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二平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与艺术系, 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地处太行山脉以西, 黄河之东, 故名山西。 由于深受断层作用影响, 境内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 平原和台地不足20%。 山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半干旱地区, 冬夏风向更替明显,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了山西历史上灾害频繁。 抗日战争爆发后, 日军对山西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 更加剧了山西人民的灾难。 天灾、 人祸使得山西成为当时中国灾荒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八年抗战时期, 中共所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是战争前沿的重要抵抗力量, 因此, 救灾成为山西抗日根据地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 根据成因, 灾害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依据发生空间不同, 分为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 山西的气象灾害有旱灾、 水灾、 雹灾、 霜冻, 尤以旱灾、 水灾发生最为频繁。 生物灾害在抗战期间则以蝗灾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震。 据统计, 民国元年(1912年)至38年(1949年), 山西发生旱灾12次, 水涝洪灾17次, 冰雹灾8次, 蝗虫灾7次, 地震灾10次, 其他灾3次, 遭灾次数合计57次。[1]220现仅对其中几项主要灾害进行考察。
旱灾为山西历史上主要的自然灾害, 这因山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所决定, 山西坐落于黄土高原, 深居内陆, 平均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 1942年, 山西省各抗日根据地发生严重旱灾。 太行区各县(除黎城)均大旱成灾, 亩均产量不足50公斤, 蔬菜产量仅为正常年份的二成, 四、 五、 六专区计灾民35万人。 太岳区的长子、 高平、 阳城等县连续三年亢旱。[1]227旱情严重的地区, 有的根本不能下种, 有的禾苗出土后就枯死了。 到秋季旱灾继续蔓延, 持续的旱灾导致太行区许多水井干涸, 不少河流断流, 土地龟裂, 禾苗枯死, 人畜用水都很困难。
1943年春夏之交, 太岳区再次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禾苗、 蔬菜多数枯黄, 有的秋收无望。 高平的受灾人口达到总人口的25%以上。 壶关县1943年、 1944年连续两年大旱, 全县185个村有25 198户受灾, 饿死897人。[2]97
山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 因此往往容易发生因暴雨引发的灾害。 民国28年(1939年)6月中旬-7月下旬, 山西省38县遭水灾, 受灾1 537村, 淹没田禾1 656 918亩, 倒塌房屋37 174间, 伤亡数千人, 其中浑源、 灵丘、 繁峙、 代县等地, 山洪暴发, 河水泛滥成灾。
表 1 显示1946年晋绥仅河曲、 偏关、 五寨、 神池、 保德、 汾阳等六县因水灾受损村数达150个, 受灾户数4 700户, 单河曲一县受灾户数就达3 338余户, 水灾使当地百姓生产、 生活都陷入困境。
表 1 1946年晋绥几个县水灾调查表
山西百姓还常受到雹灾的侵害。 1941年, 定襄川下因雹灾50个村减收二分之一粮食, 1942年, 忻定10个村损田禾40顷, 1943年, 阳曲川下14个村损田禾500顷, 1944年, 盂县26个村损地1 100顷, 五台北部两个区雹打净尽损失1 200顷。[3]10雹灾使得农民收入锐减, 生活越发贫困。
频发的自然灾害已使山西百姓的生活异常艰难, 但抗日战争爆发以来, 尤其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军对山西频繁的“扫荡” “三光政策”, 更把百姓逼入绝境。 仅兴县、 临县、 保德三县, 1941年至1942年间被日军杀害和抓走壮丁3 450多人, 抢粮35 000石, 杀牲畜82 000只[4]833, 使得根据地人畜锐减, 陷入萧条。 尤其是毗连敌占区的边缘地区, “有的大量拍卖衣服、 农具、 家中杂物; 有的出卖牛羊, 宰杀牲畜; 有的出卖青苗换粮吃; 小偷盗窃之案件, 普遍发生”[5]146。
日本在山西挖掘封锁沟、 封锁墙、 碉堡、 据点等军事设施, 强征占用了大量土地和农田。 为巩固对山西占领区的控制, 他们又构筑“无人区”, 从而导致大片土地荒芜废弃。 据统计, 仅北岳二专区阳曲、 五台、 寿阳、 醇县、 定襄、 忻县、 平定、 盂县八县抗战八年因修“无人区”荒废耕地就达255 148亩。[6]26日军的疯狂强征与杀害使得山西劳动力锐减, 修建军事设施和无人区, 占用大片耕地, 又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加之民众本身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 面对天灾人祸, 民众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生活陷入绝境。 如壶关县1943年、 1944年连续两年遭遇大旱, 其中大河村186户, 855口人, 外逃21户, 死108人; 杨家池村175户, 891人, 逃荒29户, 176人, 死亡95人。[2]97活着的人也只能以树皮、 草根为食, 甚至出现了吃死人的惨状。 武乡县1942年春旱, 1943年旱涝不均, 加之日军的频繁“扫荡”及经济封锁, 导致人民忍饥挨饿, 疥疮、 痢疾等传染病流行, 大片土地荒芜。
灾荒使灾民生活陷入困境, 使他们长期处于极度悲伤和痛苦中, 心灵遭受极大创伤, 更使一些灾民对生活悲观失望, 对政府信任度下降, 迷信思想逐渐蔓延开来。 如1946年5月16日黎城县突遭冰雹, 有人将此归罪于四月初一没给龙王爷唱戏, 因此龙王爷要讨债。 还有说:“冰雹下了一寸, 生产可长不了一寸了。”[7]灾害还使有的群众抛去亲情, 卖儿鬻女。 如 1948 年晋城县第七区道庄自然村就有9户人家拿亲生孩子换粮吃, 或者通过订婚、 童养媳收财礼等方式变相出卖女儿, 还有4户孩子想给人, 更有甚者, 有一家生下一个女儿不给奶吃, 指望饿死, 以减轻家庭负担。[8]86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 一直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群众的生活问题, 就一点也不能疏忽, 一点也不能看轻。 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 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9]136
抗战以来的灾荒使得农村生产力受到摧毁与破坏, 社会秩序也遭到严重破坏, 能否有效地救治灾荒成为考验中国共产党生存、 发展的关键。 中共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明确提出: 要“救济失业, 调节粮食赈济灾荒”。 山西抗日根据地各民主政府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 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救治灾荒。
北岳区于1939年根据《晋察冀各专、 县救灾委员会组织大纲》, 各区、 县均成立由军政民各界代表13人组成的救灾委员会, 各级救灾委员会下设总务、 组织、 宣传、 募集、 分配五股, 专司救济事宜。 1942年11月17日, 太行区成立旱灾救济委员会, 各县也相应成立。 各级救灾委员会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应对灾荒。
急赈灾民指当灾荒发生时, 通过临时、 直接的救济方式, 保障灾民生命安全。
第一, 发放救济粮款。 山西各抗日根据地政府直接拨给灾民救济粮, 以满足他们对食物的基本需求。 给灾民发放赈济款, 帮助他们买种子、 粮食, 以恢复生产。
表 2 晋绥行署从建立到1941年给各县所拨救济粮、 款
表 2 显示, 晋绥行署从建立到1941年, 给所辖兴县、 临县、 方山等12县共拨救济款154 928元, 救济粮约91 098大石,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灾民的生命安全, 为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太行区在1942年大旱之际, 曾拨10万元贷款赈济灾民。 1943年春夏之际, 为了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又先后拨出赈济粮500石, 低贷粮5 400石。[10]189这解决了灾民的最基本生存需求, 最大可能保存了劳动力。
第二, 安置难民。 抗战时期, 难民如潮, 遇到灾荒, 难民尤多。 据统计, 从1943年至1944年春, 山西省外有四五万人因灾荒陆续进入山西境内。 仅晋冀鲁豫的太行、 太岳二区, 外来灾民即达25万人。[5]146为了妥善安置灾民, 晋冀鲁豫抗日民主政权规定, 非灾区根据当地居民的数目, 有安置3%灾民的义务。[11]142分配安置时, 要尽量考虑私人社会关系。 晋冀鲁豫根据地政府还在交通要道设置招待站, 供应过往灾民食宿。 被安置地区, 要发动旧户召开欢迎会, 并提供住房、 粮食, 借给外来灾民农用工具, 组织灾民参加农业生产。 仅1949年, 武乡县政府就向灾民发放救济粮达53 300斤。[12]
表 3 显示, 1944年, 晋绥兴县、 临南、 宁武和岢岚等四县共安置移难民595户, 移难民人口约1 712人, 仅临南安置移难民人口就达1 090人。 安置灾民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 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表 3 1944年晋绥几个县安置移难民统计表
第三, 厉行节约开展节食运动。 灾荒发生后, 山西抗日根据地政府要求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节衣缩食, 与灾民共渡难关。 如太行区各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 普遍开展节约运动, 每人自觉地减少一部分口粮, 并自愿拿出自己本来为数极少的津贴, 救济灾民。 部队每人每天节约二两小米, 地方干部每人每天节约四两小米, 节约下的粮食用来救济灾民。 1942年, 据不完全统计, 全区(太行区)节约1 261 700多斤小米, 其中边区一级党政军民直属单位节约了39 980余斤, 全数用来救济灾民。[13]130
1943年, 太岳一地委下达《(太岳一地委)关于生产救灾的通知》, 要求厉行节约: 战斗部队逐渐减到每人每日食米一斤二两, 机关减到只吃一斤。[14]所节约粮食都用来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第四, 建立整理义仓。 1940年, 山西各抗日根据地建立后, 积极提倡办义仓。 同年10月, 晋绥边区行署公布《整顿仓谷办法》 规定: 遇大饥年, 各县政府有权根据实际情况, 命令分散食用。 凡出仓粮谷, 经县派员调查, 方可报销。 1942年1月, 太行、 太岳抗日根据地各县进一步落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颁布的《设立义仓办法令》, 清理旧义仓, 恢复、 新建义仓。 至1943年, 左权县栗城村的义仓存粮由130石增至200石。[1]平顺义仓屯谷49.6万公斤, 全部启用, 足够供1.5万人三个月渡荒所用。[10]6521944年, 晋绥行署仅兴县建义仓的村子就有429个。[15]
1944年, 中央发布了重要指示: 今后“关于灾荒问题, 应坚决实行生产自救的基本方针, 应提出生产救灾, 大家互助, 渡过困难, 政府以一切方法保证不饿死肯自救的人等口号去动员组织党内外的群众进行生产自救”[16]304。 山西抗日根据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组织民众开展生产自救活动。
第一, 发放贷款鼓励生产。 为了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产, 早在1943年春, 太岳区即发布《春耕贷款办法》, 规定贷款主要贷给贫苦农民, 只限于购买春耕之农具、 种子、 肥料、 耕畜及雇佣劳动力等。 太岳行署当年给灾民发放贷款93.8万元。 1944年春, 又发放贷款965万元, 贷粮15.75万公斤, 贷棉1.85万公斤[13]153, 鼓励群众在政府帮助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晋绥边区从1940年到1944年共发放贷款5 460 058 790 000元(本币)。 以临县1944年为例: 有中农112户, 贷款28 470元, 贫农1 017户, 贷款205 380元, 雇工3户, 贷款550元。[17]831贷款的发放, 基本解决了灾民种子、 农具等困难, 群众情绪高涨, 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 如宁武的正沟行政村把无人住的林地小庄都恢复起来, 离石六区石槽沟的12户贷款户开荒50亩。
第二, 发动群众互济互助。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山西各抗日根据地政府提倡组织“合作社” “互助组”等形式, 发扬劳动互助。 据不完全统计, 1942年春, 屯留、 沁县、 沁源、 安泽等地共组织互助组1 135个, 参加群众 9 225人。[18]500太岳区有9 000多个互助组, 其中沁源、 安泽等县参加合作互助的劳动力, 均达全部劳动力人口的50%左右。[19]183合作事业在渡荒中突飞猛进。 广泛开展社会互济运动, 是山西抗日根据地救灾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山西各抗日根据地领导民众积极应对灾荒, 恢复生产的同时又开垦了大片荒地, 如1944年, 晋冀鲁豫太行区六个分区, 军民共开荒33.6万亩, 相当于原耕地的13%。[4]836北岳区1939年至1943年共开垦荒地40余万亩, 修滩地150余万亩。[18]496晋绥根据地1941年25个县开荒30余万亩, 粮食产量达到战前的74%以上。 1943年, 全边区开荒90余万亩, 粮食产量比往年增加25%。[18]498各根据地还因地制宜, 扩大水田的种植面积。 再以晋绥根据地为例, 1940年, 全边区有水地42 850亩, 1941年增加到56 235亩, 1942年又新增72 798亩。[17]681此外, 发展副业也是解决群众抗灾能力的基本手段。 在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的同时, 各根据地也展开了形式多样的鼓励副业发展的运动, 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对于党领导下的各根据地而言, 抗灾救济, 解决群众的生存问题只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体现, 而更深层次的考量则是要借此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全民思想解放与社会动员。 因此, 在此过程中, 党不仅极其重视全民性动员, 更将重心放在妇女解放上。 众所周知, 在封建社会, 妇女很少能出门。 在救济灾荒过程中, 根据地党政军民向民众积极宣传教育, 使她们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妇女们走出家门, 用纺车向饥馑宣战。 以晋西北为例, 1941年, 全区仅有临(县)南、 离石有妇女纺织, 以后逐年增加, 到1944年, 据17个县的粗略统计, 已拥有纺妇71 200人, 织妇27 700人。[20]498太行区1944年纺织妇女已扩大至227 000人, 1945年更增至24万人。 太岳区1944年纺织妇女已达到18万人。 太行、 太岳、 晋西北三个区妇女纺织人数在1944年共47万人。 山西妇女纺织运动解决了一千多万军民的穿衣问题, 支持了长期革命战争, 同时也是对妇女的最大解放。 据统计, 1940年春季, 单临县、 岢岚、 太原、 雁北四个区做鞋12万余双。 这些衣服与鞋大多是供给对敌抗战的八路军和新军部队所用。 妇女通过纺织运动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更积极参加到社会活动中来, 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抗战期间在各抗日根据地都曾组建过妇女游击队、 自卫队。 晋西南的妇女自卫队, 平时站岗放哨, 维持社会治安, 战时还配合部队参加交通破击战, 打击敌人。 晋东南有些年轻妇女甚至主动报名参加本县的抗日游击大队。 山西广大农村妇女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成为一支自觉的革命力量。
“谁在自己的政权范围内解决了灾荒问题, 谁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10]644山西民众在巨大的灾荒面前, 中国共产党人往往率先垂范, 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1944年晋绥边区为了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专门组织抢种队, 为贫困家庭抢种庄稼, 当地老百姓感动地说:“历代也找不出这样好的军队。”[21]如果说, 上例只是局部典型事例的话, 那么实施精兵简政则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根据地军民的抗灾救灾能力。
1941 年 12 月, 中共中央在《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敌后抗日根据的工作指示中》, 强调要在各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 要求各级党政军民机关“全部脱离生产的人数不超过甚至少于居民的百分之三”[22]798, 力图通过这项措施增加生产人员, 减轻群众负担, 最终实现改善党群、 军民关系的目的。 到1942年, 仅晋绥根据地所属二十八县就减少行政人员近6 000人[20]284, 这些人员大部分被充实到生产第一线, 成为各根据地战胜严重灾荒的重要生力军, 增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为革命胜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因此, 在全面抗战期间, 以山西为依托的晋绥、 晋冀鲁豫、 晋察冀等根据地无论是人口, 还是土地面积都有了质的发展, 这与党在抗灾、 救灾过程中的积极表现不无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