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同时,国内消费依旧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同期水平。
旅游数据是最为亮眼的。飞猪数据显示,机票、酒店、民宿、门票、租车预定出行人次全面刷新历史峰值。其中门票预订同比大涨超420%,酒店预订同比涨超200%,租车量同比增长超10倍。这些数据是最能看出“五一”出行情况的,毫无疑问,这种大幅度的上涨一定程度是源自于报复性消费。但笔者并不愿把这一切都归因于此。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走出疫情影响,在全民共同努力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进入了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因此,报复性消费的贡献已不再如之前节日那么明显。
去年“五一”假期,由于民众出游信心还不足,出游形式仍以周边游、短途游为主。而今年,通过“走出去”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出游的人对国内形势更加乐观,同时也提振了“宅家”的人的出游信心,为这部分人群的出行打下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五一”合并假期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人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一些远的地方进行游览,数据也证实了这样一种猜想,今年“五一”更多的游客选择长线游。从短途到长线的改变并不是距离这么简单,还伴随着消费结构和消费规模的改变,显然,长线游对于住宿餐饮的需求相比周边游来说要高出许多,消费规模也更高。因此,假期设置的改变对于消费的提振作用不容小觑,也为之后进行节日活动的策划安排及政策支持提供了帮助。
除此之外,“五一”出行的另一个特点是旅游主题的多样化,其中家庭游是“五一”出游的主流群体。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家庭游表现出很强的消费热情,经历了疫情,不仅成年人需要假期去游玩,小朋友也都盼望着能够去陌生的地方体验新生活。另外,经历疫情,人们也更加懂得享受生活,携程的数据显示,预订高星酒店的占比接近四成。“五一”期间,更是有“4口之家旅游花费2万元”的微博热搜,反映出民众的消费热情。
关于消费,电影的数据也是绕不开的,今年的“五一”档观影人数和票房不输以往。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五一档”总票房达16.61亿,创影史票房、人次、场次新纪录。观影作为市内游最重要的活动在此向社会展示了消费复苏的活力。
“五一”期间火热的数据显示出消费增长的潜力,但同时为何消费没有恢复到疫前同期水平?一方面应该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消费总水平已经达到一个高点,不可能盲目期待消费还能像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那样出现大规模井喷式发展或者恢复。另一方面,全世界目前还没有完全走出疫情,包括我国在内,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依旧处于修复阶段,这对大众消费信心起到了一定的阻滞作用,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特征因此都呈现出一种观望状态,民众还不太敢于大规模恢复大宗消费。此外,消费终归无法仅依靠旅游拉动。我国推进完善居民收入分配改革的举措,以及提振产业经济鼓励就业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举措,在逐渐走出疫情后需要继续坚持下去,这样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敢于消费。中国消费增长的潜力有目共睹,亮眼的“五一”数据具有很强的正反馈机制,不仅鼓励了市场,同样鼓励了更多潜在的消费者。通过宏观与微观政策的联动配合中国巨大的市场基础,消费整体性恢复是可以期待的事。▲
(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