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文

2021-05-06 03:2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王守仁文帝冯唐

阅读文本一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考题连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大父言/李牧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B.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C.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D.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政治经济的规划治理,所以庙号被尊为“文”。

B.匈奴,汉朝时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威胁。

C.莫府,即“幕府”,将帅出征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后来也泛指官署。

D.持节,节即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圈点批注

解答文言文试题,首先要读懂文言文。如何读懂呢?一般来说,一篇被选入试题的文言文,基本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介绍传主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字号、朝代、籍贯、祖上情况等;中间叙述传主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或者对传主进行评价(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结尾交代人物及事件结局。根据文言文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整体性的阅读方法:先画出人名、地名、官职名等专用名词,这部分可以跳读;然后画出重要的词、句,准确理解,贯通文意;最后画出评议性词句,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在阅读中可以从人物、事件、结果三个方面概括一件事,以便做题时迅速定位。

本文与其他的节选类史传文有些不同,一般的史传文叙述多件事,而此文则围绕“皇帝得到廉颇、李牧,是否会被重用”而展开,体现了冯唐直言不讳的性格特征。文章由文帝与冯唐讨论李齐的事,引入二人对于廉颇、李牧是否会得到重用的探讨。文帝觉得会重用他们,冯唐则通过魏尚属下的例子说明文帝处罚过重,不惜将才。文章以文帝重新任用魏尚并肯定冯唐的观点作结,向读者展示了冯唐的敢于谏言和直言不讳。

阅读文本二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从臾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十余日调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考题连线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守仁为官忠诚职守。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B.王守仁遇事足智多谋。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C.王守仁能够总揽大局。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王守仁善于随机应变。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译:

(2)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译:

圈点批注

在阅读本文时,应明确本文叙述了哪些事件,标出重要词语,以提示阅读。本文分为三段,第一段简要介绍了王守仁并简述王守仁的父亲王华的美好品质;第二段叙述王守仁刚正不阿地上奏章营救戴铣等人,而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王守仁在龙场教化万民,深得民心;第三段主要叙述宁王朱宸濠谋反的情况,王守仁献计献策。一方面多派遣间谍,假意直攻南昌,赢得有利形势,另一方面,王守仁在充分分析敌我军事利弊的情况下,趁着叛军的精锐部队全部外出,南昌守备空虚,进攻南昌,缓解了安庆之围,最终平定叛军。体现了王守仁有勇有谋的形象特征。明乎此,本文的内容就不难理解,解题亦为水到渠成之事。

【纪顺/供稿】

猜你喜欢
王守仁文帝冯唐
敬与恕
贾生与文帝
成功是拉下脸皮的坚持
敬与恕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品悟张释之为政之道
王守仁的“胆小”
王守仁的“胆小”
止谤妙招
书生惹上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