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森:生命不息 奉献不止

2021-05-11 05:47阿枫
伴侣 2021年4期
关键词:感谢信助学金资助

阿枫

     

夏森夫妇与受资助的大学生们

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

夏森生于1923年9月,1937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她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革命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离休后又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事业中。

“生活标准不要定高,吃饱即好”“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不能让孩子在教育上吃苦”……这是夏森埋藏于内心的信念。

2006年,夏森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帮扶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考察时,亲眼看到了该县龙驹寨镇西街小学的艰苦环境。小学位于郊区,原来的校舍是年代已久的土木结构,木门木窗,教室内光线昏暗,冬天阴冷潮湿,夏天热得像蒸笼。夏森的心被刺痛了,她当即表示,要为当地扶贫和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于当年捐款2万元,为该小学添置课桌、板凳。从此之后,夏森与丈夫将捐资助学作为他们后半生的追求,几乎倾其所有。

2008年,她捐款20万元,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建起了龙驹寨镇赵沟小学教学楼。2013年下半年以来,她拿出多年积攒的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大力资助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和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家庭贫困的大学生。

江西省上犹县的赖厚芳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进入大学时她开始接受夏森基金资助,直至2020年大学毕业。之后她选择成为一名援疆教师。“从我第一次接受夏森奶奶的资助开始,我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学习夏森奶奶这种乐于助人的大爱精神。”

陕西省丹凤县下湾村的张磊,2015年考上清华大学,因家庭经济困难,成为了“夏森助学金”的受益者。2018年端午节,他和其他受资助的同学一起去看望夏森奶奶。

张磊回忆:“当时看到他们两位老人我特别感动,他们的生活非常简朴,夏奶奶和爷爷都是共产党员,我当时也在提交入党申请书。见到他们后,我对共产党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6年,夏森助学金就开始资助上犹县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标准是每人每年5000元,五年来共资助上犹县贫困大学生42人,资助金额达到了44万元。这些钱,都是夏森与老伴的生活费和离休金,他们平常的生活十分节俭,但在捐资助学方面,他们总是毫无保留。“夏森”这个名字,在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心中是理想和信念的传承。

      不让孩子在教育上吃苦

两位老人没有自己的子女,但他们经常记挂着受资助的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2018年端午节,两位老人邀请了两名在北京求学的受助大学生到家里做客吃饭,给身在异乡的年轻人以亲人般的温暖。

2016年,夏森捐款6.3万元,为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社溪中学安装、配置教学广播设备。社溪中学在给夏森的感谢信中写道:“长期以来,我校由于经费拮据,教学和广播设备十分陈旧。虽经多次修理,但使用效果仍然极差。当您得知这一情况后,慷慨捐出6.3万元,使这个15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一个月内就得到了解决。”

当记者采访夏森时,夏森拿出一封感谢信给记者看,那是一封由陕西省丹凤县32名环卫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联合署名的感谢信。信里写到:夏老奶奶,我们经过多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这本是件大喜事,但我们和家人由于发愁学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正在这时,您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手,给我们资助2000元,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在此,我们向夏老奶奶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样的感谢信,夏森收到了太多太多。

对于资助学生的标准,夏森表示,她更看重的是道德品格,“考上什么学校不重要,一本也好,专科也行,最重要的还是看他们的思想道德表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他们必须爱自己的祖国。”

而被夏森资助的学生也很懂夏森的心,他们在信里让老人放心:“我们会把您的关爱化为一生前行的动力,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以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报答您的大恩大爱。”

夏森表示,直到现在,一些以前资助过的学生还会和她保持联系,之前她还叫学生来家里吃饭、聊天。“他们没事就会来家里坐坐,看到他们来,我很高兴。”

从2006年至今,夏森先后捐出自己的生活费、离休金共200余万元,累计资助了182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和6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高三学生完成学业,并多次为贫困地区学校建设、优秀师生奖励等慷慨解囊。

这位98岁的老人,现在牵挂的只有学生。“我是经历过苦日子的,知道那种苦。看到还有孩子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我就很心疼。我的愿望就是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每一位寒窗苦读的学子们。”

2018年,夏森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荣誉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长期捐资助学的同时,夏森还多次响应党组织号召,通過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奉献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夏森拿出2万元捐助灾区。2020年,夏森又捐款10万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15年前穿的是那件衣服,领奖时穿的好像还是那件衣服,看到熟悉的身影,我赶紧将夏森老人来我们学校时的照片搜集出来,一对比,发现两次穿的衣服真的是一模一样。”丹凤县第一小学校长马平富说。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俯身为98岁的夏森老人颁奖,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通过直播画面看到这一幕的马富平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自己省吃俭用,却把所有工资和积蓄拿出来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这种大爱情怀让人特别崇敬。”马富平指着校园内高不见顶的雪松告诉记者,“我们当时在这棵雪松前合影,如今雪松已经参天,当年合影的7名小学生也长成了国家栋梁。”

那些受助学子们对夏森奶奶的倾情帮扶更是铭记于心。2021年2月29日,他们利用春节回家之际,在丹凤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了“夏森助学金”资助丹凤县家庭贫困大学生座谈会,以此表达感恩之心。座谈会上,20名受助学生庄严承诺,要继续努力学习和工作,谨记夏森奶奶的教诲和嘱托,将爱心传递下去,感恩社会,报效祖国。

谈及多年来的无私奉献,夏森说,革命了一辈子,就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国家下大力气脱贫攻坚,自己虽然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也应力所能及做点贡献。这质朴的话语中饱含着深情,充满了力量。

如今,夏森的愿望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前,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捐资助学的心愿,帮助更多困难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这是她捐资助学的时间表,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发自内心的愿望——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猜你喜欢
感谢信助学金资助
感谢信的写作方法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你会写感谢信和通知吗?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一封感谢信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