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之美学风格探析

2021-05-07 14:46安妮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简洁宋瓷

安妮萍

内容摘要:中国瓷器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舞台上都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其美学风格也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宋代陶瓷艺术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由于其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与技术的高效发展,“士”阶层的兴起,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等等因素,为宋瓷的兴起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与唐代注重附饰相反的一种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宋瓷 美学风格 简洁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舞台上都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其美学风格也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

1.宋瓷美学风格溯源

1.1政治因素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结束了动荡的五代十国,建立了宋朝,结束了战乱。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分裂割据的亡国悲剧,抑制武将的发展,采取了“重文抑武”的政策,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人们的思想和审美水平也得到了一个大的提升。此外,相比于唐朝,宋朝要减轻了人们的徭役赋税,并且鼓励发展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人们物质环境稳定的前提下,也极大地推动了瓷器生产技术,使得宋朝出现了大批的精美绝伦令人惊叹的陶瓷作品。

1.2经济因素

宋朝时期,社会环境极为稳定,商品经济发展高度繁荣,统治者大力鼓励并扶持商业的发展,使得城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商业规模也随之扩大。纸币“交子”的出现,“宵禁”的取消,瓦市等娱乐场所的兴起,以及“坊”“市”界限的打破,对外贸易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百花齐放,无不刺激着宋代生产力水平与经济的高度发展,整个社会繁荣稳定,欣欣向荣。这就使得宋代陶瓷业在不论是在生产技术方面还是瓷器美感方面都获得巨大的提升,宋代建立了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等五大名窑和各具特色的定窑系、建窑系、耀州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磁州窑系、钧窑系等七大窑系。官窑民窑相互激荡,生产水平的高度发展,使得宋代的陶瓷的审美价值在我国历史上谱写出了华丽的篇章。

1.3思想文化因素

宋代统治者采取“以文治国”的政策,如此便一时刮起了舞文弄墨的社会风气。比如宋代的四大闲事“插花”“点茶”“熏香”“挂画”都对陶瓷的造型艺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上流社会对文化品鉴的追求,使得整个社会也刮起强烈的效仿之风。宋徽宗喜欢用建窑的兔毫盏来点茶,并且强调“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皇帝的审美取向以及评价,极大地影响这个时期陶瓷的美学风格。

此外,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注重道家思想,宋徽宗也曾自称“道君皇帝”,便使得道家的“自然天成”“无为”一时之间在宋代盛行,这种道法自然也极大影响着宋瓷的审美风格,使得宋瓷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简单淳朴、宛如天成的美学风格。

2.探析宋瓷之美

2.1簡洁之美

与唐时期注重瓷器的满雕密饰不同,宋代的瓷器总体上呈现出注重“极简主义”的美学风格,而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造型、装饰、构图三个方面。首先,宋代瓷器大多都是造型简约洗练,且无多余缀饰。比如定窑的生产的白瓷茶托子,汝窑天青釉的笔洗等,它们在造型轮廓方面线条流畅简洁,并无繁重的缀饰。除此之外,宋瓷在构图方面呈现出一种简洁疏朗、大量留白的艺术特色,宋瓷在点缀方面可能只是一朵梅花,一片叶子,其后大量留白,这便完美地体现了宋瓷的极简主义。

当然,为了更加凸显宋瓷的简洁之美,我们可以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方面来进行比对。从历时性来看,如元青花,受西亚艺术的影响,其满雕密饰的特点极为突出。明代万历穿花龙凤纹青花五彩盘,清代乾隆各色釉彩大瓶,在色彩与构图上呈现出一种鲜艳奢华的美学风格,如此一来便与宋代瓷器素雅简约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从共时性来看,在12世纪(也就是南宋时期)伊朗生产的陶器和英国生产的珐琅器,这些器物不论是在造型,色彩,装饰方面都是极为注重附饰的,与宋瓷的简约朴素的风格可以说说完全相反的,宋瓷以其精美的工艺,简单优雅的美学风格引领了当时的风尚。

2.2古雅之美

在宋代,许多瓷器都具有古雅的美学特点,而这一特点形成的来源便是该时期的崇古风潮。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鉴藏高峰,当然这个时期的收藏热潮与皇家的大力支持和知识分子主导和参与是密切相关的。北宋时期形成了金石学,金石学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绘图、拓文、考证与辨释的著作,如金石学的开创者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吕大临的《考古图》等等,除此之外,以当时的宋徽宗校撰的三十卷《宣和博古图》作为最高峰的标志。

那么如此盛行的崇古风尚,也一定会在宋瓷的美学风格上有所折射。宋时期在这种鉴藏的热浪之下,宋瓷也大力模仿商周时期的器物,比如宋代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其造型也是模仿了先秦时期是青铜尊;还有宋代官窑琮式瓶、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琮式瓶就在造型上也是模仿和传承了良渚文化玉琮的造型。

在崇古风尚盛行的宋代,其瓷器也是借鉴模仿了商周时期器物之造型,使得宋代瓷器逐渐形成了古雅的美学风格,也使宋瓷形成了特有的造型意蕴和审美风格。

2.3自然天成之美

宋瓷对自然天成、清新自然的审美追求可以说是用各种技艺来体现,不论是在釉色上还是在装饰造型方面,在中古瓷器史上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

一方面,体现为对开片、窑变釉等“自然”变化的有意识利用。开片的形成,起初是由于器物在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上的缺陷,后来被有意识地利用为器物上的装饰,其中,以官窑和哥窑生产的瓷器的开片为胜,并且各有其特色。官窑生产的瓷器在莹润如脂的粉青、月白色的釉面上,大片大片的裂纹扶疏伸展,纵横飘逸;那么哥窑的开片相比较官窑来讲更加紧密,且其釉面的“冰裂纹”蔓延整件器物,自然交错,似湖面的冰裂千变万化,有种金丝铁线的效果,自然天成,非人力所能为。另一方面,吉州窑的木叶纹盏,也体现出了对自然美的追求。木叶纹盏是民间工匠发前人之未想,将天然的、普通的树叶通过一定的技艺处理装饰在碗盏的内壁,叶片的位置不做规定,随意安置,盏内的装饰叶片姿态、朝向十分自然,清晰生动的叶脉与漆黑的盏形成了绝佳的对比,妙趣横生,就仿佛是一枚大自然的书签封存于盏内,对大自然的模拟再现。

《庄子·秋水篇》里“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是在强调说不要以人工之巧来取代天然之趣,而宋瓷则是最大程度上遵守了这一法则。故而,宋代造物艺术尤其是瓷器对这种天然之美、清新雅致、自然秀美的追求引人注目、令人动容。

2.4细腻含蓄之美

宋瓷的细腻含蓄之美突出体现在青瓷上。“细腻”二字,体现在宋代青瓷将瓷釉的质材之美发挥到极致,充分体现传承了先秦时期《考工记》中“材有美”的理念。汝、官、哥、钧、龙泉、耀州窑等,为我们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青”色之美,“青”瓷不同窑烧制出的青色有不同的效果,有粉青、月白、灰蓝、天青、梅子青等。宋代青瓷既温润静谧、意蕴深沉,又各有差异,各尽其妙,充分体现出了“君子和而不同”风范,极具细腻韵致之美。除了这些釉色的细腻变化,宋代瓷器还运用了一些装饰的手法,进一步增加色彩的层次对比性,比如说龙泉窑所生产的瓷器就运用“出筋”的技法,在瓷器的表面布置凸起的棱线,使得白色的胎骨在青釉下若隐若现;再比如,耀州窑运用刻花“偏刀”的技艺,使得瓷器表面产生浅浮雕的效果,瓷器表面釉色浓淡不一,形成微妙的对比,充分体现出了宋代制瓷的“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审美风格。

“含蓄”二字,则是指美的蕴藉与隽永。《24诗品》中的“含蓄”是中国古代意境的主要美学特征,这一品强调含蓄必须以自然为基点,方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比如景德镇窑的青白瓷由于其釉色温润,轻薄细润,被称为饶玉。总之,细腻含蓄的美学风格可谓是被宋瓷展现得淋漓尽致。

2.5生机与抒情之美

宋代瓷器的生机感之美,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两方面。从表现手法来看,宋瓷的装饰极尽巧思,有单色釉、窑变釉、开片、刻花、划花、偏刀、印花、贴花、木叶纹等多种方法,宋瓷在艺术上追求美的多样性、变化性,其表现手法之丰富,可谓是空前绝后。同時,生机感除了体现在表现手法上的新式迭出之外,还体现在表达效果的生机盎然之上,如宋代官窑的龙纹瓶也是借鉴了剪纸贴上施釉的方法,非常具有生机感。

而抒情性往往与生机感相伴而生,充分体现在了宋代的各种工艺美术品之上,在宋代瓷器中,无论运用了何种装饰手法,无不线条流畅洒脱,纹样自然生动,抒情性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另一传统特点,比如李泽厚《美的历程》也指出:抒情性是中国美学的传统特征之一,他在另一部作品《华夏美学》中,还专写有“美在深情”一章。宋代磁州窑婴戏枕和童子垂钓枕所饰婴戏,贴近生活,趣味横生,这便是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生动再现,来抒发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于幸福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在宋代工艺美术品上十分常见。

3.结语

宋代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稳定的社会环境,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文化的百花齐放,无不催动着宋瓷所特有的美学风格的形成。本文通过对宋代瓷器美学风格及形成因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实物图片对宋瓷的美学风格进行探析,得出宋瓷具有简洁古雅、自然天成、细腻含蓄、生机与抒情性等美学风格。当然,宋瓷之所以能够如此辉煌,离不开文人对宋代造物的影响与宋人对生活精致化、艺术化的追求,更离不开知识阶层与民间工匠对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宋代瓷器是我国古代瓷器审美风格的最高体现,也是优良民族技艺的积累和结晶,其审美价值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冯先铭.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文物出版,2004.

[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三联书店,2006.

[3]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李砚祖.造物之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陈雨前.中国陶瓷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赵琳.元明工艺美术风格流变[D].复旦大学,2011

[8]李文杰.宋代瓷器的美学风格与特征[D].吉林大学,2007.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学与艺术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简洁宋瓷
瓷心晚晚
宋瓷 低调中的高大上
李白赋诗 宋瓷真迹——国酒故里 产品极具收藏价值!
李白赋诗 宋瓷真迹——国酒故里 产品极具收藏价值!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宋瓷,宋瓷
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