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芸凤 蔡雪花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福建 厦门361003)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若控制不佳,则会引发耳供血障碍,导致患者发生突发性耳聋(突聋)[1]。高血压伴耳聋患者由于听力下降,增加了与外界沟通的难度,在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同时,还会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并且会影响患者的血压水平。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服务的普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已逐渐用于高血压伴突聋的治疗中,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总结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方法,试探讨其对听力水平的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研究时间为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内收治的82 例高血压伴突聋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的构成比为24:17;患者年龄44-82 岁,平均(54.20±3.10)岁;高血压平均患病时长为(6.34±1.23)年,突聋平均病程为(3.15±0.24)年。研究组患者中男女的构成比为23:18;患者年龄45-83 岁,平均(54.26±3.12)岁;高血压病程为(6.35±1.24)年,突聋病程为(3.16±0.25)年。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82 例患者经血压、听力、CT 检查确诊为高血压伴突聋,且均符合《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也符合《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 年,济南)》中突聋的诊断标准[3];(2)患者及家属清楚本次研究方案,同意参加研究并签字,且通过医学委员会的审核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的心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2)患者精神异常,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简单的交流;(3)患者的依从性极差,不能配合完成护理。
入院后接受综合治疗,并且进行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常规宣教,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开展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详细内容为:(1)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根据其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①对于焦虑的患者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引导患者述说内心真实感受,叮嘱患者多晒太阳,多食用能够让人兴奋的食物;②对于抑郁、自卑的患者需要普及本院成功案例,叮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③针对恐惧的患者需要加强认知干预,纠正错误观念,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同时给予患者家庭支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有助于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口头向患者科普高血压和突聋等相关知识,加深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通过幻灯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介绍高血压与突聋的相关知识,尤其是高压氧治疗对病情的影响,让患者意识到高压氧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遵从率。采用图画方式将高血压和突聋知识制成手册,并在患者入院初期进行发放,叮嘱患者在空闲时间翻阅手册;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高血压与突聋知识,促进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理解。
(1)在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与听力水平。①心理状态评估标准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内容包括焦虑心境、紧张等14 个条目,每个条目计为0-4 分;抑郁量表内容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等17 个条目,每个条目计为0-4 分,分数越高则视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4]。②听力水平检测方法:采用听力测试仪(生产厂家:成都柏威斯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丹麦麦迪听力计SM960-C)检测患者的听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统计两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情况,采用本院自拟健康知识调查表作为评估标准,调查表内容包括疾病含义、发病原因、用药方法、饮食与生活方式等,总计100 分,分数≥85 分,评定为完全掌握;≥60 分且<85 分,评定为部分掌握;<60 分,评定为未掌握。计算疾病知晓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
(4)干预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标准参照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内容包括生理职能、心理状态、情感职能与社会职能等8个维度、36 个条目,分数越高,则评定为生活质量越良好[5]。
干预前,在HAMA 评分、HAMD 评分与听力水平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两组的HAMA 评分、HAMD 评分与听力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心理状态与听力水平的差异(±s)
表1 对比分析两组心理状态与听力水平的差异(±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例数(n)HAMA 评分(分) HAMD 评分(分) 听力水平(dB)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41 41干预前37.69±9.11 37.68±9.14 0.005 0.996干预后16.52±5.13*22.37±5.63*4.918 0.000干预前35.24±8.16 35.29±8.14 0.028 0.978干预后18.23±5.01*24.58±5.37*5.536 0.000干预前65.23±7.16 65.24±7.15 0.006 0.995干预后30.11±4.28*45.62±5.14*19.293 0.000
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上,研究组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分析两组健康认知的差异[n(%)]
在生理职能、心理状态、情感职能与社会职能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突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听力损失疾病,是指患者在无诱因情况下发生听力损失,在临床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伴有耳鸣、恶心、眩晕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完全失聪[6]。临床认为突聋是由于患者精力长期处于透支状态,长时间的紧张、疲劳等因素使其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容易感染,而导致病毒入侵,导致血管长期在紧张状态下,耳内供血发生障碍而引起的[7]。突聋具有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等特点,而高血压合并突聋还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因此临床常常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缓解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s,分)
表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s,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41 41生理职能76.58±3.29 65.73±4.62 12.249 0.000心理状态76.34±5.14 66.13±4.26 9.793 0.000情感职能75.42±5.33 65.84±4.03 9.180 0.000社会职能79.22±3.12 68.24±4.53 12.782 0.000
临床发现,大部分高血压伴突聋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认知不足,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故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是高血压伴突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护理手段,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但是其不具备个性化,不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呵护,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方案,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规范化健康教育的观念也不断加深,通过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体现出规范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促进患者对高血压与突聋知识的了解,进而使得治疗及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提升治疗效果[8]。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9]。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经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后,其HAMA 评分、HAMD 评分、听力水平、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说明高血压伴突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的听力水平,督促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伴突聋的效果理想,在改善心理状态与听力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体验,使得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本次护理服务,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