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雨萌
在前四期,我们栏目一直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观察创意写作教学及其成果,从这一期开始,我们会转向对具体创作元素、技法的讨论,本期的主题是“人物”。美国创意写作教师杰夫·格尔克在《情节与人物:找到伟大小说的平衡点》中写道:“我认为所有的小说家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擅长设计情节,另一种擅长塑造人物。”而且他认为这两种小说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结论可能过于武断,但至少在创意写作教学中,学生的确是可以按照擅长写人和擅长写故事来进行基本分类的。
本期之所以选择刘黔与同学的这篇《锦屏女子图鉴》,正是因为他在人物塑造上所展现出的天分。写小城市女性形象的学生作品,总是多多少少弥漫着忧郁、倔强的气氛,刘黔与文章中的这种平和、安定、充满希望的感觉其实是不多见的。他笔下并没有非常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冲突感极强的人物,投稿时常常被评价“过于写实”。但写实其实是很多学生写作过程中最缺乏的能力,因为写实需要非常细致的观察,越过所有的外部遭遇、人物的表面狀态,去观察每个人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特质,那就是“性格”。正是性格的复杂,使刘黔与的小说人物有了独特的风味,使作品即使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衬托,也能够呈现出曲折丰盈的效果。
在创作中更倾向于用大量笔墨来塑造人物的学生是相对较多的,因为相比起事件与故事,人物是更容易把握、变量更少的创作元素。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愿意塑造人物,和能够把人物写得“富有、迷人、令人信服且不可抗拒”还隔着十万八千里。目前关于人物写作的教学用书,总是将努力放在对人物类型的总结或是对人物“成长逻辑”的总结上。这样的方法有其优越性,它能有效减少人物身上的“违和感”,据此书写的人物的性格、行为等内在逻辑一般是顺畅的。但它试图将人物高可控性、高稳定性的特质发挥到最大,容易使创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尤其是对“性格”的理解逐渐扁平化、刻板化,将人物性格中相对不重要的那些部分忽略掉,并且会在后期的创作中不自觉地开始将自己遇到的人物素材分类、压缩、标准化。
以女性人物为例,我所接触的学生作品,包括前四期选用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并不少见,甚至比男性角色要更多,而且从最终的成品来看,作者都是奔着更深刻、更丰富的方向去努力的,但不可忽略的是,这些女性人物的呈现方式与性格轨迹,都带有相似甚至雷同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以“规训——挣扎——失败(悲剧)”为核心线索,以公共话语中的女性处境为人物底色,建立起高度一致的女性群像,形象单一,关系单一——女性人物与其他人物发生交集时,学生也更倾向于矛盾、张力、冲突的方式,他们放大了女性性格中挣扎、感性、痛苦的那一面。
“人物教学”理论使他们养成了及时归纳、总结、运用的习惯,将公共生活中的女性形象碎片如大数据一般与自己经验中的女性形象融合推送出来,这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不理解“人物教学”中的人物性格为核心的内在逻辑,将人物的外部遭遇、所处的外部困境作为人物的内在成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也是致命的缺陷。二者结合,会产生出大量看似百花争艳,内里却千篇一律的人物,这一点,我们在文化产业中已经看过足够多的例子了。如何加深学生对人物内在逻辑的理解?如何将观察、探索人物性格总结为有效的、不那么依靠天赋的前置教学环节?对于“人物教学”的成规理论,我们在教学时该如何运用?如何降低教师对某类人物形象的主观偏好对学生创作审美的影响?在学生的经验、阅历有限的时候,如何使他们保持对公共话语及刻板印象的警惕和审慎?这些摆在我们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亟待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