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近日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依据会计法,对财政部有关监管局检查的19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公告显示,被处罚的19家医药企业存在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体外使用,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账簿设置不规范等违规行为。
一直以来,看病贵广受诟病。新一轮医改从2009年启动以来,也一直致力于啃下“看病贵”这块“硬骨头”。而药价虚高是造成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了解,此次执法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摸清药价虚高的成因,而执法检查结果也显示,药价虚高并不在成本端,大多产生在中间环节。一些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据媒体报道,有医药上市企业销售费用甚至占到收入的60%。
医药企业以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用于打通销售环节。其中,江苏万邦医藥营销有限公司2018年支付个人代理商销售推广费用,后附的部分发票是由与该公司无实质业务往来的第三方公司开具,涉及金额1.4亿元。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虚增人员工资722.25万元,以多报销售人员出差天数的方式虚增差旅费2162.43万元。这些隐藏在差旅费和推广费等等中间的费用就是高药价的原因,而最后买单的无疑是消费者和患者。
药价虚高为何久治难愈?其关键就在于,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是一个复杂的生态链,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只有进行全链条、全流程改革,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才能挤掉药价里的水分,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一方面要通过药价改革清理流通环节,挤出药价水分。对于违规行为重拳打击,保证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医疗改革,将诊疗、手术、康复、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的价格提上来,以补偿药品环节中的合理收入,从源头上治理以药养医。
此次财政部和国家医保局的联合检查,对违规的医药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也释放出将加强财会监督的信号。这也是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来遏制虚高药价的有力举措。只有监督到位,措施得力,方能提高违规成本,让药企不敢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