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习作,架构“预习单”策略

2021-05-10 02:30徐丽蓉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单的美食习作

徐丽蓉

一提到写作,对很多学生而言,都会产生“写什么”“怎么写”等疑惑。写作教学,面临着三个大问题,一是学生不想写,二是学生没素材可写,三是不会写。在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习作任务。由此,笔者构建“习作预习单”,激活学生对作文的参与动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实习作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习作预习单”来解决学生不想写、不会写作文的难题。

一、认识“习作预习单”,把握其应用价值

谈起作文教学,怎样让学生主动去写作,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这些往往是教学难点。“凡事预则在,不预则废。”在习作指导与实践中,同样也要重视“预习”要素。在每个单元,都有习作部分。我们结合单元习作内容,制定以“写作”为导向的“习作预习单”作业。从“习作预习单”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对接学生与生活的关联,利用预习单,指导学生认识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表达生活。显然,“习作预习单”的设计,将重心回归于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地习作素材。同样,“习作预习单”的设计,还要贴近学情,把握学生实际,要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体验,做到有针对性指导。“习作预习单”,为学生创设了走进生活,表达生活的写作情境,增强了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和主动性。荣维东认为,在作文教学领域,先要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最后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一逻辑思路,为推进“单元习作预习单”提供了契机。每个学生,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认知经验增长的重要载体。对于习作课堂,指导学生如何写作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可写素材。也就是說,在习作课堂,对习作话题的选择与设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融合。可见,“单元习作预习单”的实施,学生可以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文字,来记录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在动笔表达中,关注生活体验,热爱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单元习作预习单”,填补了学生习作的动机,也丰富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最重要的是,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情可表”。

二、设计“单元习作预习单”,构建先学后教支架

“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现有的习作经验,把握习作预习单的“导语”“内容”“支架”“评价”四个部分。

1.导语:打开习作思路,明晰定向性

习作预习单在设计时,“导语”要能够打开学生的作文思路,具有定向性。写作文,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顺应学生认知及思维特点,具有趣味性、生活性。教师在“导语”表达上,要能够调动学生兴奋点,抓住动情点,引领好奇心,由此产生写作欲望和动机。举例来讲,“写某一种美味饮食”,在进行预习单说明时,我们着重从色、香、味、形等方面,让学生抓住“色泽”有何特点,“外形”有何特点,“味道”有何特点,“营养”有何特点。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美味,亲自品尝后有何感受,显然,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表露出“垂涎三尺”的表情,瞬间迸发了写作动机。

2.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促进自主表达

习作预习单的设计,在“内容”环节,主要结合学生实际,梳理要写什么,选择哪些素材,记录哪些事件。该节是重点,在指导学生时,要整体把握,突出学生自主表达意识,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写作情境。举例来讲,以“观察”为主题的习作活动。观察学生周围的生活,有哪些写作内容,如写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处景。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活动。观察日记,可以写的内容很多,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抓住观察的顺序、方法,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特征、特点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写得具体、生动。以“水仙花”为例,观察水仙花与其他植物有何不同:一盆清水,就能养活它,不需要泥土;水仙花的根像一个“大蒜头”,褐色的外皮,包裹洁白的“肚儿”;根下的白须密密麻麻,像老人的“胡须”。在观察顺序上,先整体写水仙花,再写它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刻画水仙花的美丽。

3.支架:布设写作思路,把握写作要点

在习作预习单中,“支架”的概念,就好比衔接作文主体的各个关键点,以“写作要点”的方式,呈现整个作文内容,帮助学生有序展开写作,更好地自主表达。习作预习单的“支架”设计,可以是写作要点提示,可以是写作方法说明。以“喜欢的一种美味”为例,首先,既然是一种“美味”,就要有明确的“名称”,学生需要确定写哪一种食品或美食。如,可以是正餐,也可以是地方小吃,还可以是风味食品,或者是爸妈烧的菜,或者是爷爷奶奶包的饺子、包子等。接着,围绕某一美食,展开相关内容的布设。对于美食有何特点,从美食的色、香、味、形等进行具体描写,还要体现品尝后的感受。最后,对美食进行总结,让读者由衷地喜欢这一美食。对于某一体验的写作,通常以写事为主,抓住某些细节,来揭示某种情感,贯穿作者的亲历感受。举例来讲,六年级下册“让真情自然流露”,在设计“支架”时,重点是选择某一生活经历,厘清事情发展的脉络,并从中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如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事情发展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刻画,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4.评价:紧扣主题,体现多样性评价

在“单元习作预习单”设计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评价,激发学生习作热情,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评价学生的习作,要紧扣写作主题,明确评价目标和内容,注重评价的真实性、多样性、可操作性。举例来讲,对于“美味”习作的评价,评价时要把握几点,第一,为什么喜欢这一美食,作者要说明理由;第二,对美食介绍进行评价,美食的特色要突出;第三,要融入作者的心理感受;第四,延伸美味的制作方法和过程,以及美食文化知识。根据学生习作,设置评价标准。如美味的特色有几个方面,哪几个方面是重点,能够写具体、写出作者的感受、写出制作过程等。习作预习单的“评价”设计,要突出过程性,让学生能够从习作中找到快乐,乐于写作。

三、强调“习作预习单”过程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习作预习单的设计,重点是启发学生写作文热情,增强习作主动性,能够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参考“支架”。习作预习单,要体现综合性、生活性设计,挖掘学生的生活素材,指导学生完成习作任务。在作文课前,提前布置习作预习单,让学生有时间去认识、消化和体验习作主题。学生结合自我生活经历,确定习作主题和内容,围绕习作“支架”,梳理习作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有物可写”。教师在推进写作指导时,还要注重“习作预习单”的反馈,调整预习单的内容,灵活设置小组交流活动。围绕某一习作主题,创设交流平台,让学生参照“习作预习单”,就写作关键问题展开碰撞,增强学生习作信心,让习作课堂轻松、快乐、真实、高效。

总之,顺承教材习作编排结构,整合“单元习作预习单”内容,为学生找准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有了充分预习,作文教学才能不再难。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平江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单的美食习作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习作展示
美食的诱惑
临床日常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基层医院ICU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