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海报

2021-05-08 09:15朱燕萍
天津教育·中 2021年3期

朱燕萍

【摘  要】教学海报作为教学工具,运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既能直观呈现儿童科学研究思维历程,又能用于科学数据整合,发展儿童科学研究思维。本文探索教学海报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运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教学海报;课堂预热;教学助力;交流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8-0074-02

【Abstract】As a teaching tool, the teaching poster can not only visually present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but also be use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data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Explore the use of teaching poster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to promote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Keywords】Teaching poster; Classroom preheating; Teaching assistance; Communication display

海報在教学中常用的模式有两种:一是美国教师常常会采用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教学海报来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二是国内课堂常常会利用教学海报来呈现学生的研究成果,再现学生的思维进程,帮助教师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本文以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在成长》为实践课例,尝试将教学海报运用于小学科学课堂,并且思考有效运用“教学海报”的策略,给儿童更多自主探究、合作研究的空间,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教学海报,为课堂预热

为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教学海报”辅助研究科学,课前进行充分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已知”、学生的“未知”、学生的“能知”、学生的“想知”,以及学生的“怎么知”,让教学海报为课堂预热。

第一,问卷调查。问题:同学们,如果给你提供全班所有人从7~12岁的身高、体重数据,你会想研究什么?统计梳理孩子们的研究想法之后,不难发现:毕业班的孩子们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有效问卷46份中,有42位学生能够认真阅读问题要求,并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问题条件出发,提出可以研究的内容,说明初步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课前问卷小调查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儿童的研究想法、儿童的研究能力和儿童研究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是后续课堂中运用“教学海报”进行研究科学本质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提供了有利的依据。第二,数据收集。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成长脚印上摘取自己从入学以来的身高、体重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且按照要求绘制成曲线图。为后续课堂中运用“教学海报”整合、观察、对比、分析身高、体重数据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第三,海报制作工具筹备。预知学生课堂会运用“研究海报”进行研究科学,友情建议携带剪刀、彩笔、彩色便笺纸、彩色透明胶等小工具和装饰品来设计创作,对儿童来说,教学海报是新颖、好奇的,增加了儿童对科学课的期待值。“教学海报”作为新的研究工具引入到科学学习中,点燃儿童研究科学的热情,调动儿童研究科学的积极性,发挥儿童研究科学的主动性。

二、教学海报,为教学助力

第一,巧用海报整合数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成长》一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众多的科学数据资料需要学生去处理分析,更要求学生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这些数据。笔者在这节课中设计将海报作为研究的工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小组内6名组员的身高、体重数据曲线图进行适当裁剪、粘贴、整合到一张教学海报中,学生既可以纵向比较,又可以横向比较。实现碎片化资源整合,便于组内对比男女生身高、体重数据,得出组内共同的认识与发现。“海报”是研究工具,是研究载体,亦是一种研究方法,能够构建高效科学课堂。海报能更直观、更清晰、更能聚拢小组成员的关注点,更加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合作设计教学海报,跨界科学与艺术研究。美国STEAM跨学科教育如火如荼,其中字母中A代表艺术,作为重要学科之一,优势在于它帮助人们以美好的形式丰富世界。因此,研究的制作、设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利用教学海报整合分析数据踏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学生需要再对教学海报进行制作、美化,为下面的研究成果展示汇报做好完美准备。第三,交流分享“教学海报”,发展科学思维。科学课堂上的交流展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展示的科学发现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而生成新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从而产生新的期待、新的需要、新的探究、新的科学思维。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有的小组成员通过纵向观察自己折线统计图起伏的程度,对比不同年段身高起伏的差异,发现女生身高在9岁左右发育最快,男生在12岁左右发育最快;有的小组横向对比男、女生的身高折线统计图,研究讨论发现女生发育比男生早,等等,交流打开了学生们的思维。

三、教学海报,拓宽展示研究舞台

教学海报的出现,给儿童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科学研究舞台。让孩子们在课后仍然能够持续性展示,将研究的热情从课上延续到课后。教学海报不仅攻克了课堂40分钟的时间局限,给学生提供更多研究展示的舞台。相对于传统停留在科学课堂上展示汇报的实验记录单,教学海报纸张更大、创意更丰富,色彩更明艳。从课堂到课后,连续的研究成果展示,引发连续的思考、学习与研究。

四、运用教学海报的有效策略

第一,基于学生学情,适用教学海报。孩子是否拥有研究能力,是否拥有分析能力,是否拥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是教师适当选用教学海报的有效依据。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分析、判断,关系到借助“教学海报”助力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采用问卷小调查的形式、谈话的形式,资料采集的形式等等,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设想,才能让“教学海报”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第二,驻足学习目标,精用教学海报。课堂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目的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小学科学的具体学习目标分别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教学海报的运用要驻足这四个方面的低、中、高三个年段学段目标。因而一切教学从学习目标出发,也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精益求精地去运用教学海报。第三,小组协调合作,妙用教学海报。小組协调合作才能用好教学海报,促进科学教学。下面是摘自第五小组的组员感受:“这节科学课让我们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更重要!”“队员一点不团结,不听队长指挥,不让发言!”……为什么一个小组感受都是合作的重要性,笔者调查之后得知,他们组有个小伙伴不听指挥,不肯协调合作,甚至阻碍小组展示汇报,影响整组最后教学海报的设计,没能设计出他们组最满意的教学海报。尽管第五小组失败,但对于他们组而言收获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终身相伴的,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在教学海报运用过程中,教师要确保两点要素:其一,小组合作的人数不超过4人,不然就是无效合作设计教学海报。其二,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确保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一份“教学海报”的设计成功与否,小组协调合作成为关键因素,也能促进科学教学的飞速发展,合作意识自然融入学生的研究意识中。

“教学海报”让儿童在研究科学的过程中,效率得以提高,合作变得紧密,思维得到发展。不论是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教学海报”始终贯穿其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退居幕后,适时提供协助,留给儿童更多自由支配且有效的研究时间。“教学海报”正是促进儿童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合作研究、自我发现、全面发展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刘世军.《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02).

[2]顾野烽.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的启示[J].成才之路,2014(06).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