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那迦
近日,记者到某地采访,联系当地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了解情况时得知,他已按照当地组织安排脱产到另一经济产业较发达县相关部门培训学习。
本以为是个不太重要的细节,但对方在采访中,反复表示“这一点请不要提及”,原因是“有不方便之处”。
记者找出该省此前出台的相关要求,发现其中明确规定驻村帮扶工作组和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任期不低于2年,不得随意撤换调离,任职期间提拔的仍须驻村工作。
按照规定,驻村第一书记不能脱岗脱产从事其他工作。这名第一书记和当地百姓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做了不少实事,在村民间有口皆碑。组织上对其业绩颇为认可,其本人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这两年,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希望能开辟出产业致富的途径。
第一书记任期满后,他又主动申请继续驻村留任,接着打乡村振兴战役,因此才被选到另一区县去接受产业发展培训。一面是白纸黑字的规定,另一面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无论是其本人还是派出单位都希望“低调行事”,因为过去不是没有反面案例。
过去几年,许多地方为保证脱贫攻坚顺利进行,都要求第一书记脱产不脱岗,全身心下沉到脱贫攻坚一线,甚至吃住必须在村。许多驻村期间脱岗的第一书记受到了处理处罚。
即使出发点是好意,但记者采访的这名第一书记的脱岗脱产学习没有书面文件批准,倘若真的被追究起来,确实可能对其本人及派出单位不利。
记者查阅了其所在省关于脱贫攻坚要求的文件,发现上述要求是针对“脱贫攻坚期内”,虽然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相关单位的谨慎也无可厚非。
毋庸置疑,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绝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脱贫攻堅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在两项工作间实现软衔接。
如何从精准帮扶每个贫困户过渡衔接到精准带动每个村庄?乡村振兴是与脱贫攻坚目标不同,需要的人才队伍素质也有所不同。区域发展等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式将更加被强调,这意味着乡村振兴的干部不仅要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更重要的是懂得事前规划。
驻村干部除了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还需要对基层治理、教育卫生等方面有专业性的认识和了解。在这关键的5年过渡期,第一书记们如果不及时充电学习,很容易出现本领恐慌,导致工作不能放开手脚。
因此,应新形势需要,第一书记的充电学习,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