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期刊视角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科研发展对策

2021-05-08 08:53胡郁菲陈惠兰董政娥
关键词:东华大学发文纤维素

胡郁菲,陈惠兰,董政娥

(东华大学 图书馆,上海 201620)

中国作为纺织大国,其纺织工业历史深远。据《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2018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约为5 460万t,在全球占比超过50%[1-2]。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及人力成本的增加,我国纺织行业总量增长速率趋于缓和,行业发展方向逐步向科技创新领域转型[3-4]。然而,我国纺织企业的研发投入整体较少,且创新型科研人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不少科技创新依托高校的研发人员及团队[5-6]。因此,统计分析高水平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发文情况以指导高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既有助于学科发展,又有助于产业转型,这是当下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收录的纺织科学与工程类期刊,研究近10年来国内外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演化情况,以期为我国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期刊选取及数据来源

JCR收录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作为国际主流期刊,其出版的论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7]。对2009—2018年JCR收录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JCR收录的期刊每年都有所调整,如2010及2011年排名最末的Tekstil在2012年未再被JCR收录,而2018年新增了4种期刊(AutexResearchJournal、AATCCJournalofResearch、IndianJournalofFibre&TextileResearch、JournalofFiberScienceandTechnology)。2009—2018年JCR收录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表明目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发文量仍较高。后文分析2018或2009—2018年24种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时涉及的编号1~24为2018年期刊排名。

表1 2009—2018年JCR收录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Table 1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ournals in JCR from 2009 to 2018

2018年JCR收录的24种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影响因子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其排名顺序呈正相关,即排名越靠前,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刊登论文的影响力,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一种评价指标[8-9]。由此可见,JCR收录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能够代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图1 2018年JCR收录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影响因子Fig.1 Impact factors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ournals included in JCR in 2018

2 数据分析

对2018年JCR收录的24种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发文量、国家与机构分布、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在Web of Science中输入选取的期刊名称,时间限定为2009—2018年,最终整理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23 644篇(检索时间截至2019-12-30)。

2.1 发文量研究

国际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发文情况在2007年出现过一波小幅增长[10]。2009—2018年国际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发文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2009—2018年24种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年发文量Fig.2 Annual amount of papers published in 24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ournals from 2009 to 2018

由图2可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发文量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大部分期刊的发文量在原有增长基础上保持平稳,表明近10年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定位及发展较为明确。而JCR排名为1、2和5的期刊DyesandPigments、Cellulose、FibersandPolymers的发文量在2011—2014年出现了第一波大幅增长。其中:DyesandPigments在2012年出现大幅度增长,相比2011年增长了50.47%;Cellulose在2014年出现大幅度增长,相比2013年增长了44.28%;FibersandPolymers在2013年出现大幅度增长,相比2012年增长了47.00%。此外,DyesandPigments和Cellulose在2017年也出现了一次明显增长,分别较2016年增长了64.02%和45.54%。由于JCR排名靠前的期刊一般审稿周期较短、影响因子较高,且研究方向性较为明确,因此比较受投稿者喜爱。图2还表明,染料、染整、纤维素、纤维聚合物领域发文量近10年依旧较高。

2.2 国家分布

研究学科类的国家发文情况有助于加深对国情及学科发展大方向的认识。对2009—2018年24种国际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国家发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1—2010年国际主流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发文量前3的国家为美国(1 846篇)、中国(1 526篇)和日本(1 057篇)[10],而2009—2018年美国(1 787篇)和日本(1 032篇)的发文量虽然整体变化不大,且前后5年间的发文量也较为平稳,但是由于其他国家的发文量增加较为明显,因此美国和日本的发文量排名有所下降,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年份段发文量前10国家的发文量变化情况Fig.3 Change of the top 10 countries by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papers in different years

中国在2009—2018年发文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长速度较快,其中:2009—2013年的发文量(1 810篇)超过了2001—2010年的发文量;2014—2018年的发文量相比2009—2013年翻了一番多,遥遥领先于位居第二的发文国家;2009—2013和2009—2018年的发文量分别是位居第二土耳其的2.1和3.5倍;2014—2018年发文量是排名第二印度的4倍多。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土耳其、印度和伊朗,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文量也都较高,且呈递增趋势,这3个国家在2009—2018年中的后5年相比前5年分别增长了11.36%、43.20%和54.80%,10年发文总量排名明显上升,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等纺织大国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研究热情依旧较高。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投入,发达国家主要是保持原有领域的优势。

为研究不同国家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文情况,分析发文量前10国家的主要发文期刊来源及其所在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分区,并对前10国家在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1区和2区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如图4所示),这是因为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期刊较少,而期刊论文质量较高[11]。由图4可知,2009—2018年中国的发文来源主要为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1区(2 694篇)和2区(926篇)的期刊,发文量远高于其他国家。由此可见,中国近10年来对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投入较大且成果颇丰,发文数量与质量均较高,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基本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美国、韩国和日本的发文量与质量均保持平稳,发文来源期刊主要为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1区、2区及3区,且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1区和2区的期刊的发文量也较高。此外,日本、土耳其、印度和波兰的论文分别主要刊登于其本国出版的期刊Sen-IGakkaishi(318篇)、TekstilveKonfeksiyon(438篇)、IndianJournalofFibre&TextileResearch(383篇)和Fibres&TextilesinEasternEurope(508篇),这些期刊均为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4区的期刊。

图4 2009—2018年发文量前10国家的1区和2区发文量Fig.4 Amount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1st and 2nd area of the top 10 countries from 2009 to 2018

2.3 机构分布

对2009—2018年24种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发文机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2009—2013年,发文量前10的机构所属国家涉及中国、波兰、土耳其、印度、伊朗、俄罗斯和美国,整体平分秋色,且机构所属国家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是2014—2018年发文前10的机构基本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且中国机构占了5席,分别为东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此外,2009—2018年发文量前2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的东华大学和江南大学,其中,东华大学前后5年发文量均保持遥遥领先,10年发文总量是位居第二的江南大学的近2倍,且其2014—2018年发文总量较2009—2013年增加了60.87%。

图5 不同年份段发文量前10机构的变化情况Fig.5 Change of the top 10 institutions by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papers in different years

从发文机构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机构在“十三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对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热情逐渐高涨,2009—2018年中国机构挤身前10的数量呈递增趋势,由2所增至7所。2009—2018年发文量较大的中国机构主要有东华大学(960篇)、江南大学(532篇)、中国科学院(388篇)和香港理工大学(351篇),对其每年的发文情况进行分析,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东华大学和江南大学作为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特色的高校,在这10年中发文量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尤其是东华大学,其2018年的发文量(143篇)是2009年发文量(55篇)的2.6倍,且每年保持稳步增长。中国科学院作为不仅仅是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特长的综合型研究院,在这10年中发文量整体也呈递增趋势,从2009年的13篇增长至2018年的53篇,虽然发文总量与东华大学仍差距较大,但其对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热情较高。此外,香港理工大学基本保持每年25~40篇的稳定发文量。

图6 2009—2018年中国主要发文机构的年发文量Fig.6 Annual amount of published papers of Chinese major institutions from 2009 to 2018

进一步对中国这4所发文量排名较前机构的发文情况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虽然中国科学院10年发文总量仅388篇,但是其发文质量较高,其中86.08%的论文刊登于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1区的期刊,且论文篇均被引次数(13.92)和h指数值(35)(引用情况和h指数值对反应论文质量具有一定意义[12-13])均位于4所机构之首,其中261篇论文发表于DyesandPigments,可见其在颜料、染整等化学物理结构方面的研究投入较大且已具有一定成效。同时,香港理工大学每年发文量较为平均且质量较优,1区和2区的发文量共计187篇,占总发文量的53.28%,篇均被引次数和h指数值分别为10.05和28。东华大学除是2009—2018年发文总量前10机构之首外,发文质量整体尚可,1区和2区的发文量共计387篇,h指数值为25,且发文大部分刊登于JCR排名前15的期刊。江南大学1区和2区的发文量相比其他3所机构较低,共计129篇,但是h指数值也有21。总体而言,中国这4所机构在发文质量和数量上都较为优秀,表明其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表2 2009—2018年中国主要发文机构发文情况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published papers of Chinese major institutions from 2009 to 2018

2.4 高被引论文分析

被引频次通常用于评价论文的影响力,高被引频次的论文往往也代表某一时期的研究热点[14]。为研究2009—2018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热点的演化情况,以2年为阶段对这10年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分析每2年被引频次在前100的论文的期刊来源,再研究关键词热点演化情况,并对2年中Web of Science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如表3~5所示。其中,系列x为2018年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中排名x的期刊。

表3 2009—2018年被引频次前100篇论文的期刊来源分析Table 3 Journal sources of the top 100 cited papers from 2009 to 2018

由表3可知,DyesandPigments和Cellulose上的研究论文基本覆盖了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绝大多数热点,其中2009—2016年Cellulose的被引频次进前100的论文总量比DyesandPigments多56篇,且高被引论文占了8篇(共9篇,见表4)。由此可见,Cellulose的发文受关注及被认可的程度较高,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不少参考与支持,且纤维素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热度。2017—2018年DyesandPigments的被引频次进前100的论文总量比Cellulose多53篇,且这2年中3篇高被引论文均来自DyesandPigments,由此可见,颜料的相关研究也是近几年的热点。

表4 2009—2018年高被引论文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high cited papers from 2009 to 2018

进一步基于关键词分析研究热点的演化情况,主要对每2年被引频次前100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对其中单复数、大小写、缩写及定义一致的词汇进行合并,并对出现频次≥4的关键词进行整理,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2009—2010年8个关键词主要涉及的领域为纤维素与生物领域,如玉米秸秆和生物燃料。2009—2018年5个2年中“纤维素”出现频次均较高,分别为13、4、8、8、4次,由此可见纤维素被研究及关注的程度持续加深。2011—2016年3个2年中,“纳米级纤维素微纤”出现的频次均位于榜首,“纤维素纳米晶体”出现的频次自2011年开始也有所增加,而“微米级纤维素微纤”出现的频次在2011年后呈递减趋势,可见研究者对于纤维素的研究尺度逐渐从微米级进入纳米级。2009—2014年3个2年中,“荧光”出现的频次均为4次,但是2013—2018年逐渐演化为“荧光传感器”再到“荧光探针”,且2013—2014年对传感器的研究逐渐细分至各应用需求。2017—2018年主要受关注论文的关键词涉及发光二极管(LED)领域,主要为“磷光剂”“白光发光二极管”“光致发光”“聚集诱导发光”“发冷光”“发光二极管”等。由此可见,发光二极管相关及衍生领域也是近几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

表5 2009—2018年被引频次前100篇论文关键词分析Table 5 Key words of the top 100 cited papers from 2009 to 2018

结合表4中高被引论文的题目及关键词可知,2009—2016年受到高关注度的论文主要是纤维素领域,且是与微米级和纳米级纤维素微纤相关的内容,而2017—2018年的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发光二极管相关领域,这和表5中的关键词演化情况一致。

3 结 语

本文统计并分析了2009—2018年24种国际主流纺织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发文情况,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通过研究国家及机构的发文情况发现:2009—2018年中国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总发文量位居第一(6 315篇),遥遥领先位居第二的国家,且在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1、2区的发文量分别为2 694和926篇,均高于其他国家,整体发文质量较优,表明其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优势。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发文热情也较高。中国的东华大学(960篇)及江南大学(532篇)在2009—2018年发文总量位居机构发文前10的第1和第2名。中国科学院在保持发文总量388篇的同时,有86.08%的论文刊登于中科院纺织科学与工程1区的期刊,篇均被引频次和h指数均较高,分别为13.92和35,且在DyesandPigments上发文261篇。由此可见,中国机构在近10年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中已具有一定影响力。

通过分析高被引论文发现,纤维素和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及其相关领域受关注度较高。纤维素领域的研究主要向纳米尺度发展,对如纳米级纤维素微纤、纤维素纳米晶体等领域的深入化研究及其应用领域开发具有一定意义,并且涉及生物领域的纺织科学与工程研究也是一大趋势。发光二极管所涉及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及其衍生前瞻性相关领域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荧光方面的衍生研究,尤其涉及探针、传感等器件方面也持续具有一定的关注热度,可进一步对其展开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东华大学发文纤维素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纤维素基多孔相变复合材料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东华大学开发出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苎麻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及Cd含量快速测定
纤维素晶须的制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