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博”何以出圈?

2021-05-07 13:38庞博
廉政瞭望 2021年4期
关键词:面具文创文物

庞博

李白的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不仅道尽了蜀道之难,亦点出了古蜀国的神秘莫测。最近,古蜀文明因四川广汉三星堆时隔35年的再次发掘被世界所瞩目,“热搜”不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甚至推出了《三星堆新发现》直播节目,实时报道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

热议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西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出土了众多极具价值、形态各异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此次考古发掘出土金面具残片、金箔、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多件。最受关注的非黄金面具莫属,虽然只有半张,但金质璀璨、制作精美,据推测整个面具重达500克,是国内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根据三星堆出土文物创作的文创产品。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夸张的青铜纵目面具,甚至不少人因此猜测三星堆文明与外星人有关联。其实,青铜面具的造型也许与古蜀国初代称王的“蚕丛”有关。《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蚕丛传说是蚕神,教民养蚕,他的眼睛像螃蟹一样突出,头发挽于脑后梳成锥髻,与面具形象十分相似。也许面具是为了祭祀,按照神话中的形象加以想象演化而来。

也有学者认为,面具的形态来自于古蜀国对烛龙的崇拜。根据《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烛龙人面蛇身,“直目正乘”,“直目”即纵目,“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然而,这些面具、人像到底源自于何处、有何具体用途至今尚未有定论,还需等待进一步的考古挖掘和研究。不过,三星堆此次受到的关注真是应和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主题。

文创产品带动的“文博转型”

近些年,不仅是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引发了社会热度, “故宫600年”“陕西很忙、西安很忙”“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博物馆展览、社会新闻、综艺节目均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各地博物馆也以亲民、时尚的方式向社会展示馆藏文物、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文博”逐步实现了由冷门“科目”向热点词汇的“转型”。

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其中助力良多。文创展区作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是观众参观的最后一环,是文物展览的延续,是可以带回家的对博物馆的美好回忆。因此,文创产品在博物馆走入公众视野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内博物馆中文创产品开发的先锋之一颇具代表性。博物馆文创产品不同于普通的文化创意商品,是博物馆结合自身馆藏文物以及独特文化符号,融入创造性思维后所形成的产品,文化属性占据其内核,承担着展示文化内涵、延伸参观体验的责任。而数量庞大的馆藏文物和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恰恰是故宫文创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和灵感依托。互动游戏书《迷宫·如意琳琅图集》即在参考故宫博物院现有档案、文物信息的基础上,以乾隆时代为背景,铺设的故事情节。

但是,文物元素的利用需要在把握文物主体信息的基础上,以简化概括或抽象提炼的方式提取特征元素,再通过组合、排列的方式重新构造后应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为佳。比如,故宫文创与毛戈平彩妆联合推出的眼妆彩盘、故宫淘宝热销的纸胶带均使用了简化后的海水江崖纹。相较于直接将纹样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简化后的纹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元素特征,又充满简约、明快的现代气息,更易为年轻人所接受。

为了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购物与文化体验,文创产品的研发者可以将历史故事情节融入产品设计中。2014年一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推文,雍正皇帝瞬间从寡情帝王变为充满人情味的自在汉子,文章也成为网络“爆文”,在推动雍正皇帝系列产品的销售同时,亦使消费者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通过生动的故事、活泼的言语,呆板的历史资料以轻松的方式出現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使历史知识、传统文化更易被大众接受。

博物馆文创产品往往承载的是传统文化,如何令千百年前的元素与现代社会碰撞出火花,让经历了漫长时光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更好地传承是博物馆文创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能仅仅遵循传统手法,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时下热门的方式衍生出的虚拟文创产品,可以实现更现代、更多元、更生动的丰富表达,也更具传播空间。

比如,随着VR、AR技术的发展,沉浸式体验越发成为当下文化产业的新热点。2018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数字展览,以AR、MR、3D等科学技术,观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进入《清明上河图》的剧情空间,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梦回大宋之旅。

“出圈”要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文创产品历史考证不足,难以令消费者真正知晓某段历史或者背后所深藏的意蕴。以广受消费者喜爱的雍正朱批奏折系列的文创产品为例,其中有“朕笑而览之”书签,出自雍正御批《云南总督鄂尔泰奏遵密议进兵西藏事宜折》。根据产品介绍,原文为,“朕以卿必悉西藏谆噶儿原委,因咨商之,览此奏,卿向未留心也,朕笑而览之。朕已将事情轻重缓急参以目前机宜,面与岳钟琪备悉商酌妥协矣,卿可照部文悉心办理可也。此事不必用提臣前往,已有旨部颁矣”。虽然产品说明了史料来源,但文字较为晦涩,背后的历史事件也令人一头雾水。

其实,书签上的文字“朕笑而览之”,虽然看起来十分温情,但涉及的内容是雍正朝的重大军事行动,源于清廷对准噶尔部用兵时期。准噶尔部长期以来意图分裂我国领土,并不断对边疆用兵,当时准噶尔部大汗策妄阿拉布坦身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雍正认为讨伐时机已到,在主战派张廷玉、鄂尔泰、岳钟琪等人的支持下决然分两路发兵。此次战争西北两路用兵均遭失利,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双方议和告终。作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者在提取史料元素的同时,必须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精神内核,而不仅仅是单纯罗列史料。

就全国而言,各地博物馆文创事业整体态势虽百花齐放,但水平参差不齐。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依托雄厚的馆藏资源、较为完善的文创团队以及较高的知名度,吸纳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注度,文创产业呈蓬勃之势。陕西历史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苏州博物馆等依赖独特的文化遗产、人文情怀创造出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然而,一些较小博物馆的文创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创新力低、同质化严重,所售产品大多是画册、文物仿品、手机壳、丝巾、书签等。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有着众多需要传承发扬的地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 不仅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面具文创文物
陶溪川文创街区
文物的栖息之地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不落灰”的文创
文物的逝去
铧芯文创
文物超有料
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