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怡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操作,我们逐渐步入到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在图书采编业务开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进程,很容易影响到图书馆的正常运行,造成图书馆的采编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大数据环境之下,传统图书采编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自身服务职能的体现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和图书资源的正常利用,降低了图书馆的利用效率。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加强智能化图书采编模式的应用,并将大数据技术充分应用其中,提升图书采编质量和采编效率,更好的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采编业务的转变,以及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图书馆;智能化;图书采编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逐渐向着信息时代迈进。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转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伴随着信息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在网络世界当中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既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也包含了无用的信息,做好信息的深度挖掘处理和分类整理工作,能够切实发挥有价值信息的作用。大数据技术就是在这一需求下应运而生的综合处理技术,它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高效处理,精确分析,并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常常被应用于多种结构化、非结构化、异构化的信息数据分析。近几年,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并且呈现逐渐应用成熟的趋势。大数据技术,因为其数据获取速度快,分析精确度高,虚拟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图书馆图书采编体系当中,能够实现对各项数据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高效分析,确保图书采编的针对性、合理性,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一、大数据技術概述
国外数据研究机构将大数据技术定义为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中,无法使用常规的工具进行数据的搜集、抓取、分析、高效处理的数据结合体,需要应用新型的数据加工分析挖掘方式,从海量的数据当中挖掘有价值的潜藏数据信息,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决策力、判断力、捕捉能力的海量、低密度、高价值、多样化的信息资产。说白了,大数据技术就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开展专门性的数据捕捉、提取、精选、利用、储存、加工的技术体系。大数据技术下所形成的大数据环境是指有海量数据信息、互联网虚拟空间、计算机软件虚拟活动、构建与参与用户的生态环境系统,当中包括了信息终端、网络资源、知识信息、移动通信、技术信息、传输设备、网络服务商、数据服务商等。伴随着我国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成熟,已经形成了多方面参与初具形态的完善生态系统,不管是参与主体还是使用主体,角色和功能分化得更加细化。
二、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转变趋势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网络世界当中的信息资源,不管是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出现了质的提升,信息资源的类型更加多样,储存方式更加多变,图书馆采编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就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确保各项采编业务的针对性、合理性,各项数据信息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处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工作内容发生转变。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采编业务,主要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信息资源的订购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逐渐由过去的传统纸质图书等印刷型、独立型、固定型的资料转变为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电子信息资源。做好这些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汇总、深度挖掘、科学配置以及科学描绘工作,已经成为图书馆采编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图书采编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要做好电子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处理,还需要兼顾分编规则、技术服务规则的制定,并做好后续的技术补充和完善。另外,还应该做好各种信息资源的评价和采集工作。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采编业务变得更加多样化,对图书采编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
2.服务方式发生转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人员应该保持图书馆原有特色服务功能,服务项目不变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发展动态,探索更加适合网络环境的图书采编服务。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内部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图书馆的目录和数据库更加融合,采编人员可以依托读者的需求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情况,编制联机共享的查询目录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广泛、更加有针对性的网络资源。另外,还可以利用各种交互平台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汇集和整理,并以网页的方式推送给广大读者,更好的拉近读者和采编人员的距离,实现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针对性服务。
3.工作职能发生转变。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采编业务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发生转变,意味着该工作岗位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分编图书维护、编目数据等任务,还承担着信息数据库的维护管理等工作。近些年,随着信息处理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很多信息供应商不断推出了新型的中文和英文图书目录数据库以及专业图书目录数据库,针对这些数据就要求采编人员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并将其与原有的图书目录进行有效的融合,保证可使用的资源发挥其应有的利用价值,降低信息资源的挖掘加工成本,提升编目效率,更好的服务读者。
4.工作重心发生变化。现阶段很多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编工作过程中,都是将采编业务外包,大大降低了图书馆采编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从繁重的手工劳作当中解放出来,这也能够更好地促进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工作质量。大数据背景下,采编人员应该从幕后走向台前,并深入到采编一线,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分析,充分掌握读者的实际需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再加上智能手持设备的普及,读者的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在图书采编业务开展过程中,只有依托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才能够大大提升图书的检索效率,提升高层次信息的服务质量。作为图书馆的采编业务人员,应该将工作中心转移到树立竞争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方面,加强与读者的有效沟通交流,结合读者的实际图书需求,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甚至提供差异性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