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石
1875年(光绪元年)5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择机出塞平叛新疆。三军集结,粮饷从何而来?于是,在1867年到1881年之间,左宗棠通过巨商胡雪岩向外国洋行陆续借款6次,总计达到1950万两白银,其中有一半是用在解决收复新疆的粮饷问题上。有了贷款,左宗棠才算有了收复新疆的经费支撑。但仗必须在一年半之内打完,左宗棠从一个军人、一匹马每天所需的粮食和草料入手,精确推算出这笔贷款只能满足8万人马一年半的用度。
所以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很穷,很可怜。举一例说明:湘军大将谭拔萃,今湖南韶山人。收复南疆战役打得正紧张的时候,谭拔萃在湖南老家的母亲去世了。 1878年1月,清军击溃了侵略者阿古柏的残部,收复了伊犁之外的整个新疆,左宗棠立即上奏朝廷,专门给谭拔萃请假,好让他回家为母亲奔丧。朝廷准了假,身为提督的谭拔萃竟然因为腰包里没钱,无法动身回湖南。
在清代,常备军是八旗兵和绿营兵。左宗棠的西征军中,所招募的官兵,大多都是民勇。他们收复了新疆,但却不是国家的常备军。收复新疆后,各项建设开支主要来自各省支援,因而又把每年送到新疆的錢,称为协饷。这些协饷,同样无法满足军费支出。
清政府为节省军费支出,命令负责善后的刘锦棠裁军。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8万湘军,兵源主要来自湖南、湖北以及甘肃。其中,“士卒多两湖子弟”达到6万人。新疆平静后,刘锦棠执行裁军命令。刘锦棠在1881年对本部兵马进行两次裁军,第一次裁撤4100人,第二次裁撤2100人。新疆各地驻军,同时也在裁军。
被裁撤的官兵去向何处?他们中有的人拿着清政府发放的补助,结伴返回家乡。然而,大部分被裁的湘军并不愿意回到内地,仍希望继续留在新疆生活。原因之一:在前些年,他们当兵入伍平乱,“树怨于乡”新疆反而成了一片乐土。原因之二:清政府所补助太少,路途遥远,根本不够回家的路费。因此,被裁撤的大部分湘军就留在了新疆,就地操持起各自的营生。他们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落在天山南北,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