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自主探究有效性的研究

2021-05-08 04:30李慧强
考试与评价 2021年4期
关键词:物理目标实验

李慧强

【摘 要】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新的亮点,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如何保证能够有效探究?如何将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活動?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式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学的主流,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教学中也常常思考:如何在课程实施中设计、评价科学探究?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在物理素养方面的真正发展?如何保证课堂探究能够有效进行?这里,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切身感受,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 探究  有效性

1. 影响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自主性的因素

1.1 教师教学观念滞后

在进行物理方面的实际教学时,很多教师都要课堂保持安静,学生也必须认真听课,不可窃窃私语,不可私下溜号,以此保持课堂秩序。但这也无形之中抑制了学生在物理方面的探究自主性的养成,并且在这种传统式物理教学手段之下,学生的兴趣点还会被慢慢磨灭,降低在物理方面学习的综合质量。

1.2 在物理方面学习没有兴趣点

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初次接受物理方面的学习,因此对学习新知很有兴趣,但随着知识点的深入以及难度的提升,物理方面的抽象性就会愈加明显,此时学生就会很难理解与学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在物理方面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在物理方面学习的兴趣点。

1.3 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物理教材里面的部分问题,没有契合这个阶段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在物理方面学习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学内容没有逻辑性,甚至很多问题和教材无关。对于这种问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办法掌握,长此以往,班级学生在物理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班级所有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学习。

2. 预习、自主学习提升探究欲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点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提起主动性,并将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感兴趣的事物中。若教师想提升学生在物理方面的自主探究性,首先就要让学生引起探究欲望。当前初中阶段物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多为十分有趣的,并且难度适中,主要以自然界探究与日常生活现象探究为主,为此教师就要避免在物理方面的实际教学中进行纯理论教学。

例如:在进行小孔成像方面的教学时,以往教师会先开始实验,在提起学生兴趣点后,再趁热打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虽然这种教学手段会帮助学生提升在物理方面学习的综合质量,但这种方式还是有所局限,无法进行深一层的教学扩展。为此教师应该在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后,要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同时在学生生提出“为什么”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究,从而总结出物理原理。而不是直接灌输原理,此时学生一定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实现自主探究。

3. 正确认识与定位

科学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教师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活动,使理念得以具体落实。这就要求老师对物理探究课的认识要正确、定位要准确,比如有些老师认为物理探究活动必须要做实验,只有课堂上有实验了那才是物理探究课;整堂课没做实验就不能称其为探究课;或者将探究课流于课桌的“合座”。凡是公开课,课室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座位的摆法,四到六张桌子拼到一起,学生围桌而坐或者必须到实验室才能完成,而教师的教法并没有改变,甚至于有些学生趁机私下讲话,做小动作。这实际上将物理探究课流于形式,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探究课。

4. 明确、细化探究目标

一堂成功的物理探究课,有师生双边活动,能够将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思维训练有机地融合起来,因此必须关注探究目标的落实,将目标细化、具体化,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并随时反馈。例如:在《电路图》一节中,笔者制定了第一课时的如下目标:a. 用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一个开关、接亮小灯泡。b. 画一画实物图、电路图。c. 知道短路是怎么样一回事?显然这样的目标更具体、易操作,便于开展有效的探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一节中,一位老师的探究目标:a. 会用压强计测出液体内部不同深度的压强,并得出规律。b. 举出三个生活中液体压强的实例。另一位老师的探究目标:a.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b.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不难看出,前者的目标更具体,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中更易落实,探究效果会更好。

5. 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现在的物理探究课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智力参与。听了一些新课程理念下的公开课,课堂上都是热热闹闹,教师满堂放课件,学生满堂合作、讨论,其实效果到底如何呢?学生到底有没有动脑筋?思维训练是否得到发展?学生只要动手操作了是否就意味着他主动参与了?比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欧姆定律》的课堂中,要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都很投入,积极做实验,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课后问一位学生:你觉得这节课有趣吗?学生回答:有趣。再问:你学懂了吗?学生说:学懂了,实验中我的小灯泡比他们的都亮。显然这节课的目标根本没有达成。

物理探究活动强调动手之前先动脑、动口,只有在充分讨论、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才能使探究更加有效。因此探究活动必须重视实验前的思考、交流、讨论,使学生明了探究的目标是做什么?我准备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别人有什么想法我可以参考、借鉴?例如:在《电路图》一节学习串、并联电路时,学生用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一个开关,接亮灯泡后,我又发给学生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问:你能给刚才的电路上再加一个小灯泡吗?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动手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接下来我又发给学生一个导线,问:你能在刚才的电路上再加一根导线,改装成一个新的电路吗?这里我给学生留给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努力营造愉悦的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办法,通过努力学生自行组装了一个并联电路,这是学生怀着巨大热情、付出许多努力创造出来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体验了成功。

6. 把握好物理探究的开放度

物理课堂探究毕竟不同于科学家探究,它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而有的探究历时比较长。把握好探究的开放度还应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其他问题可作为后续活动展开,例如: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假设:长度、质量、粗细、密度、材料、软硬……如果在课堂上将这些假设一一探究,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教师只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就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好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其他问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指导他们来研究,这样就将探究活动从课堂有效的延伸到了课外。

7. 灵活处理物理探究活动计划

前面笔者提到过要提前预设物理探究计划,将目标细化,减少盲目性,这样的物理探究才有针对性,才更加有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时物理探究过程的目标又是在不断发生变化、不断生长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情况做出动态变化。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时,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了一堆大小、轻重不同的物体,先猜想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再做实验观察,结果学生发现经验和事实产生了矛盾。我适时设疑:是否大的、重的沉?小的、轻的浮?学生再动手做一做,似乎发现并不是这样。本来课前预设的目标就到这里,可是现实情况学生的探究热情异常高涨。我适时做出调整,引导学生将准备好的材料分成两组,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另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学生继续实验……这一过程中学生每一环节的探究目标层层推进,思维逐渐深入,收获也是最大的。

8. 不必過分追求物理探究过程的完整性

物理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不是每一节课都可以完成探究的全过程,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处理教材,根据具体情况侧重探究的某一环节。

物理探究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果能真正掌握好,将它落到实处,将会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飞.初中物理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新智慧,2020(15):85.

[2] 何练.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J].科普童话,2020(19):36.

猜你喜欢
物理目标实验
留言板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