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是“白衣人”

2021-05-05 02:04贵哥
中国教育理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贪念白衣莲花

贵哥

把教师比作“白衣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阅读林清玄先生的著作,看到文中一个佛经上的故事,深受启发而已。

故事大意是:一个比丘(满二十岁,受了具足戒的出家男子称作比丘,世俗人称和尚),来到莲花池边,欣赏竞相开放的满池莲花。闻嗅到莲花的芬芳,比丘不禁心里想:“要是把莲花摘下几朵,插在禅房的花瓶里,随时看见莲花,闻到香味,那该多好哇!”不料,莲花池的池神突然现身喝道:“你为什么不在禅房打坐,反而想偷莲花呢?切记:心中起贪念,烦恼随即到!”说完,就消失了。

比丘心里非常惭愧,想回禅房静修。没等离开莲花池,见到来了一个人,他竟进到莲花池里戏耍--不仅把莲花叶子折断,莲花折下,甚至将莲花连根拔起。那个人把一池子的莲花弄得一团糟,才走。池神不但没有立刻现身制止,反而连声不吭。

比丘责问池神:“那个人把莲花弄得乱七八糟的,你怎么不吱声?我只是心生贪念,你就责骂我。是何道理?”

池神回答道:“世间的恶人,好比穿黑衣,作恶如同再加上几个黑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人,是看不见的。而你是修行的人,贪恋花香会破坏你的修行。你就好似穿白衣,如果有一个小污点,大家都看得见!”

禅的故事,总有富含深意。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就是要做心生贪念而感到羞愧的人———“白衣人”,而不做那些把莲花池弄得乱七八糟而不知羞耻的“黑衣人”。如此,便到古诗所说的境界———“竹里清风竹外尘,风吹不断少尘生。此间干净无多地,只许高僧领鹤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立德树人,先要立德为师。这里的德,概括起来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所谓明大德就是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所谓守公德就是指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使命,用学识、阅历和人格魅力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谓严私德就是指教师要用比平常人更高的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言行,做到“德高為师,身正为范”。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育人———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人。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示范与模仿,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明智,也要明德,更要修身,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为学生做出表率。无论是修养学识,还是仪表风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常常是潜移默化的。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只有建起良好的师德风范,才能引领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

如果说我们能为中国教育事业做些什么,那就是在我们每个教师所在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人师表。国家很大,但却是由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建设起来的。你怎么样,中国教育便是什么样;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一千七百万教师,都做“白衣人”,就如同一股股清流,荡涤污泥浊水,还世人碧水蓝天!

修炼师德,永远以“白衣人”为最高追求!

猜你喜欢
贪念白衣莲花
白衣英雄赞歌
生命的禅悟
相见欢
茅台曾有的“贪念”,19年后永和豆浆拾起来
白衣战士出征歌
吕蒙白衣渡江
莲花岛再见
浅谈新时期作为党员如何树立信念意识
让莲花自由开放
詹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