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原
望闻问切、丸散膏丹、灸拔针推……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养生理念,也在守护百姓的健康事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然而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暴露了现阶段上海中医药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不够、远郊地区中医科室逐步萎缩、医疗服务的价格尚未能真正体现中医医师的劳动价值、中医药人才培养面临困境……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海派中医药文化,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2021年3月24日,经过数次审议、修改后的《上海市中医药条例》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从梳理绩效考核机制、建立规范标准到纳入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家庭医生制度,条例对涉及中医药发展的方方面面作了系统全面梳理,也对中医药未来发展作出了“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这一更加清晰的定位。
此次“废旧立新”标志着自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将同步废止,而新条例也将为本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生出的“疾症”开出“新方”。
药方一:让中药材品质得到更多提升和保障
要享受高品质的中医服务,自然离不开好的药材。然而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中药药材消费市场上,产品质量却一言难尽。在四川北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征询会上,居民王阿婆反映,一款治疗关节疼痛的膏药,她用了几十年,现在的药效大不如前,然而价格却在不断往上走。这种情况并非个案,老百姓颇有怨言。
据了解,在上海,由于受到医保招标统一价格的制约,本市中药饮片长期以来处于价格“洼地”,无法在市场上拿到最好品质的药。“可能有人会担心调价必然增加医疗费用”,上海龙华医院院长肖臻为患者算了笔账,“用了好药,疗效更好,治疗周期就会缩短,这样看其实是划算的”。市人大代表张辰、许丽萍等建议,要在制度上有所突破,综合考量中医药价格体系,多元思维解决各层次需求。
一面是老百姓要用好药的迫切需求,一面是上海面临着中药材基本由外地供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为此,条例单列专章强调中药发展与管理,在保障提升中药“品质”上花大力气:明确支持本地特色中药材品种选育和产地保护,扶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同时也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中药材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建立信息化追溯体系,让药材质量更可控。
找同一个医生看病,在A机构能用医保而药材质量一般,换到B机构全额自费就能用上好药——走医保的中药饮片“低质低价”这个局怎么破?条例提出,本市将依托行业协会建立中药饮片质量分级评价体系,通过完善相关医保采购政策,促进中药饮片优质优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质优价好的中药材就能以不同的形式满足上海老百姓的需求。
药方二:让“院内制剂”更方便合规
金黄膏、芪白颗粒、紫归长皮软膏……这些大名鼎鼎的院内制剂是很多医院的“拿手绝活”,它们很多都是老中医的家传秘方,因物美价廉而受到患者热捧。然而根据规定,本市各医院的院内制剂仅可在医疗集团内部流通,非集团内医院望尘莫及。同时对于很多集团内的分院来说,要能轻松用上院内制剂也不是那么容易。单龙华医院一家而言,就有一百多种自制制剂,涵盖合剂、片剂、颗粒、软膏等17种剂型——流通手续一年一批,流程也不简便,往往一年当中就会有一段制剂青黄不接的时间。一方面“空窗期”缺药影响患者疗效和临床应用,另一方面申报手续繁琐,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医院的积极性。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中医传统制剂因为缺少相应的规定可以参考,从而在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面临着尴尬境地。比如,临床实践中九一丹去腐生肌非常有效,但因为含汞,原材料不能采购,而实际院内都在使用。这种药到底是不是合规,谁都说不清。同样,一些医院内的中药外用制剂已传承使用了四五代,但由于种種原因一直没有合法批号。
院内制剂好用却流通不便,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子临床实践效果好,但深究又不完全合规,该何去何从?针对这样的情况,条例给予了法律层面的支持:经市药品监管部门批准,院内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仅应用传统工艺配置的中药制剂品种,备案即可,不需要取得制剂批准文号。有了这把“尚方宝剑”,长期困扰一线中医医生的这些问题或可迎刃而解,临床用药更加“有底气”,对于老百姓而言,使用中医药的便利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药方三:让评价标准体系姓“中”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推拿科医生要培养八年才能从事这项工作,而一次治疗收费只有几十元,远不及市面上足浴房技工的服务费。一直以来,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低是执业医生的“槽点”,虽几经调整,有一定增幅,但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价格明显过低,而肛肠、骨伤类手术中西医的收费标准更是相差甚远。过于低廉的中医诊疗收费,不仅严重影响医生积极性,投入与产出的错位更会影响中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一线中医呼吁,亟需建立合理的中医诊疗服务价格体系,推动中医诊疗技术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条例给出了十分明确的回应。黄浦区人大代表、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沈卫东留意到,条例规定,应当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标准。在定价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中医医疗服务的临床机制和技术劳务价值,还要动态调整。“相关定价不能简单按照经验来,而是需要系统设计、不断优化。”
医院评价标准是医院发展的指挥棒。上海龙华医院医生王庆其表示,当前尽管已对中医医院、科室的评价考核指标作了一定倾斜,引入中医特色指标,但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符合中医特点的评价标准,病床周转率、药占比等考核标准的“西医化”现象仍然存在。与此同时,在重科研、重论文、轻临床的“指挥棒”下,中医人才的培养还是套用西医模式,要去《科学引文索引》(SCI)发表论文。
业内人士呼吁,要在医院管理和人才管理方面有所创新突破,把中医人才从西医的考核指标中解放出来。条例为此在第七章“保障与监督”中详列三条,强调中医医疗机构考核评价制度和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等,要体现中医药的特点和规律。唯有让中医院踏踏实实地姓“中”,各类评价标准体系不被“带偏”,才能更好地稳定和发展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引导中医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药方四:让中医药力量在实战中加强
在疫情防控中,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治疗一直都是热点话题。市公卫中心的各项数据显示,中医药介入治疗也收到了显著的疗效。然而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石克华看来,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还是缺少主动权、话语权。尤其是工作初期,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有很多治疗方案,一段时间内显得有些无序、分散,中医介入治疗难以入手,同时专家组有些成员对于中医药治疗还存在一些顾虑。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凯先建议,应明确将中医药纳入公共突发事件救治的医疗体系,这样中医药参与救治才会更加顺畅,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陈凯先的这一想法被成功吸纳进法条中。条例明确,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尤其是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要及时组织制定中医药防控方案,梳理中医经典名方,制定中医药救治方案。“只有这样,在应对突发疫情的时候,中医药才能立于主动地位。”陈凯先表示,人类和病毒的斗争还会持续,必须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
不止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条例提出,优质中医药资源将进一步服务基层、服务社区,并纳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百姓获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更令人振奋的是,根据市卫健委和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显示,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推动五大新城中医药服务新布局,聚焦重点优势领域,打造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