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军,杨德重,曹国峰
(本溪市中心医院骨一科,辽宁本溪 117000)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ULDH)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发病率约为3%~10%[1]。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一项全新的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对操作者具有较高的要求,且对其疗效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2]。临床中对于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研究较多,但有关影响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疗效因素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临床实践,选取78例我院行PELD治疗的U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影响PELD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为该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相关帮助。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9年10月接受PELD治疗的ULDH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48例;年龄39~62岁,平均(50.35±7.33)岁;病程1~5年,平均(2.1±0.4)年;病变节段:T12-L122例、L1-235例、L2-321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WHO组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原则;②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③患者腰腿疼痛显著,临床症状显著,且存在影像学改变;④顺利完成PELD手术治疗;⑤存有患者联系方式,完成随访者;⑤椎间盘突出节段为T12~L3之间。排除标准:①患有腰椎结核、腰椎肿瘤、腰椎不稳与滑脱等症;②非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腿疼痛;③患有精神抑郁类疾病或长期服用相关药物者;④存在腰部手术、骨折、肿瘤或感染疾病史;⑤严重发育性椎管狭窄。
手术方法:(1)术前规划:根据X线正位片的结果,以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部至椎弓根中点为穿刺路线,侧位片上以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部至下位椎体后上缘为穿刺路线,两者相交点处为穿刺点。(2)患者采取侧卧位,患侧在上。通过C臂机透视,在体表画出:脊柱后正中线、病变间隙水平线、病变间隙的上关节突在背侧的投影位置及在侧方的投影位置。(3)常规消毒铺巾,静脉麻醉辅助下,1%利多卡因5 mL局麻,透视下自穿刺点逐步穿刺至椎弓根中点连线。确认位置良好后,将针芯拔出,插入导丝,将皮肤切开约8 mm,顺导丝将扩张管与工作导管逐级插入靶点位置(图1)。置入内镜,镜下逐步咬除纤维环,将松动及游离的髓核摘除,直到神经根彻底松解,射频电极镜下止血,纤维环成型。随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7 mg,将内窥镜拔出,加压包扎。
术后康复训练:术后行膝、踝关节与足趾主动及被动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日进行2~3次,每次15~30 min。术后1 d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每日2~3次,每次15~30 min。术后第2 天佩戴护腰带完全坐立后再下床站立,并过渡至行走活动,下床行动时需专人陪护,防止摔倒。术后1周内避免久坐、腰部不可屈伸或旋转,动作不可过于剧烈,术后1个月方可将护腰带解除,出院后继续行康复训练,并保持电话随访。
图1 患者术中工作通道的放置
根据MacNab[3]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优: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活及工作恢复以往;良:仍存在轻微症状,但并未影响工作及生活;可:症状得到缓解,但活动受到限制;差: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
根据患者术后第6个月疗效情况进行分组,共分为预后优良组62例、预后可差组16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导致患者疗效可、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病程、工作模式、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是导致患者预后可差的关联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不同疗效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n(%)]
表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ULDH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的一种,其病变节段处于人体上位[4-5]。与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其椎体较小,硬膜外间隙与椎管同样较小,椎间盘突出后首先压迫于神经根的硬膜内部于马尾神经处,所以,大多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需进行手术治疗[6]。研究指出,PELD治疗ULDH患者具有较好疗效[7],但目前关于其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工作模式、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分级等因素在预后优良与预后较差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原因:(1)年龄: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髓核含水量逐步减少,椎间盘的弹性与抗负荷能力也将随之减弱,当椎间盘开始退变后,椎间盘组织进一步刺激神经根,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减轻。研究指出,年龄较小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其疗效高于年龄较大者[8-9]。本研究中,疗效优良组年龄<45岁者占比较高,也验证了这一观点。而年龄较大患者因身体状况较差,临床症状也多样化,且可能存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骨质疏松等问题,造成手术难度增大[10]。同时,手术完成后其他因年龄增大所引起的退行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患者预后受到影响。(2)病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患者病程越长,术后恢复越差。本研究优良组中,病程<2年者较多。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病程越短,患者神经损害越轻,脊柱退变不明显;而病程较长者,因长期受到机械压迫,炎症刺激与免疫反应等,导致神经根处于高张力、低血运等劣势环境,术后症状虽得到改善,但因病程过长,改善程度受限[11]。(3)工作模式是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有影响,目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工作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两组患者的样本量差异过大有关。(4)临床症状: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腿痛或腰痛,亦或两者共有,这主要是因发病机制不同所导致。研究指出,腰痛患者多为炎症刺激或免疫反应所导致;而腿痛多为机械压迫所致[12-13]。而腰痛及腿痛共同存在者,发生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确。(5)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盘退变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年龄越高则退变程度相对越严重。本研究预后优良组患者的Priffman分级多为Ⅱ、Ⅲ级,预后可差组患者多为Ⅳ级。结果表明,可差组患者的椎间盘退变较为严重,导致预后较差。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分级是导致患者预后可差的关联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需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针对性治疗与康复方案,以提高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