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奇锋,徐 霞,杨 力
(1.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2.西南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由人力资本、组织、知识管理技术三者组成的一种管理模式和方法体系,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帮助各类组织实现知识创新,提高组织创新绩效[1]。“知识管理”的概念最早在20 世纪90 年代由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者所界定,随之拓展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随着数字经济时代技术的快速嬗变,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不断产生新的思维模式,知识管理也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目前,知识管理已成为了全球性的研究课题[3],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开展研究,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知识管理本身受到交叉学科、多领域的影响,从研究领域看,我国学者在企业管理学、图书情报学、科技管理学、综合学科等交叉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较为突出,例如,周钟成等[4]对我国1999—2016 年图书馆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开展了定量分析;伏虎等[5]基于企业管理视角,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咨询企业知识生产与流动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影响。而国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多从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等交叉学科展开,如Magnier-Watanabe 等[6]在管理创新基础上研究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日本企业绩效发挥的不同作用;Addas 等[7]基于信息科学的视角研究组织知识过程如何调节信息技术(IT)能力与新产品开发(NPD)绩效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者基于其他视角,对知识管理问题进行了综述性分析或定性探讨。其中,一些研究虽然在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针对特定领域进行了梳理,文献检索策略选择也比较精准,但由于数据采集的时间跨度相对久远,无法反映出最新动态,比如,唐婷等[8]选取我国2006—2016 年国家基金项目为研究范围,对知识管理领域从主题分析的角度展开过研究;Ciampi 等[9]则选取了2013—2019 年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发表的116 篇相关文献,对大数据业务战略关系进行了综述研究。从近期来看,鲜有学者选取较长时间跨度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知识管理领域的整体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目前在已有研究中,关于中外知识管理演化趋势的对比分析较少。对比分析中外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演化趋势并找出差距,有助于从中找到知识管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契合点,找到知识管理研究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从而精准地跟踪新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知识管理学科发展。因此,本研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质性分析,使用文献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在已有文献分析基础上,对研究主题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进行了全面探索,克服了定性综述类研究的短板。本研究选取2000—2019 年WOS 和CSSCI 数据库收录的知识管理主题研究文献,时间跨度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准确反映知识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以期从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等多视角,找出中文研究成果与外文研究成果之间的差异,为相关学者探索知识管理的演化发展趋势、更为明确后续的知识管理研究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借鉴。
一个研究领域每年发文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研究的活跃程度和发展阶段[10],分析领域内文献的增长趋势有利于了解该领域发展对研究成果的应用程度,以及更全面地掌握领域研究状况和理论水平[11]。因此,本研究使用Excel 软件统计分析知识管理领域的发文数量和学科分布情况。
CiteSpace 软件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到各领域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利用CiteSpace 软件可以清晰地反映相关研究的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等信息。因此,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研究机构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以及使用关键词时区图对比分析国内外前沿趋势,探究知识管理研究的机构合作情况、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
核心期刊代表某一学科的重要期刊,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前沿动态,且核心期刊的载文质量、引用率和权威性均较高。本研究以WOS 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外文文献统计来源,以CSSCI 数据库作为中文文献研究来源。具体检索方式如下:(1)检索的时间跨度设置为“2000—2019年”,检索日期为2020 年6 月5 日;(2)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整理了与知识管理相关概念,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经济”进行组合,同时在WOS 核心合集数据库、CSSCI 数据库的“标题”“摘要”及“关键词”栏目中进行检索。经过数据筛选、去重等操作,剔除其中的会议通知、新闻、纪要、评述、报告等非学术文献,共筛选出外文文献3 500 篇,中文文献2 361 篇作为研究分析样本。
从外文文献数量来看,如图1 所示,2000 年前学者对知识管理领域关注较少,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2001—2010 年10 年间持续上升,2009—2012年处于增长平稳状态,2012 年达到高峰时期,发文量达304 篇;2012 年后逐步下降,2016—2019 年发展已经进入平稳性递减状态。说明国际上对知识管理的研究经过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稳定态势。
图1 知识管理领域外文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
根据外文样本文献,整理得到排名前12 位的知识管理研究交叉学科(见图2)。其中,Management(管理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Business Economics(商业经济学)、Ecology(社会生态学)这4 个学科与知识管理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较多,占比分别达18%、15%、8%、8%,Environmental Studies(环境学)、Information Science(情报学)、Computer Information Science(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其他学科与知识管理也占据相应比例。从学科分布角度来看,与知识管理交叉的学科主要体现了知识管理在管理、技术及应用三方面的特性。
图2 2000—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外文文献的学科分布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见图3),样本外文文献的高频发文机构中高校占比较大,其中我国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三,这两所高校的知识管理研究较为突出,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以我国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及台湾成功大学为首的合作团体研究较为频繁,这3 所高校属于高频合作机构,如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频合作机构形成了较大型的合作网络,合作发表的文献数量高达57 篇,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之间合作频率远低于香港理工大学。此外,在高频合作机构中,还形成了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中国台湾中山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组成的合作团体。
图3 2000—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外文文献的高产机构合作网络
采用固定时间窗口的方法,将样本外文文献数据划分为连续时期,提取不同时期的关键词,对同义词进行合并处理,利用共词分析法构造各时期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12],即热点聚类词,以了解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话题与热点方向。如图4 所示,图中圆圈表示关键词节点,节点越大,体现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深度越突出,并且也表示该节点是最受学者关注的研究方向;“#”表示聚类序号和热点主题。从关键词节点大小程度可以发现,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绩效、创新和体系研究等方面,其中,高频关键词organization(组织)、performance(绩效)及system(体系)体现了知识的不同研究维度,model(模型)、technology(技术)、innovation(创新)三者则体现了比较重视对技术的研究,firm(公司)、organization(组织)两个热点词即代表了知识管理领域中知识资本具体应用的对象。热点聚类词主要包括#0 ontology(本体论)、#1 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2 knowledge sharing(知识共享)、#3 resource-based view(资源基础观)、#4 web2.0、#5 Finland(芬兰)、#6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7 big data(大数据)、#8 scientometric(科学计量学)、#9 inquiring systems(查询系统)。
图4 2000—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外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
为准确把握知识管理领域前沿及其研究的演化动态,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和进一步探索的热点,本研究在样本外文文献中选取2015—2019 年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研究热点前沿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研究热点在时间维度上演进的知识图谱,如图5 所示。其中,热点词主要集中于extension(拓展)、intension(内涵)、knowledge hiding(知识隐藏)、of the art(技术)、coordination(合作)、human capital(人力资本)、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smart city(智慧城市)、support system(支持系统)、user(用户)、academic partnership(学术伙伴)等。这说明外文文献目前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技术层面和开发知识的应用探索。而在研究演化发展过程中,文献的主题词主要体现在组织规模及企业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等层面的研究,主要探讨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绩效、组织规模的影响。例如,Fores 等[13]通过分析组织规模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复杂影响,进而分析组织内部知识创造能力、吸收能力及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吸收能力对激进创新绩效有正向的直接影响;Vrontis 等[14]、Santoro等[15]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方法研究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组织二元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知识管理系统、开放式创新、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二元性对企业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考虑到外部知识来源的影响,组织二元性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中介作用,再者,知识管理系统有助于组织内部知识管理能力的提高,创造开放、协作的生态系统促进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流动,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图5 2015—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外文文献高频关键词的时间分布
由图5 还可以发现,知识管理模型是知识管理应用热点,主要针对科技类企业,通过构建知识管理模型,开发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作为研究工具,通过搜集数据来测度知识行为对组织成员的知识行为或创新绩效的影响。例如,Serenko 等[16]针对从北美15 个信用社691 名知识人员收集的数据,开发了知识管理模型并进行了测试,旨在探讨组织内知识隐藏的前因和后果,为管理者根据员工的反生产性知识行为制定出减少或消除反生产性知识行为的积极措施提供参考;Kianto 等[17]利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结构方程模型,整理搜集了180家西班牙企业的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在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积极的中介作用,且人力资本在这一关系中起关键作用;Centobelli 等[18]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企业知识与知识管理系统之间的一致性水平,开发出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KM-DSS),并选择1家高科技企业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评估知识管理过程,改善管理者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性质一致性水平,并提高其管理效率及有效性。此外,也有学者围绕技术项目开发过程,重点研究知识共享行为,如Widjaja等[19]从知识共享的角度切入,探讨移动应用开发者视角下技术开发的知识共享行为问题,发现社会资本和团队认知的某些维度对知识共享存在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对团队认知也存在正向影响。
如图6 所示,知识管理领域的中文文献数量也是从2000 年开始起步发展,2002 年起增长迅猛,直到2007 年达到高峰时期,发文量达241 篇;2008 和2009 年呈现出先降后增的波动趋势,2009 年之后出现持续性递减,总体趋势在下滑;2016 年至2019 年呈现相对较低且平稳的发展趋势。由此表明,国内的研究在近几年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相比于外文文献发文量的递减趋势,中文文献早于外文文献进入发文递减期,这也表明国内相关研究更先进入瓶颈期,亟需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继续拓宽知识管理的研究广度与深度。
图6 知识管理领域中文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
由图7 可知,样本中文文献中,排在前4 位的研究学科分别是: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经济学,教育学;其他多个学科也涉及到知识管理的研究。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横跨多个领域,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态势,这也说明了知识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已经受到多领域、多学科学者的关注。比较而言,外文文献研究的分布密度较大,所涵盖的学科范围较广,且更加注重知识管理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工程类应用科学的结合;而中文文献的研究则偏向于知识管理与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与文献学等理论层面社会科学的探讨。
图7 2000—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中文文献的学科分布
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见图8),样本中文文献的高频发文机构主要由高校、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等组成,出现了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组成的研究团体以及这几个机构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以上3 家机构是我国在知识管理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机构。从整体上来看,中文文献的研究机构合作关系频率比外文文献的研究机构合作关系频率要低,机构之间的合作密度较为稀疏。因此,国内知识管理研究机构间需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合作密度,提升我国在知识管理领域的整体科研实力,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图8 2000—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中文文献高产机构的合作网络
样本中文文献中,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名前10 位的分别是知识管理、图书馆、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创新、知识共享、企业管理、知识经济、信息管理、企业(见图9)。其中,“图书馆”被引用频率达163 次,反映出研究重视图书馆知识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知识管理”等其他热点关键词则反映出研究偏于重视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从聚类分析看,热点聚类词主要包括#0 企业管理、#1 科技成果转化、#2 知识管理系统、#3 数字图书馆、#4 竞争情报、#5 知识管理战略、#6 个人知识管理等,而#0 企业管理涉及文献数量最多,也是最受关注的热点方向。
图9 2000—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中文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从高频关键词的时区图可以看出(见图10),样本中文文献早期较多关注于知识服务,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高校图书馆由于具有获取资源便捷性的优势,基于前瞻性文献资源服务的价值定位,可以为社会提供可预见性信息服务[20],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之余,可根据用户对信息需求,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有深度的知识方向[21]。虽然中文文献也关注了教育和学习方面的研究,但与外文文献相比,所涉及的研究面比较窄,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提升。而在研究演化发展中,文献的主题词集中于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概念设计、优化模型等技术层面的探讨,研究视角也由理论层面转向技术层面。例如,叶英平等[22]通过描述数据怎么形成知识的过程,结合大数据技术工具构建新的知识管理模型,对知识管理的实践价值、硬件设备支撑、隐私伦理等问题提出新的对策;傅柱等[23]利用U/C 矩阵阐释概念设计对于知识管理的应用,分析得到设计知识管理应用的过程活动及所对应的知识对象,其中知识管理系统被细分为4 个功能模块。此外,也有学者将知识管理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如卢艳秋等[24]采用知识导向IT 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的二维度匹配模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 检验法,实证检验了耦合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罗琳等[25]则使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方法,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与组织间的知识异质性以及知识能力差异性等存在相关性影响,知识协同机制会间接影响知识协同绩效。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学者多从技术层面研究知识管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模型视角下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实践不仅应该重视技术创新、模型合理性问题,还应考虑到企业或用户体验、满足现实需求等因素。因此,国内相关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仍需不断优化与完善,继而实现知识管理创新。
也有基于设计理论模型分析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如刘振华等[26]在分析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关系及其集成意义的基础上,设计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集成系统模型,并从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收集、情报分析、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等方面论述该集成系统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再者,也有站在协同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产品开发的影响,如储节旺等[27]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总结开放式协同产品开发(OCPD)的特征和周期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各阶段的知识管理流程以及知识影响因素,提出了OCPD 的六大管理机制,发现基于开放式协同产品开发知识管理机制,有利于企业吸收与整合内外部知识,为协同组织从知识管理方面促进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对于隐性知识的应用,张建华等[28]设计了一套隐性知识外显的多案例诱导型适配方法,对知识用户提供过程辅助,以此提高组织隐性知识的应用效益。
图10 2015—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中文文献高频关键词的时间分布
通过对比两种样本文献数量变化,就学术贡献度而言,二者不相上下,但外文文献略胜一筹;通过拟合累计发文量指数函数分析,二者近几年是呈指数式稳定下降。一方面,结合知识管理具有交叉学科融合性质,总体上的文献数量减少是由于多年来在知识管理快速发展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知识协同等细分领域不断出现,以至纯粹以“知识管理”作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在近几年呈逐年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知识管理研究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取得较大突破之后,已经步入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4]。由此,知识管理领域的学者需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思考并探索各细分领域的关系脉络与发展规律,拓展研究范围,寻找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比两种样本文献的学科分布发现,二者既有共性之处也有各自的特性。无论是外文文献还是中文文献,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均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性质,并且都涉及到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这是由于知识管理研究与知识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密切的关系;但中文文献的研究相比外文文献,与工程类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研究的范围有局限。因此,未来国内学者可着重考虑将知识管理与工程类学科融合,扩大知识管理在工程类学科的研究范围,拓宽研究领域,给研究带来更大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比两种样本文献的研究机构发现,高校是从事知识管理研究的关键力量并表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也涌现出丰富的学术成果。在合作程度上,外文文献研究机构的合作群体和研究力量表现出一定的规模性,以我国的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及台湾成功大学为首的合作团体在外文期刊发表文献数量排名靠前;中文文献则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为首的团队表现较为突出。再者,外文文献研究合作机构由多所高校共同参与,合作关系较为密集;而中文文献的研究合作机构较少,研究群体较为分散,这也提醒国内知识管理领域学者在研究方面亟需加强合作,以提升我国整体的科研实力。
通过对比两种样本文献热点关键词共现和时区演化发现,二者的研究主题及方向既有共性也有特性。相同之处表现在: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知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基本相近,对知识管理的探索都在不断拓展和创新,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的管理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创新。不同之处在于:外文文献比较关注知识资本和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技术的应用,以及对知识管理应用层面,包括在市场应用与产业实践的研究,尤其是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对知识的学习及纵深化研究比中文文献涉及要广,早期所研究的重点也已嵌入到技术层面,借助互联网开发知识,比如Ramadan 等[29]建立了集成电路、知识管理和供应链之间联系的概念模型,Aureli 等[30]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检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知识密集型过程及其结果。而中文文献主要集中在智库、数字经济、高校图书馆等方面,较多关注于知识服务且主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探讨,而对于建模方面的研究颇少,对于应用层面的探索深度较为有限,未来还应加强对模型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虽然也关注了教育和学习方面,但与外文文献相比,研究的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软件对2000—2019 年知识管理领域进行文献计量、聚类可视化分析,分析其研究现状、热点关键词与前沿发展,探索该主题研究的脉络趋势,并分析其演化趋势,继而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发文数量的角度分析,中、外文文献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知识管理研究经过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稳定态势,亟待新的思路和方法出现。
第二,从研究学科分析,中、外文文献均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但中文文献的研究与工程类学科交叉融合不多,研究范围有一定局限,未来可加强知识管理与工程类学科融合研究,扩大知识管理在工程类学科的研究范围、拓宽研究领域,从而带来更大的应用价值。
第三,整合对比核心主题和研究热点发现,中、外文文献的研究重心存在较大差异化,外文文献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绩效、创新和体系等方面,注重知识管理的实践和创新应用;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内涵、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隐性知识等方面,注重于知识管理的服务和管理层面。
第四,识别知识管理的研究脉络发现,外文文献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组织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逻辑分析等,更加重视知识管理研究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中文文献近几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个人知识管理、客户知识管理、知识创新、人工智能、协同机制等,更多偏向于理论层面的探讨。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我国知识管理实践领域的研究应当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结合理论层面的探讨,借鉴外文文献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将理论研究的技术及工具应用于企业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方面,拓宽研究领域的广度;对于技术研究,外文文献较重视领域的创新,但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组织创新,国内研究则应有选择性地加以借鉴,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高效实现知识创新、知识共享与知识转化。
当前,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嬗变,推动着我国知识管理领域实现多元化变革,以及相关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不断拓展,新兴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将进一步提升知识管理领域研究的合作水平,不断发挥知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促进跨行业、跨领域的知识创新,最终探索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知识管理模式。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深化知识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实现知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造、共享、传递及应用,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搜集知识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等信息并进行有效预测等一系列知识管理新问题,仍然需要学者们携手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