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珍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十分常见,患者会因为血糖过高而渐渐引发相关并发症,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足等,最终威胁其生命安全。相关研究报道,有5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且血压远大于正常范围[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所以,临床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治疗时,需加以护理干预,以防治疾病进展,但常规护理的效果不佳。近年来,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其深入分析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和需求,帮助其控制症状、稳定心态、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2]。本研究对我院接诊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研究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接诊的60 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为糖尿病[3];(2)确诊为高血压[4];(3)知情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恶性肿瘤;(2)存在全身性疾病;(3)存在严重的脏器疾病。对照组30 例,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43-81岁,平均(64.25±7.83)岁;病程1-11 年,平均(4.16±0.94)年。观察组30 例,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45-83 岁,平均(64.52±7.91)岁;病程1-12 年,平均(4.45±1.24)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常规用药,护理人员监督其用药情况,强调药物适应证,根据个人情况指导其正确地服用降压、降糖药物。
1.2.2 观察组 给予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成立护理团队:小组成员由课题负责人1名、执业护士3 名、主治医师2 名、护理研究生1 名、心理咨询师1 名组成,课题负责人协调工作人员的信息、沟通,执业护士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和健康指导,帮助课题负责人统一管理患者,主治医师筛选研究对象,帮助护士解决护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护理研究生负责文献资料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心理咨询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为其提供心理护理。
(2)发病诊断期:护理人员选择患者教育视频、工具书等宣教材料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定义、诊疗方法和预后等,日常关爱患者,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关注其内心感受,解答内心疑惑,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
(3)治疗期:治疗前,开展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的知识宣教,以及治疗后的不适症状、饮食和注意事项的知识宣教;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把疾病和适应疾病、生活、结果相结合,与患者讨论如何采取正确的、个体适宜的方法应对疾病;给予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帮助其挖掘相关社会支持(重疾基金),联系志愿者,帮助其联系康复医院,给其提供服务、便利;向负性情绪严重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聆听其想法、感受,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情感支持,挖掘正性情绪,使患者心态积极、乐观。
(4)稳定期: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复查、饮食、生活方式、运动方式的知识宣教,可通过电话、上门等方法进行随访,电话随访2 周1 次,必要时每月进行1 次家访,按照其具体情况调整,确保给予其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
(1)血糖水平:分别在护理前后选择血糖检测仪对患者的FPG、2hPG 水平进行监测,达标水平:FPG在6.1mmol/L 以下,2h PG 在8.0mmol/L 以下。
(2)血压水平:分别在护理前后检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达标水平:舒张压为60-90mmHg,收缩压为90-140mmHg。
对数据进行统计时选择SPSS18.0 软件包,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表示为±s,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s,mmol/L)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s,mmol/L)
注:#表示与护理前相比,P<0.05。
组别例数(n)空腹血糖 餐后2h 血糖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护理前9.54±2.11 9.51±2.13 0.054 0.956护理后6.13±0.74#7.95±1.21#7.028<0.001护理前15.57±3.04 15.43±3.13 0.175 0.861护理后10.23±2.16#12.76±2.27#4.422<0.001
表2 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s,mmHg)
表2 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s,mmHg)
注:*表示与护理前相比,P<0.05。
组别例数(n)空腹血糖 餐后2h 血糖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护理前135.77±3.54 135.83±3.56 0.065 0.948护理后110.54±3.42*121.76±2.97*13.567<0.001护理前86.14±5.14 85.96±5.76 0.127 0.898护理后73.14±3.14*77.87±2.97*5.994<0.001
糖尿病、高血压十分常见,是终生性病症,相关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比较严重,严重危害心脑血管,若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把控,会导致心脑血管病症(视网膜病变、脑卒中等),严重者会死亡[5]。所以,临床需重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压,严防、把控并发症的发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其健康。
以往,临床多采取常规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效果不佳。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当中,护理要随慢性疾病轨迹的分期改变而变化,以减少人群患有慢性疾病,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心态,最终改善生活质量[6-7]。
本研究对我院接诊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结果发现,护理后,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患者,说明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压,这与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加强知识宣传,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及时处理,在患者疾病各个治疗阶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关。
综上所述,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