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勤事业单位所管理的资产不仅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机关正常履行社会职责的物质基础。事业单位后勤的管理水平对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工作效率都有着之间的关系。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体制的转变使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变得不再适用。所以,现阶段应该加强对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的重视。本文对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
引言
事业单位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业务经营、物资有效调配、资源优化配置、资金有效使用、自主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变化。受到不断变化着的大环境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也增强了不少。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也逐渐由以前的封闭型向开放型发生转变,逐渐向着事业单位后勤的社会化目标前进。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且继续得到解决。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强对事业单位后勤服务部门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分析,针对其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上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市场化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社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该部门也逐渐向现代企业发生转变。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个目标,后勤部门需要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变化规律和我国市场大环境的市场观念和理财观念。然而,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后勤部门长期被事业单位所管理,当其从事业单位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经营的主体,其本身所具备的事业单位的性质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够完全消除。所以,很多后勤部门表现出了缺乏市场化财务管理念的缺点。正是由于市场化财务管理观念的缺乏,导致后勤部门在财务上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不重视成本核算,造成资金浪费;缺乏财务的科学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缺乏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经济效益提升速度较慢等等。究其本质原因,还是由于后勤部门长期等靠要的思想造成的。
(二)缺乏统一的财务核算原则
财务核算原则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然而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还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仍然属于事业单位的附属部门,其经济运行还收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但是后勤改革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这些部门拥有了向现代企业意象的管理特点,并且在财务管理上更加自由。这种双重属性也是导致后勤财务管理核算原则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有效的科学预算
财务预算管理是信贷企业规划资金、控制成本的重要方法,同时也能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但是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长期缺乏有效的科学预算,这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事业单位后勤集团长期忽视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效果较差。第二,偏执预算规划的时候没有科学地论证观点做支撑,每年的财务预算仅仅是在去年的预算结果基础上制定的,与实际情况出去交大。第三,预算仅仅考虑到单位的短期要求,没有考虑到事业单位的长远利益,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没有能及时调整,导致成本增加。第四,是各个环节缺乏配合,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难以形成合力。
二、解决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重视财务管理,加强市场化观念
我国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后勤经营方式的市场化。因此,事业单位后勤领导应该逐渐增强市场观念,提高对后勤财务管理的认识,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监督机制,为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提供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依据。
(二)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核算原则
事业单位后勤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情况下制定出后勤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以法律的形式对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核算形式进行统一规定。同时,事业单位后勤集团部门应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机构进行重新配置,体现出集中管理的原则,并从整体的高度来处理投资、经营、分配等财务活动,一定要摒弃过去传统的财权分散的状况,使各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信息实现可比性。
(三)加强事业单位后勤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水平的预算管理会引领事业单位高质量的发展。为了优化配置事业单位资源,必须加强全面预算,科学制定预算目标。第一,重视预算的作用,不仅了解其方法和流程,还要结合实际。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制定出合适的项目预算方案。第二,根据计划执行预算管理,有效规划、协调、控制和评价经营业务,在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控制,形成成本动态管理,时刻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业财融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筑牢预算管理基础。第三,预算管理不是单一的管理模式,更不是財务的单独行为。做好项目的全面预算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首先要宣贯预算意识使各部门深刻认识预算的重要性。其次加强沟通,各部门可以会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各自的业务和规范。最后站在整体的角度上统筹规划预算管理。
三、结语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控制,能够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程度,降低财务风险和随时,进而提高国有资产的价值。针对目前缺乏市场化财务管理观念、统一的财务核算原则、科学的预算的问题,首先需要做到观念的转变,树立市场化财务管理观念,其次,应该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核算原则;最后,需要加强事业单位后勤全面预算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郑志青.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商,2021(8):2.
[2]罗丽.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思路[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8):2.
[3]王娟.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20.
[4]李新成.后勤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协同监管[J].商业会计,2020(19):3.
[5]王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2):2.
[6]郭丰梅,梁洪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现代营销:学院版,2020(2):2.
作者简介: 廖冰1970.5. 女 广西 汉 大专 财务科科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矿物业管理中心 研究方向: 财务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