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风筝俏

2021-05-07 03:11
关键词:纸鸢放风筝风筝

“天上风筝在天上飞,地上人儿在地上追。”这首《无与伦比的美丽》很多人都会哼上一段。三月,这个美丽的季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公园、广场上多了许多追风筝的身影,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碧空里轻舞飞扬,让我们一起了解那些关于风筝的趣事吧。

风筝的历史

风筝,古时又称木鸢、木鹊、纸鸢、飞鸢、风鸢、凤巾、毫见、鹞子、纸鹞等,是我国一项古老而有趣的娱乐游艺活动。其中以“木鸢”和“鹞子”的名字最古老,在我国古代,南方多称风筝为“鹞”,北方称风筝为“鸢”。鸢和鹞同为一种飞禽,即为鹞鹰。因古时放风筝时,形似鹞鹰在空中飞翔,所以古人把风筝称为飞鸢或鹞子、纸鹞等。

我国是最早发明风筝的国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墨子·鲁问》中记有,鲁班曾用竹子和木头为材料,制作了一只木喜鹊,可以连续飞行三日。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唐、五代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从唐宋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哨做成的响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而有了“风筝”的称呼。

风筝的快乐

社会的安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盛行。而节日的盛行促进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作为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纸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转折,开始向民间娱乐型转化。

在唐代,风筝的制作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带有灯光和发出哨声的各种风筝。带有灯光的风筝在夜里放飞,皓月当空时,如繁星点点,非常有趣。有哨声的风筝,是把用竹制的小哨扎于风筝上,经风一吹,会发出一阵阵乐声像仙人在空中拨动古筝琴弦,悦耳动听,让人心醉。故唐代诗人高骈专门写有一首《风筝》诗来赞之,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明、清时期,儿童放纸鸢始在民间流行。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中就描写过儿童放风筝的场景,你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放风筝是一种高雅的休闲娱乐活动,悦情怡性,因此很值得提倡。每当春回大地、暖风吹拂的季节,人们便会带着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风筝,到旷野去放飞,眼看着它随风扶摇直上,在蓝天白云間自由翱翔,或翩翩飞舞,或追云逐月,放风筝的人的心情也一定会随风筝一齐飘上蓝天,驾着白云,俯视这春回大地的景象,看那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广阔的田野、绵长发光的江河,真是一件悦目赏心、乐而忘忧、趣而忘返、神情陶然的乐事。

风筝和养生

春天放风筝不仅是民间百姓喜爱的文娱活动,而且还是一项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的活动。

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和春风,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史书《续博物志》也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现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由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风筝时,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近视和弱视。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小儿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神奇的疗效。

放风筝也是一项健脑运动,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仅仅处理好放风筝和风向风速的关系,就得让放飞者动一番脑筋:风筝飞起来的必要条件是地面有风,但风速过大也不好放飞,因为这时空气水平方向力量过大,风筝不易“抬”上来,也很难控制;放风筝最怕的是风向不定,因为此时风筝最容易“栽”下来。古人认为放风筝的较高境界是:放时相牵,一线相连,未放之时,如马卧槽,放飞后如同进了赛马场,要精神抖擞,把线看作缰绳紧拉,如同驯马一般,然后望天入静,随飘移而前后奔走。

放风筝能使人情绪开朗、心境愉悦。放飞时,大脑高度集中,无疑会消除人的内心杂念;放飞者极目蓝天,其心胸也会感到开阔;此外,春季草长莺飞,触目皆景,放飞风筝,是一次人与自然的美好对话。

猜你喜欢
纸鸢放风筝风筝
向往鸢满天
纸鸢风与少年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NO.3 纸鸢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