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倩 张志勇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市工人医院病理科,河北唐山,063000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 KA)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但误诊率较高的表皮肿瘤[1],多数表现为孤立性、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肿物,多数病例具有数月内迅速生长的病史,好发于头面部等阳光易于照射的部位,部分病例可发生早期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但极少发生远处转移,单发型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56例KA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病理科确诊的56例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肿物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符合《麦基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中的病理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具有其他器官恶性肿瘤;②术前行放、化疗者;③伴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复习所有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重点分析患者的病史特点、皮损特征及组织病理特征,并电话随访调查预后情况。
2.1 病史特点 本组中男34例,女22例,男:女约为1.5∶1。患者发病年龄21~85岁,平均(60.73±14.29)岁,中位年龄63岁。病史10余天~20余年。发病部位:面部33例(58.9%),四肢远端11例(19.6%),手部4例(7.1%),头皮3例(5.4%),臀部2例(3.6%),颈部1例(1.8%),腰部1例(1.8%)及阴阜1例(1.8%)。56例中7例伴有早期鳞癌,1例左下肢伴巨大型KA且同时伴有HPV病毒感染。
2.2 皮损特征 本组中55例皮损的最大径为0.3~4.0 cm,平均为(1.03±0.61)cm,其中49例(87.50%)患者起初由丘疹逐渐生长为质稍硬、边界清楚的高于皮肤表面的隆起型肿物,且10例患者表现为在1周~6个月内有明显的肿物生长加速的症状;6例表现为平坦型的病变,未见高出皮肤表面的特征;另1例为巨大型KA,最大直径12 cm。
2.3 组织病理特征 49例病变呈隆起型肿物,其中47例呈典型的“火山口样”圆顶形结节,填充性皮肤的凹陷区;6例皮肤表面可见0.5~1.5 cm的轻微粗糙区,1例表现为最大直径12 cm的灰褐色肿物,糜烂实性质软。
镜下所见:肿瘤生长呈火山口样,表皮凹陷并呈乳头瘤样增生,角化亢进,可见中央充满角蛋白的“陨石坑”样形态,其周围被突出的表皮边缘包绕的“唇样”特征性改变(图1),肿瘤中下部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细胞浆淡染,上皮脚不规则延伸至真皮,间质可见炎细胞浸润,部分可见中性粒细胞(图2) 。1例见明显汗腺导管反应性显著增生(图3)。7例早期鳞癌,可见肿瘤细胞异型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上皮角向下不规则延伸局灶突破基底膜,并呈中到重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的间质反应(图4、5),真皮层内可见表皮岛且其Ki-67指数增高(图6);免疫组化:P16(灶+)(图7、8)。
图1 KA典型的“唇样”结构(HE,×40)图2 假上皮瘤样增生,细胞浆淡染,及急慢性炎细胞浸润(HE,×40)图3 明显的汗腺导管反应性增生(HE,×20)图4、5 KA伴局灶早期鳞癌,细胞异型性明显,突破基底膜,伴明显间质反应(HE,×40)
图6 表皮岛(HE,×400)图7 P16(灶+)(SP,×20)图8 热点区Ki-67(SP,×100)
2.4 随访 本组共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4~36个月。其中3例复发,其中1例为单发型KA伴早期鳞癌者,术后约2~3个月复发;1例为泛发型KA,表现为术后1个月左右术区周围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另1例为全身泛发型KA,4次因临床诊断为“角化棘皮瘤复发”行肿物切除,且术后皮损病理结果皆与临床诊断一致,该患者于首次确诊20年后全身多处病灶放弃治疗因本病死亡,其亲代有同类皮损病史。
表皮肿瘤的发生涉及遗传、感染、物理化学、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KA是临床上常见的表皮肿瘤,好发易暴露于日光照射的部位,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紫外线导致的TP53基因突变有关[3],临床上多以孤立型最常见,直径>3 cm者称为巨大型KA[4],近年研究显示其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有关,其引起的免疫应答破坏可能是巨大型KA的发病机制之一。也有实验研究表明[5]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3 protein G, APOOBEC3G)在低表达时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而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在对抗HPV感染的过程中而诱发了广泛的基因突变使其高表达,导致细胞内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参与表皮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APOOBEC3G在大部分HPV感染的尖锐湿疣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在KA、SCC中呈中等水平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除此之外,研究显示[6]PD-L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上调,引起肿瘤微环境免疫监视功能的降低,从而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SCC和KA发病。
本研究显示男性的发生率高于女性,且与中老年人为主,发病部位以面部和四肢远端为主。本组中7例伴早期鳞癌,20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3例复发,其中1例死亡,提示角化棘皮瘤具有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尤其是复发患者或泛发型患者,临床中应当予以高度关注。本组发现1例左下肢伴巨大型KA且同时伴有HPV病毒感染,提示KA的发生可能与HPV感染有关,患者肿物生长迅速,伴有破溃、恶臭,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及豆腐渣样物流出。
对于KA和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的鉴别尚没有特异性的统一标准。研究显示,KA的发病年龄较小,鳞癌的发病年龄较大[7]。KA常有初发圆顶型结节或红色丘疹,常在2~3个月内迅速生长,部分患者的皮损具有大多可在1年左右自行消退的特点[8]。侵袭性SCC无“生长-静止-消退”的动态生长期,是一种进展性的恶性肿瘤,可发生转移。从组织学特点方面KA具有“唇状”边缘的剖面结构,火山口中充满角质和半球形结构,肿瘤巢内灶状中性粒细胞聚集是KA的特征,常伴有汗腺导管反应性显著增生,发生癌变的KA常有中到重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而在SCC中表皮细胞增大,排列拥挤,细胞核大深染,胞浆比增大,细胞异型性明显,具有非典型核分裂和间质浸润,除此之外更常见到嗜酸粒细胞浸润,易看见细胞间桥。有研究显示[7],CK17和Ki-67可能是鉴别SCC和KA有效的免疫组化标记物。SCC表现为弥漫性Ki-67染色模式,该模式被定义为基底细胞和基底上/中央细胞的染色,KA表现为中心型CK17染色模式,该模式被定义为:①CK17的表达仅限于中心(肿瘤细胞小叶的基底上或内三分之二),没有周边染色;②肿瘤小叶的外围/基底细胞染色弱于中央/基底上细胞。Ki-67诊断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和100%,CK17诊断KA的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70%[7]。KA高表达PTEN,鳞癌低表达PTEN。P16可能是鉴别角化棘皮瘤恶变的重要指标,即 p16在KA癌变的细胞中呈阳性表达[9,10]。对于KA和高分化SCC、KA型SCC难以鉴别的病例,应采取积极治疗并密切注意随访复查情况,对于复发者应及时完整切除加抗细菌感染等对症治疗。由于KA癌变、高分化SCC预后较好,应予以重视但应避免过度治疗[11]。对于单发型KA,手术治疗是标准,泛发型KA可采用异维A酸、甲氨蝶呤[12]、激光治疗等方法。也有研究显示光动力疗法[13]、平阳霉素[14]等治疗方式也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角化棘皮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并常出现在易暴露于阳光照射的面部以及四肢远端,单发型患者手术切除皮损治疗效果良好,部分病例伴有恶性转变,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疾病的正确诊治起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