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龙
铁路信号设备室(信号机械室)安装有计算机联锁设备、区间自动闭塞设备及调度集中分机设备等,是联接控制中心与轨旁信号设备的核心通道,敷设有大量的电缆及软线。室内信号缆线的绑扎工艺经历了人工梳理绑扎、自然绑扎、回归人工梳理绑扎3个阶段。
早期对信号缆线绑扎方式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要求所有缆线走线把横平竖直,各走线把均需人工特殊梳理,将最长缆线梳理至最外侧,短缆线放置于内侧,长缆线包裹住短缆线,所有缆线平行排列分布,允许存在交叉重叠,出线时则需由内侧上方引出,并预留3次做头的尺寸,以鹅头弯的形式与端子连接。为了保持线把的粗细均匀一致,还需在线把内进行假线填充,引出一根线即加一根假线,确保走线把粗细一致匀称美观,绑扎的走线把整齐划一(图1)。该工艺耗时较多,组合架侧面配线、分线盘配线、控制台配线及室外箱盒配线等均按该方式进行缆线绑扎,对工人的技能熟练水平要求较高。
图1 早期分线盘绑扎工艺效果
大约在20世纪末,信号缆线绑扎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走线把的缆线不再梳理成平行均匀分布,尤其是电缆芯线配线的走线把,不得打散芯绞组,改为顺其自然,稍加绑扎(图2),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线间分布电容,降低电磁干扰,避免对电子设备及高频电路造成影响。后来为了简化工艺,便于故障查找,同时兼顾美观,将组合架侧面及组合下部走线把配线的绑扎工艺改为走线槽方式(图3),既可节省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减少不必要的线间分布电容,提高抗干扰能力。
图2 自然绑扎的走线把
图3 采用走线槽道的走线把
随着高铁建设的不断深入,各施工单位纷纷推出样板站、精品工程,为了美观,信号缆线的绑扎又重新采用早期的人工梳理方式,所有电缆芯线均被打散,各缆线水平排列,平行分布,精细梳理绑扎(图4)。与自然绑扎方式相比,采用该绑扎方式的走线把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并在所有施工线路推广应用,但其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图4 当前绑扎方式的电缆走线把
信号缆线绑扎的真正目的是固定缆线,避免缆线布置一团乱麻,便于故障查找,同时兼顾美观。早期采用的缆线绑扎方式为了达到横平竖直的美观效果,还需添加假芯线,造成资源浪费。自从武衡线(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雷雨季节发生多起雷击烧损计算机设备事件,经专家调研分析,主要是由地线接地方式、室外电缆芯线与室内软线相混等防雷问题引起,由此对缆线绑扎工艺提出了质疑,均匀分布排列的缆线间存在分布电容,对开关电路及高频电路影响较大,易发生串频干扰。故信号缆线绑扎工艺自此同步变更为自然绑扎方式,不再打散电缆芯绞组,尤其是移频轨道电路及电码化用电缆芯组更不得打散绑扎,组合架侧面缆线也同步变更为走线槽自然分布方式,以降低分布电容存在的风险,尽量减少对轨道电路及开关电路造成干扰。
分布电容是由两个存在压差而又相互绝缘的水平导体构成。在所有电路中,任何两个存在压差的绝缘导体之间都会形成分布电容,只是分布电容的大小不同。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导线之间的分布电容如图5所示,分布电容的大小与水平导体间的距离成反比,与水平平行绝缘体面积及介电常数成正比。
图5 平行导线之间分布电容
信号缆线经横平竖直绑扎后,绑扎的越紧密缆线间的距离越小,绑扎的越长缆线间的水平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尤其是粗大线把的中间芯线,其与周边缆线均会产生分布电容,这种绑扎方式无形中加大了线间存在的分布电容。电缆芯线采用对绞或扭绞方式后,两导线间平行绝缘体面积本身就很小,加之缆线相互扭绞,相互交错,线间分布电容也就很小。若导线被梳理成平行排列,恰恰构成了分布电容的存在环境,人为加大了线间分布电容,对开关电路及高频电路易构成一定的干扰和影响。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已发现线间分布电容影响变压器二次侧开断时间、开关电路滞后动作、LED信号灯误显示、影响高频电路正常工作等问题,表明线间分布电容无处不在,需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目前采用的信号缆线的绑扎方式相较于自然绑扎方式,虽然更美观漂亮,信号设备室内所有电缆分层布设,但采用该方法,不仅无法提高铁路行车安全性,反而加大了线间分布电容,加大了串频干扰,增加了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同时还加大了工作量,故障处理时也不便于芯线的查找和梳理。目前,信号系统的信号点灯电路、轨道电路、电码化发码电路、道岔表示电路等均使用了变压器,很多控制电路是由继电器动作控制的开关电路,地铁所有线路及部分铁路线路也采用了LED点灯单元,这些电路均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线间分布电容的干扰。目前虽未发现问题,但分布电容干扰的隐患一直存在。
铁路信号是指挥行车的关键设备,直接关系行车安全,不容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更不允许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铁路信号缆线绑扎工艺的变更看似简单,却隐藏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对其不应轻易做出更改,最好还是采用自然绑扎工艺,不应打散芯绞组,电缆也应自然摆放,不追求刻意平行捆绑,尽量减少线间分布电容,减少对电路构成危害,以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