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非金属露天开采矿山创建绿色矿山的思路探讨

2021-05-07 05:33:14龚志勇涂秉峰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矿区矿山绿色

龚志勇,张 杰,涂秉峰

(湖北非金属地质公司,湖北 武汉 430030)

中国建材非金属矿山多以露天开采为主,其中以石灰岩矿山居多,在湖北省境内多分布在长江沿岸。原四批28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只有1家为水泥用石灰岩矿,但在2019年国家绿色矿山遴选中,30家入库名单中有多达13家是水泥原料矿山。

“绿色矿山”建设不仅仅考量矿山企业的技术、资金等“硬实力”,还十分重视企业的“软实力”,包括五个先决条件:①《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许可证》证照合法有效;②近三年内(自本次遴选通知下发之日起前三年)未受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部门行政处罚,或处罚已整改到位(相关管理部门出具证明),且未发生过重大安全、环保事故;③矿山参加遴选期间,矿业权人应进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且未被列入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系统异常名录;④矿山正常运营,且剩余储量可采年限(按储量年度报告)不少于三年;⑤矿区范围未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地。

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资源利用和矿山发展相协调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1]。近年来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但在设计、实施、运行等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总结了湖北省建材非金属矿山特别是石灰岩矿山创建绿色矿山的经验认识,提出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一种工作思路,以期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借鉴。

1 绿色矿山建设思路

1.1 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开采,科学优化采矿设计、采场布局,实现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坚持科学办矿、科技兴矿,不断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坚持矿山发展与社区繁荣共赢,加强企地共建合作,努力实现企业发展的双赢。

1.2 设计思路

绿色矿山建设设计主要分为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2]与专项设计编制两个阶段。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编制程序见表1。在此基础上,针对矿山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编制专项设计文本(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公路专项设计、引水上山工程专项设计、养护喷灌工程专项设计等)及其附图(图1)。

图1 某典型建材非金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布置图Fig.1 Layout drawing of a typical building material non-metallic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project1.削坡后坡顶线;2.削坡后坡脚线;3.削坡前坡顶线;4.平台覆土;5.截水沟;6.挡土墙;7.红叶石楠;8.刺槐;9.夹竹桃;10.监测基准点;11.设计监测点;12.排水沟流向。

表1 《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Table 1 Main procedures for compiling implementation plan of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1.3 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创建绿色矿山过程中,往往会在绿色矿山的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3-4]等六个方面出现突出问题,需加强应对。

在矿区环境方面,主要在功能分区合理性、生产区标牌数量及规格、主干道路面情况及矿区绿化等环节出现问题,需通过开展无人机航空建模(图2),实地查找问题,并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和绿色矿山工作部署图及实施方案效果图等。

图2 无人机航空建模Fig.2 UAV aviation modeling

在资源开发方式方面,主要在开采工作面质量、破碎车间和输送廊道等全封闭并配备收尘降尘设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等方面出现问题,需修编或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即三合一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开采及恢复治理和复垦。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主要在废水处置与综合利用上存在问题,需要建立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修建矿区截排水沟工程及沉砂池等。

在节能减排方面,主要存在地面运输过程粉尘排放、雨污分流不合理问题,需修建智能车辆清洗系统,厂区至采场间矿山公路道路敷设供水管,设置自动喷淋装置,对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及绿化灌溉,购置多功能抑尘车等。

在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矿山方面,往往存在研发及技改投入不足、先进技术和装备使用不够、资源储量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需开展智慧矿山建设,建设“监、测、管、控一体化”的矿山综合管理,逐步完善矿山数字化资源储量模型与经济模型(图3),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现地质矿产资源的精准化管理,实现矿山生产车辆调度、安全、环保检测集中管控和信息联动,实现矿山管理、决策信息化。

图3 三维地质数字矿体模型Fig.3 3D geological digital ore body model

在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方面,主要存在绿色矿山文化建设短板,需建立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形成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组织构架,建立绿色矿山建设例会制度,加强企业文化的宣贯,建造好矿山门楼及车辆智能识别系统和门禁等。

2 绿色矿山建设机制

2.1 充分利用好绿色矿业发展工作新机制

2017年3月,原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环保、质监、银监、证监等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对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对当前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提出系统性的设计,即“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采用“矿山自建自评、第三方评估、名录管理、达标入库、自动享受相关政策”的新机制。

2.2 让“生态化”理念融入矿山环境治理全过程

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将有力推动中国矿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应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把“生态化”理念融入矿山生态修复的全过程;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考虑,系统修复。要依靠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找准问题,研发并采用适宜当地生态修复需要的先进技术。要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的原则,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要坚决防止应景式治理和造景式恢复。

2.3 利用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2017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领域一个大的制度变革是取消保证金制度,以基金的方式筹集治理恢复资金。矿山企业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预计弃置费用,计入相关资产的入账成本,在预计开采年限内按照产量比例等方法摊销并计入生产成本。同时,矿山企业需在其银行账户中设立基金账户,单独反映基金的提取情况。基金由企业自主使用,专项用于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下含水层破坏、地表植被损毁等地质环境问题的预防、修复治理和监测工作。

2.4 贯彻好“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探索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激励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矿区残余资源、矿区土地使用权等作为重要抓手,引入社会投资,解决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矿山复绿行动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进程。

2.5 落实绿色矿山建设主体责任

绿色矿山建设由采矿权人组织实施,矿山企业是绿色矿山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起绿色矿山建设的主体责任。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负责改善矿区环境,优化资源开发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节能减排,推进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企业形象,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矿山生态环境支撑。凡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企业可享受《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湖北省加快建设绿色矿山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土资发〔2017〕37号)及有关文件的鼓励、优惠政策。

3 某矿山创建绿色矿山重点任务

3.1 矿区环境治理

本次治理工程共分四个治理区,即:道路治理区A、景观设置区B、边坡治理区C及其它治理项目D(图4)。

图4 某矿山创建绿色矿山重点工作分区及效果图Fig.4 Key work division and effect drawing of a mine to create a green mine

道路治理区A的主要任务为主运输道路硬化、两侧绿化带建设和绿化带内喷淋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新建以及其它临时道路设置车档和车档绿化等。

景观设置区B的主要任务为完成B1—B7七个分区的景观设置。

边坡治理区C的主要任务为开展C1—C4四个边坡治理。

其它治理项目D的任务为设置矿区外围防护网、警示标志设置、企业文化标志设置和各岔路口、视角盲区的指路标、凸面镜等辅助设施。

3.2 资源开发方式

重编“三合一方案”及其它相关报告。

3.3 资源综合利用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废石与矿石能搭配的则合理搭配使用,不能搭配的则用于回填、筑路、制作建筑材料等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率应达到100%。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循环利用,矿区设计了平台截、排水沟,将废水汇入上山道路排水沟并引入山脚二级沉砂池后排入莲花心水库,将沉淀处理达标后的水用于矿区生产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3.4 节能减排

在主运输道路设置喷淋系统减少扬尘。对破碎站卸料口进行三面封闭改建,在卸料口安装高压喷雾降尘设备。购置多功能抑尘车对采装过程进行喷雾、清扫,有效起到抑尘作用。设置沉淀池对废水进行沉淀后循环再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使废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85%。

3.5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矿山

(1) 开展智慧矿山建设。建立“监、测、管、控一体化”的矿山综合管理系统,逐步完善矿山数字化资源储量模型与经济模型,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现地质矿产资源的精准化管理,实现矿山生产车辆调度、安全、环保检测集中管控和信息联动,实现矿山管理、决策信息化。具体内容包括:矿山资料收集整理及数字化、地质数据库搭建、三维矿体建模、地表DTM建模、露天开采境界现状三维建模、块段模型建立与储量估算、数据远程显示和数据更新与设计优化等。

(2)对接政府监管系统。实现与自然资源局科技管矿系统的对接、与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的对接、与安监局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

(3) 建设矿山远程综合监管系统。为所有矿山移动设备(铲车、挖机等)安装车载GPS,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服务,以便根据产能及品位需要加强生产调度。

(4)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重点开展支撑企业绿色发展的技术研究,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研究所、地勘单位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

3.6 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1) 建立绿色矿山管理机构。企业须设置专职的绿色矿山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建立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形成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组织构架。

(2) 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绿色矿山建设管理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营造绿色矿山建设的安全工作氛围,包括建立绿色矿山建设例会制度、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完善的监督机制。

(3) 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应保障企业职工满意度不低于80%,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 100%。

(4) 建立健全职工培训体系。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并做好培训记录与考核,保障矿山全员培训不低于 20 h/年,且培训合格率应达到 100%。

(5) 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业绩同步增长机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坚持企地共建、利益共享、绿色发展的办矿理念并加强企业诚信建设。

3.7 自评体系

企业应建立绿色矿山建设的自我评估体系,按月、季度、半年、年度开展自我评估工作,查漏补缺,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下阶段进行完善。此项工作也可委托第三方来进行。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湖北省内建材非金属矿山特别是石灰岩矿山创建绿色矿山的工作模式,指出了矿山企业在对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梳理了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机制,为建材非金属矿山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单位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一种工作思路。

在创建绿色矿山过程中,重点在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六方面加强工作,这有利于针对性地改善与提升建设效能。

要加强绿色矿山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将绿色矿山建设纳入矿山日常生产系统中一并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具有矿山自身特色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

要因地制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与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发展融入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猜你喜欢
矿区矿山绿色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 02:43:50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8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昆钢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 07:47:06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 02:43:42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矿产勘查(2020年6期)2020-12-25 02:42:12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9:06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 18:25:11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 18:25:11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