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提升治疗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

2021-05-07 02:34曹元峰段启云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手部外伤皮瓣

曹元峰,段启云

1.菏泽博爱手外显微骨科医院骨科,山东菏泽 274000;2.菏泽医专附属医院骨科,山东菏泽 274000

手部在日常劳作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 在众多手部的外伤中,软组织缺损算是较为常见的一类[1]。 该类外伤多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者人群中, 该类工作者由于长时间接触机械类的设备,因此在受到损伤时,往往会先发生开放性骨折, 而后又在骨折的同时发生软组织缺失[2]。 在医学领域,所谓的软组织一般为肌肉、神经血管、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总称, 由于在开放性骨折发生改类软组织往往会发生大范围缺损,因此在临床领域,该类外伤较难处理,不仅要对骨骼进行接位,还要实现对软组织的修复[3]。 目前,在对软组织缺损进行治疗时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依旧是皮瓣修复[4],皮瓣由皮肤及皮肤下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共同构成,皮瓣有一部分与供皮瓣区相连,该相连的部分便被成为蒂部, 而以往在对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时, 院方常常会采取将该类带蒂皮瓣进行局部转移的措施来对创面进行修复。 带蒂皮瓣修复术疗效虽良好, 但该类单一的组织瓣修复往往严重影响到患者手部的美观度。 而近年来兴起的穿支皮瓣修复术却完美解决了该类问题, 它不仅能够改变皮瓣受区的功能与外形, 还能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移植修复时皮瓣供区外观及功能所受到的损害。 现为对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与研究,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该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0 例。 研究组有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22~64 岁,平均年龄(42.34±4.18)岁。 参照组有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年龄24~63 岁,平均年龄(41.79±3.90)岁。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均不具有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病症病程。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于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其家属皆知晓研究流程及研究目的,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 需对患者外伤的具体状况进行观察与分析, 在手术医师对患者手外伤状况观察、分析完成后,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并于麻醉后对创口消毒[5]。 消毒完成后,医护人员需对患者外伤伤口附近的软组织及皮肤进行检查,并逐步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 在清除过程中要注意只将坏死组织清除,与坏死组织相连的、 未收到坏死组织污染的组织应当尽量保留。 坏死组织清除完毕后,对患者实施止血工作[6]。

1.2.1 参照组手术方法对参照组实施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订手术方案, 其中应当重点参考的状况包括患者外伤伤口的大小、位置及损伤程度等等[7]。 根据上列数据,在患者的胸腹部位进行处理,一般而言,患皮瓣的大小要控制在3~18 cm 间,切除时应当先切开患者胸腹的皮肤以及下方的皮下组织,后续将皮瓣从深筋膜的浅层部位撕起,待处理完成后,对患者的皮下组织进行修剪。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皮下组织进行修剪时, 要尽量对蒂部皮下组织进行保留,并对胸腹皮瓣蒂部实行冠状缝合,以达到在手术后令创面渗液减少的效果[8]。

1.2.2 研究组手术方法对研究组患者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9]。 对患者实行麻醉后,主治医师需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对穿支部位的皮瓣与其边缘进行设计与调整, 后续应在血管杆1 cm 处暴露出脂肪小叶,并对该部位实施钝性去除,从而达到将穿支血管暴露的效果[10]。在该工作完成后,将切口纵向切开,令穿支血管边的空腔与切口相连,随后提起深筋膜下的血管,按照常规办法切下皮瓣与其边界。

对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而言, 为保证皮瓣蒂部无扭转、防止皮瓣发生折叠,术毕皆要对其受伤肢体实行固定操作,同时于后续恢复过程中保证伤口创面的清洁,保证患者创面不会与水接触而造成感染[11]。医护人员需在后续数日内对患者皮瓣成活、周遭血液流动状况进行观察,若出现创面肿胀、有血液渗出、颜色与温度产生差异等症状,需由主治医师及时处理[12]。待创面初步恢复后,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小幅度运动指导, 并于后续住院疗养后实施拆线与断蒂。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研究组患者及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手部功能完全恢复,皮瓣成活,且手部外观良好,无血液流通不畅,手部臃肿情况发生);显效(患者经治疗后手部功能基本恢复,但在活动时仍存在着部分限制,瓣膜未完全成活,手部外观一般,或手部出现了血液流通不畅、臃肿等状况);无效(瓣膜全然坏死)。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0%,治疗总有效率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对研究组患者及参照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分析。 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创面感染,皮瓣边缘坏死,创面附近血液流通不畅,血肿以及液化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 研究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参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0%,研究组远远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n(%)]

3 讨论

在医学临床领域, 皮瓣移植修复术是治疗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治疗手段, 而穿支皮瓣修复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刚刚兴起的最新的皮瓣移植修复技术手段, 比起以往的带蒂皮瓣,穿支皮瓣优点十分明显[13]。但有利便有弊,两者相较起来,带蒂皮瓣可以获取的组织量比较大,具体的手术操作也相对容易,由于常常取胸腹间皮瓣,带蒂皮瓣的填充量远远胜过穿支皮瓣,且血管无需断蒂,操作技术难度小,而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但正因其组织量太大,当对较薄的创面进行修复时并不如何合适, 术后美观程度有限,且皮瓣的成活率也未达到预期的高度[14]。 而相较起来, 穿支皮瓣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观念, 将皮瓣与深筋膜、肌肉分离,大幅度改善了皮瓣守区的外观美观程度,缺点为技术与实际操作较为复杂, 且手术费用也要高于带蒂皮瓣的移植与修复[15]。 可以说在当今医学领域内,手部外伤的“治愈”已并难题,患者对治愈后手部功能的恢复及美观度更为着重, 而穿支皮瓣修复术能够能够使修复部位在恢复生理功能与完整性的基础上于外形方面达到基本的美学要求,因而目前于临床领域大受欢迎,已然成为了当前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新兴趋势。

现为对穿支皮瓣对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验证与分析,该院选取该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治疗与研究后,得到如下结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 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34/5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由此可见,比起以往的带蒂皮瓣修复术,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治疗效果更为可观,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的手部功能基本恢复, 还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患者手部外观与皮瓣成活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针对创面感染、皮瓣边缘坏死、皮瓣边缘血液流通不畅、血肿与液化等症状,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2.00%(1/50),0.00%(0/50),4.00%(2/50),2.00%(1/50),0.00%(0/50),而参照组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6.00%(3/50),4.00%(2/50),12.00%(6/50),10.00%(5/50),6%(3/50),根据以上数据可见,参照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 且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 研究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 参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0%(19/50), 研究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参照组(P<0.05),以上数据足以说明穿支皮瓣修复术较之传统带蒂皮瓣修复术在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方面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患者术后恢复。 该次研究所得结论与相关学者[17]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7.15%(34/35),参照组治疗及格率为82.85%(3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参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4%(8/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于其文中治疗优良率与该次研究中治疗有效率表达含义一致, 因此根据其研究结果同样可以得出穿支皮瓣修复术比传统使用的带蒂皮瓣修复术效果更见良好,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后者更低,穿支皮瓣修复术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 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该文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 穿支皮瓣修复术在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方面临床疗效良好, 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并保证患者的手部美观性,且不良反应状况出现较少,值得在临床领域进行广泛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手部外伤皮瓣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