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虎
做过菜的朋友知道,烹饪离不开调味品,但我们所用的食盐、糖、味精、醋等都是经过工业生产得来的。你知道吗?大自然还有一种天然的调味品,随手摘来,便可用到烹饪上。
我国的黑龙江和吉林省的交界处,发现一种能产盐的树,叫木盐树。这种稀有的树种高两丈之多,每到夏季,木盐树的树干上就凝结起一层雪花似的盐霜,刮下来可当上等精盐食用。每到泌盐的季节,当地居民便争相刮取,以备食用。这种木盐树引起了世界经济学家们的兴趣,如推广种植,对于很多内陆缺盐的国家,可谓是宝中之宝。
树如何能产盐?说来话就长了,一般植物喜欢生长在含盐少的土壤里,可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含盐量高,而且部分盐分残留在土壤表层里,每到春旱时节,地里出现一层白花花的碱霜,这就是盐结晶析出到土壤表面。人们把以钠盐为主要成分的土地叫做盐碱地,山东北部和河北东部的平原地区有不少这样的盐碱地;还有滨海地区,因用海水浇地或海水倒灌等原因,也有大片盐碱地。植物要能在这样的土壤里生存,就得“排汗”,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来。否则,根部吸收水分就会非常困难,同时,盐分在体内积存多了也会影响细胞活性,会使植物被“毒”死。
木盐树就是利用“排汗”方式,把体内多余盐分排出去的。它的茎叶表面密布着专门排放盐水的盐腺,盐水蒸腾后留下的盐结晶,就可以被当地人用来做菜了。
瓣鳞花是一种一年生的矮小草本植物,中国仅产1属1种,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成分的典型代表。它分布于我國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多生于海拔1200—1450米处的盐化草甸中,属国家三级保护稀有种。瓣鳞花也能给人们送来调味品。
瓣鳞花也有“排汗”的功能,它会把从土壤中吸收到的过量盐分通过分泌盐水的方式排出体外。科学家为研究它的泌盐功能,做了一个小实验,把两株瓣鳞花分别栽在含盐和不含盐的土壤中。结果,无盐土壤中生长的瓣鳞花不流盐水,不产盐;含盐土壤中的瓣鳞花分泌出盐水,产盐了。木盐树和瓣鳞花都是采用这种排汗的方式,以保证自己不受盐害。
不但我国有“送盐植物”,国外也有。牙买加生长着一种盐草,它的茎和叶中含有盐分,当地居民割回盐草,洗净晒干后放在锅里煮,再将汁液晒干,水分蒸发后便留下了盐。50公斤盐草可提取三四公斤盐。这种盐的味道并不次于一般的海盐,真是物美价廉啊!
产盐树中也有“异类”。比如新疆就有一种异叶杨,树皮、树杈和树窟窿里也有大量的盐分分泌出来,但这不是一种能食用的盐分,而是一种白色苏打——碳酸钠。碳酸钠具有弱刺激性和弱腐蚀性,直接接触会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会引起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长时间接触该品溶液会引发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弛,接触该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误服会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遇到这种送盐树,你可千万别拿来做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