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情趣课程种植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2021-05-07 03:14潘丽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植物班级儿童

潘丽

情趣课程是我园的园本课程,情趣课程始终坚持“以情激行,以行生知,情行知合一”的教育理念。我们认为,“情行知”是有机的整体,情感是儿童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情感内在动力的推动下,儿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儿童在与课程资源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经验与智慧,而经验既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的结果,也是他们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这些教育理念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理念不谋而合,强调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丰富自身的经验。通过细化《指南》的教育目标,我园种植活动内容逐渐丰富,情趣课程更加生动,为实现自然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儿童的深度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情趣课程种植活动的三次变革

(一)第一次变革——新天地的开辟

为什么要进行种植活动?最初是源于《指南》发展目标的需要。《指南》的科学领域明确提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等发展目标,不同年龄段也有对应的发展子目标。我园位于市核心商业区附近的小区中,园所占地面积小,四周高楼林立,园内虽然也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但难以满足幼儿亲近自然、观察植物的发展需要。同时,种植活动已渐渐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把种植活动当作园本课程进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见种植活动是可行的,更是有效的。此外,儿童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教育应当让儿童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产生真探究,萌发真情感。

鉴于《指南》发展目标、幼儿园课程改革、儿童亲近自然的天性以及我园园本课程推进等需要,我们将种植活动的场地聚焦到我园活动室的楼顶。楼顶是一片空地,若把楼顶空间利用起来,既不用改造楼下空间的原有格局,而且场地够大,阳光充足,能够满足所有幼儿的种植需求。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楼顶的种植园地开辟出来,种植园地种满了各种植物,幼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然乐园。

(二)第二次变革——班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

1.热闹一时的观赏园地

孩子天生就有亲近自然的本能,种植园地成了幼儿最爱光顾的地方,种植园地热热闹闹,一派生机的景象。然而这种热闹的景象并不长久,幼儿在种植园地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式观赏,他们并没有萌发出对植物本身的兴趣。我们进行了反思与调整:种植园地以集体开放的形式面向全体幼儿,的确给予幼儿新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有机会与这些植物零距离接触。但这种过于开放的形式反而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没能将种植活动与幼儿的发展建立起有效联系,不利于幼儿细致地观察植物,导致他们很难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于是,我们将楼顶的种植园地划分为九个区域,每个班级负责一个区域,把观察植物的活动进行聚焦,让幼儿能有所侧重地观察。

2.千篇一律的课程故事

每个班级有了自己的种植区后,幼儿可以聚焦班级种植区的植物进行观察,活动也随之丰富起来,于是教师将活动记录成课程故事,并在学期末进行故事分享。然而,在教师记录的课程故事中,我们发现这些课程故事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如中大班活动要么是以绘画植物不同时期的外形特征为主,要么是采摘、品尝、制作等活动。每个班级的故事线索似乎很流畅,但活动类型却是有限的、相似的,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也是有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经过反思我们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忽视了幼儿对植物的自主管理。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请了专门的农业工作人员管理种植区域,播种、插秧、施肥、除虫、搭架等都由农业工作人员负责,幼儿只需观察、记录。其实,幼儿自主管理植物是他们感受惊喜的过程,也是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幼儿经验得以丰富的过程。

3.班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

中大班幼儿已经有能力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劳动和自我管理。于是我们决定将管理的权利还给幼儿,班级承包责任制由此产生。班级承包责任制意味着幼儿要对自己所种植物全过程负责,也就是说,植物的“生死命运”全权交给幼儿,在选种、播种、发芽、浇水、施肥、除虫、采摘、制作等过程中,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參与其中。他们精心呵护着、照顾着,会为了生病的植物发愁,也会为了植物的开花而手舞足蹈,也会格外珍惜结出来的果实……管理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但幼儿乐此不疲,积极面对困难,他们的责任感和抗挫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三)第三次变革——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随着种植活动的开展,我园形成了“以研促行,研行合一”的研究共同体。首先,我们对种植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如种植环节、管理环节、收获环节等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进行研讨,帮助教师厘清种植活动背后的课程价值与教育意义。其次,我们依据植物特点、季节特点以及幼儿年龄特点,合理规划种植对象、种植种类、种植过程、种植管理等,并定期对班级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帮助教师及时解惑。如中班“向日葵的一生”种植活动中,幼儿选择观赏型和食用型两种向日葵进行种植,教师定期总结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的困惑并汇总到年级组进行研讨。此外,还要紧密结合《指南》目标,细化目标的要求,讨论如何落实。如我们通过组织全园教师细致学习《指南》,将种植过程中能够实现的目标整理出来,充分挖掘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又如我们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指导重点。小班重点激发幼儿的种植兴趣,让幼儿多用感官去体验;中班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大班重点培养幼儿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们采用定期交流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在学期中和学期末鼓励教师将种植过程记录下来并以课程故事的形式进行分享和交流,帮助教师深入推进课程,使园本课程更加有效。

二、情趣课程种植活动的特质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种植活动不仅是让幼儿认识各种植物,更为重要的是要满足幼儿亲近自然的需要,让幼儿感受植物生长发展的历程,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习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生命的多样性。种植活动让幼儿有机会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发现、感受、探索和表达,从而帮助幼儿获得相应的经验,形成生态化的认知和情感,友善地对待自然。

(一)从资源到课程

种植活动实现了资源的深度挖掘,没有资源,课程就没有支撑,从资源到课程需要幼儿自身的行动和教师的有效支持。种植活动是丰富的、生动的,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发幼儿的行动,如通过测量、称重、观察、比较、切剥、品尝、留种、制作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深度挖掘,引发幼儿不断学习和探索。此外,我们还将资源进一步延伸,将植物的根、茎、叶、花、籽等进行清洁消毒,分类整理,收集到我园的资源库,方便幼儿随时取用。通过激发幼儿与自然资源的互动,我们将自然资源真正转化为课程,转化成幼儿的有效学习。

(二)从劳力到劳心

种植活动增强了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然而种植不仅仅是一种劳力活动,也是一种劳心活动。张雪门先生曾经对劳力与劳心的关系做过精辟的解释,即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劳动,但劳动并不一定都有价值,课程由于劳动行为,却须在劳动上劳心。种植活动在培养幼儿劳动能力、让幼儿学会劳动的同时,也在培养幼儿计划、观察、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在劳动中,幼儿了解了动植物之间的联系,知道了客观事物产生的原因,劳动中也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三)从单一领域到整合领域

种植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除了增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之外,也给幼儿提供了健康锻炼、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艺术创作等机会。种植活动给幼儿带来的不是单一领域的发展,更是五大领域的整体、综合性的发展。

三、全收获的情趣課程种植活动

(一)幼儿的全收获

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种植是一种有温度和有情感的活动,幼儿在种植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情感和态度。”在种植活动中,幼儿是最大的收获者。种植活动为幼儿亲近自然提供了机会,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为幼儿跨越学科的边界创造了多种可能性,为幼儿实现不同领域经验的整合创造了机会。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收获了经验与能力,也收获了情感和态度。

(二)教师的全收获

一方面,教师为幼儿的观察提供支持,如充足的时间、宽敞的空间以及物质支持;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创造机会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如对比观察、系统观察等,帮助幼儿记录观察结果,鼓励幼儿运用表格、符号、图画、语言等多种形式记录观察结果以及准确、连贯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在与幼儿共同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与幼儿共同探究的快乐,也能够以幼儿的视角看待问题,自觉地将课程的关注点放到幼儿身上,“基于儿童,回归儿童”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真正地落实到课程实践中。教师的种植经验不断丰富,课程意识不断增强,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高。

(三)家长的全收获

幼儿的积极参与也带动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中。当幼儿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家长会乐意帮助他们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一起记录,幼儿对植物的相关经验在增长的同时,家长对植物的经验也丰富起来。此外。种植活动也会在家里得到有效延伸,部分家长会在家里同步种植相同或相似的植物供幼儿观察,并以日记的形式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与大家分享种植的快乐。家长在陪伴孩子、参与种植的同时,也逐渐理解种植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

(四)课程的全收获

在种植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园的情趣课程也在不断完善。通过挖掘园内果园,开发利用屋顶种植园地资源,生成系列班本种植活动。如小班的“落叶宝宝”“山楂树”“幼儿园里果子多”,中班的“小桔子,大用处”“石榴熟啦”“探秘南瓜之旅”,大班的“遇见向日葵”“玉米变身记”“棉花情”等,使得种植活动渐渐融入我园情趣课程体系,成为我园园本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园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课程内容更加生活化、趣味化,课程实施更加多样化,课程评价更加关注活动过程,课程也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

种植活动在幼儿园有着特殊的课程意义,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密不可分。在《指南》的引领下,我园的种植活动从注重形式到注重内容,从成人中心到儿童中心,从抽象到具体,从单一领域到整合领域,一步步落实到课程行动中,深度挖掘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优化和完善课程设计,真正让自然资源转化为幼儿的课程,让幼儿获得有益的、全方位的发展。

猜你喜欢
植物班级儿童
班级“无课日”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