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小娟 李金连 郭润英 杜翠色 黄美霞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525300)
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功能损伤,且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研究数据显示[1],每年新发脑梗死人数高达200 万例,其中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率≥75% ,其病情恶化快、发病急,严重者直接危及生命。有研究证实[2],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能提高治疗成功率,但因多数患者均未能在早期治疗时间段抵达医院,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期导致患者致死、致残率增高,所以高效的急救护理有助于把握最佳救治时机,提高生存率。目前常规的急救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近年来,各医院根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改进。研究发现[3],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由护士、医生等人针对疾病制定,以快速康复及减少资源浪费为目的护理模式。随着护理理论及实践的成熟,CNP 对内/外科、慢/急性病等病种的护理研究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对急诊科抢救阶段报道较少,同时急诊科属于医疗高风险科室,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故本研究笔者就对CNP 加上风险管理对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风险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报道如下。
选择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 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脑梗塞的诊疗规范》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2)均为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4)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老年痴呆等脑部疾病者;(2)有脑手术史患者;(3)合并贫血、造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等疾病。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患者男性64 例、女性36 例;年龄在55-79 岁,平均年龄为(69.78±4.23)岁;临床症状:昏迷37 例、偏瘫63 例。观察组患者男性67 例、女性33 例;年龄在56-80 岁,平均年龄为(70.23±3.85)岁;临床症状:偏瘫:67 例、昏迷33 例。两组患者的上述基本资料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1 急救护理 对照组行急救护理,护理成员通过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意识并加以询问患者发病情况,判断患者病情。同时,及时给予患者吸氧,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协助患者保持规范舒适的体位,并实施降低颅内压及控制血压措施。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等,做好实施抢救的准备工作。多与患者沟通,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成立CNP 小组 CNP 小组是由本科室经验丰富的医生、药剂师、检验师、护理成员组成。根据《中国脑卒中护理指导规范》及临床经验,制定护理方案,其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辅导、急救措施、护理措施、康复练习等。对护理路径组成员进行4 周的系统培训,包括专业知识训练、熟练规范操作抢救仪器、模拟训练、心理能力等。
1.2.3 CNP 及风险管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流程为:(1)加强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及时对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实施语言慰问和疏导,对熬夜、吸烟、嗜酒等不良习惯进行劝阻,保持病房整洁及通风;(2)护理成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注意事项及急救护理措施讲解,并主动与患者保持沟通,随时跟进患者病情,并做好记录;(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护理方案,严格遵守方案进行护理;(4)协助急性期患者每2h完成1 次翻身,要求患者采取平卧位休息,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风险管理评估,其内容包括:(1)对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的管理。根据本科室制定的护理培训方案进行定期考核,提高护理成员对护理风险的应对能力;(2)对患者及家属的管理。实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高危评估,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目前病情及风险情况,并详解介绍治疗方案及效果,消除患者顾虑,促进医患关系,提高信任度及配合度;(3)对本科室急诊设备及环境的管理。保持急诊科室中环境清洁,对各类抢救仪器定期检查,确保抢救设备正常使用,随时检查抢救药物库存,确保用量充足。
(1)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压疮、肌肉萎缩、肺炎等);(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发生率。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以50 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则情绪越严重。根据护理满意度自评量表评分,共100 分,90-100 分为非常满意、75-90分为较满意、60-75 分为一般、<60 分为不满意。
所有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21.0 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而所有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 评价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观察组患者出现压疮、肌肉萎缩、肺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7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风险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 和SD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 和SD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n)SAS 评分 SDS 评分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100 100护理前64.27±6.72 63.83±6.82 0.46 0.65护理后48.69±5.89 31.75±4.16 23.49 0.00护理前57.43±6.39 57.41±6.32 0.02 0.98护理后46.29±4.94 32.67±3.80 21.85 0.00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发生率比较[n(%)]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颈动脉和椎动脉出现狭窄、缺血导致脑组织坏死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造成患者出现口眼歪斜、昏迷等多种症状,其死亡、残疾几率较大,直接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降低护理配合度,耽误治疗时机。研究表明,发病时间<6h 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治疗时机,采取及时、高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6]。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并衍生出多种护理模式,其中包括:个性化护理、针对性护理、临床路径护理等,均得到临床认可。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院前急救护理、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是患者院前抢救重要因素。目前,CNP模式护理已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且效果显著[7]。故本研究笔者参照国外CNP 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改善效果进行报道。
CNP 通过专业的医务人员组建成CNP 小组,根据患者病情制定CNP 方案,对患者抢救、急诊及术后康复具有重大意义,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研究发现[8],风险管理是以避免法律诉讼及经济损失为目的,评估事件风险并制定对策的管理模式。由于急诊科的患者病情复杂且突发事件较多,导致家属出现急躁、失控情绪,科室抢救设备偏多,故潜在较高风险。因此,CNP 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能,能更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SAS 和SDS 均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表明CNP 模式对心理情绪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配合度,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CNP 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有利于避免风险事件发生,增大患者认可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实施CNP 和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了护理标准化,降低护理差错及医疗事故发生,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明显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