异常激烈,这要归功于小作者对二侠动作的细致描写,我们就像看“武侠片”一样过瘾。

“分解”动作的关键是追寻着动作轨迹,抓住每一次“动”,只要一动就要跟上动作描写。如写一位近视的同学看黑板,第一次写这个动作只用了兩个动词,十四个字,但“分解”后,用了八个动词,形成了一串动作,写出了一百五十八个字,这位同学近视又努力的样子便如在眼前了。这才是细节呀!

他头伸着,使劲看着黑板上的字。(14字)

他用力把眼睛睁大,简直能和一颗红提子相比。脖子伸得好长哟,像长颈鹿!身体前倾,都趴到人家前面同学的背上了。大概还看不清楚,又慢慢眯起眼睛,哈哈,像用刀片划开的一条缝。眉头也很配合,紧紧地锁在一起,高高地隆起,拧成了一座小山丘。看来,黑板上的字对他来说还不够大。唉,眼睛再大有啥用,一旦近视,明眸大眼也得挤成鼠目寸光。(158字)

“叙述多于描写,描写不细致”,是我们中高年级小星星们常遇到的难题。今天我们关注动作细节描写,首要的任务是学会把大动作分解为小动作。头部、上肢、下肢、身体等部位的动作都是动作描写的对象,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的动作特点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情绪中的动作特点也是不同的。细致的动作描写可以使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给动作加上“表情”

课文《荔枝》中母亲剥荔枝的动作描写让人感动: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你发现了吗?在这一段中,动词的前后有一些表示程度的词语,修饰、细化动作,写出了这个动作的力度、速度、温度,我们称之为“程度词”,它们就像给“动作”这张脸加上了“表情”,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了动作的细微。如“扑哧一声”修饰了“笑”这个动作,“笑”的速度和温度你感受到了吗?这笑是不是来得有点儿快,有点儿喜悦?这样的程度词还有“不停”“小心翼翼”“爱怜”“舍不得”“不住”等,把动作的细微程度和变化写清楚了,读者更能明白其中的内涵,这样的描写都能让人“表演”出来了呢。

看一看我们的课文,这样的动作加“表情”比比皆是,如《风娃娃》: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小星星们,试着画出下面这段话中的“表情”程度词吧:

他发现塘边的狗尾草上,正停着一只红色的蜻蜓。只见弟弟瞪着眼,猫着腰,身子向前倾斜着,极慢极慢地向前移动着脚步,突然他把手一伸,两个手指一掐就把蜻蜓捉住了。蜻蜓拼命挣扎着,弟弟乐得又蹦又跳。他用一根细线扎住蜻蜓的长尾巴,一手掐住细线的另一端,放开蜻蜓,蜻蜓就像是出笼的小鸟,拼命向上飞。他跟着蜻蜓飞跑,口里还大声嚷道:“我坐飞机了,我坐飞机了。”

动词让我们看到是“什么动作”,动作的“表情”让我们看到动作是“什么样儿”的,这些程度词用在动词的前或后,表现出了动作的快慢、轻重和情绪情感,二者结合在一起,这动作就有了立体感,更容易准确感知。

关键动作“联想”一下

动作描写不只是写动作,请你读一读下面这个《挤车》片段:

“嘟嘟——”在车站等车的人们就像突然打了强心针似的喊了起来:“车来啦!”人们像古时的士兵一样,浩浩荡荡地“杀”到车门边,你挤我推,你冲我撞,大有不挤上汽车决不罢休之意。有位大叔像只猴子一样左蹿右跳,就是突破不了这重重的“防火墙”。眼看车门马上关了,我看准时机,化身为一条光滑的泥鳅,从人群的一条缝隙中钻了进去,刚站稳身子 ,“咔”的一声,门关上了,我不禁松了一口气。

注意画横线的句子,它们是对前面动作的“联想”。“像突然打了强心针似的”,由人们突然兴奋起来联想到了打了强心针,一下就写出了看到车来时人群的骚动。“大有不挤上汽车决不罢休之意”虽然是作者的猜测,但传神至极,每个挤过车的人都有同感吧。“化身为一条光滑的泥鳅”想想都觉得小作者的联想真是绝了,准确又幽默。在一些关键动作描写时,加入自己的“联想”,把形似的、相连的、相对的、相关的或某一点上有相通之处的事物,加以联结,采用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猜测、评价等,让动作描写带上了小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文字就更有温度了。

本期作文《她哭了个大官》中,这样的联想也很充分:

她泪光闪闪,似湖面波光亮晶晶,眼一眨,泪水急急似瀑布水帘汹滔滔。她用手擦着泪,嘴唇抖着,时不时含糊地吐几个字。脸上几行泪,几行汗,混杂在一起,好一个梨花带雨。她下台时,掌声更热烈了,那声音仿佛要把宇宙翻个面似的。

去掉这些联想的句子,再读一读这段话,是不是感觉少了“生动”和“灵气”?

在《这个组长真气人》中,也同样印证了这个说法:

我看了看,他那副模样可怕得无人能比:一根根头发立了起来,眼珠子瞪得像西瓜那么大,鼻子都快气歪了,头上冒着火,手上爆出了一根青筋,脸变成了个红苹果,要是有胡子,肯定早都气飞了。“彭一泽,你盛了这么多,还洒了一地!”李大组长又冲着彭一泽吼了一声。

“像西瓜那么大”的对比,“冒着火”的夸张,“红苹果”的比喻,“要是有胡子,肯定早都气飞了”的假设,都是对前面动作的“联想”,发火的小组长如在眼前,呼之欲出般立体而鲜明,可见“联想”对于动作细节描写的提升指数不一般。

写人记事离不开写人物动作,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这要通过“动作细节”来表现。今天我们的“连动计”教你写动作要学会分解,串起小动作,让动作“连动”起来;用上程度词,给动作添加“表情”,让“连动”形象起来;抓住关键动作,展开丰富联想,让“连动”生动起来。亲爱的小星星们,动作细节描写的三个要诀你记住了吗?

猜你喜欢
大侠蜻蜓小星星
一闪一闪小星星
黑熊大侠
三角龙教你做大侠
蜻蜓
蜻蜓点水
蜻蜓
一起来看小星星
绝世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