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视域下南昌瓷板画的创新发展

2021-05-04 20:09唐慧婕汪翠芳张敏婧朱炜
收藏与投资 2021年2期
关键词:南昌博物馆文化

唐慧婕 汪翠芳 张敏婧 朱炜

摘要:南昌瓷板画在2008年被选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结合了中国传统的肖像绘画、西方的肖像创作及照相技术,是一项极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工艺文化,但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以南昌瓷板画博物馆为依托,围绕新媒体、新科技对南昌瓷板画的发展、传承与创新提出一系列措施,让南昌瓷板画更好地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以此获得更长久、更具生命力的流传。

关键词:南昌瓷板画;非遗;传承;创新

随着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论断的提出,各类传统文化开始借助网络与科技在大众之间传播。南昌瓷板画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作为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术品,其在发展中也会由于自身的特色产生局限性,在此背景与发展情况下,我们应当帮助其探索出一条既可以保留自身特色又符合时代与科技的要求发展路径,这对于南昌瓷板画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一、南昌瓷板画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一)南昌瓷板画发展现状

非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影响力地位中的逐步提高,我国对非遗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2008年,南昌瓷板画取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2010年,南昌市政府成立了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并创立了“南昌瓷板画行业协会”,南昌市政府在南昌红角洲拨了近二百亩土地作研究中心的新址,在此成立了南昌瓷板画艺术博物馆,对群众免费开放。除此之外,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人冯杰去往南昌多所高校进行巡回演讲,并在应届毕业生中选取了部分人作为传承人。由此可以看出,南昌市政府对于南昌瓷板画的传承非常积极,十分重视本地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部分。以此文章抛砖引玉,望能给南昌瓷板画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二)南昌瓷板画现状分析

南昌瓷板画作为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品,起源于清末至民初年间,最大的特色是将我国传统的肖像画与西方的肖像创作与技术相结合。南昌瓷板画的起源与肖像画密不可分,因此肖像瓷板画在南昌瓷板画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意味着南昌瓷板画的创作内容与服务对象呈现单一化的形态,所以当出现更加便捷与廉价的、可替代肖像表达的产品时,南昌瓷板画会受到很强的冲击。除了肖像画以外,瓷板画的题材还有花鸟虫鱼、历史纪实、宗教与民间故事等,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尽管如此,由于南昌瓷板画工艺对技术的要求较高,难以进行量产,价格偏高,市场难以发展,逐渐边缘化。这样的境地直接导致瓷板画的发展受到更大的限制,文化要通过群众的传播才能被注入活力,从而实现更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南昌瓷板画急需找到一条能适应更多群众需求并体现其独特魅力的发展道路,这对于它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南昌瓷板画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笔者团队在2019年对南昌瓷板画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其中包括对瓷板画博物馆的考察,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采访,并参观了后台的制作过程。笔者在考察过程中,将现場展示的南昌瓷板画划分为国家领导人肖像主题、红色主题、名人肖像、花鸟风景以及宗教主题这几大类,作品总体质量高,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该博物馆有面向儿童开设的瓷板画培训班,对于南昌瓷板画的继承与宣传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目前可以改善的一些问题。

(一)宣传途径单一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对文化的宣传,足够的宣传才能引起民众的重视,使文化深入人心,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南昌瓷板画博物馆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该馆地址较为偏远,虽然网络上存在一些宣传平台,但是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打理,更不要说影响力不足,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南昌瓷板画的表现形式单一,对习惯了快餐文化的年轻群体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因此,想要迎合现代社会,南昌瓷板画在展现形式、内容创新上还需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二)文化创意产品处于空白阶段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大力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开发创意产品。南昌瓷板画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有助于增加其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提升南昌瓷板画的传播效果,为南昌瓷板画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又为当地的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南昌瓷板画博物馆面向大众的相关文创产品目前处于空白阶段,具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三)南昌瓷板画博物馆的展现形式单一

博物馆进行的展示主要是为了宣传推广其文化内涵,但在南昌瓷板画博物馆中,我们只能看到瓷板画的成品,缺乏影音资料,无法了解瓷板画的历史文化和制作过程,缺乏对该文化的深度宣传。博物馆应考虑到传统的展示使观众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参观者参观完瓷板画后只是惊叹于成品的视觉效果,却无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情,所以在展示形式上可以加入互动元素,以此来增加趣味性,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三、对南昌瓷板画制定的可行性开发策略

根据上述的几个问题,笔者团队围绕将新媒体、新技术融入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发展这一关键点,提出几种可行性开发策略,望能对南昌瓷板画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一)加大南昌瓷板画宣传力度

南昌瓷板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地位以及文化认可度相当高,提升南昌瓷板画的知名度可以为南昌瓷板画的传承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增加本地区群众的文化自信,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南昌瓷板画来说,可以通过拍摄宣传影片、在多地区举办展览以及与本地区其他城市文化进行联动等方式提高知名度,让南昌瓷板画在群众心底留下印象,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新型展示

目前,南昌瓷板画博物馆的展示形式较为单一,参观者被动地接受,难以对展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此,我们可以在馆内设立多媒体放映厅以及具有互动性的展示装置来丰富展示形式。目前馆内每天有两次定时讲解,但是游客难以保证在该时间段能够抵达场馆,也存在由于游客人数太多影响讲解效果的情况。所以设立多媒体放映厅,围绕南昌瓷板画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等内容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让游客自由并完整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参照国内大部分较成熟的博物馆设立实时讲解,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厅内的每张展品。在馆内可以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交互体验装置,互动性的展示可以加深观众的情感与感官的体验,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文化宣传效果。

(三)创新型产业传承

传统手工艺类型的非遗在产业化实践时总会面临一些困难,也会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黔滨曾说:“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了,有了物质基础,才可以反哺其挖掘和保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看来,部分非遗文化面临发展问题时终会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作为设计者,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性开发,保证非遗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不会只留下有商业价值的部分,避免产生文化的割裂。

创新型的产业传承主要围绕文创产品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应选择保留其特有的工艺,从创新创作内容方面入手,如题材的更新、画风的年轻化等。一方面,在保证原有的工艺与作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对复杂的题材内容简化,尝试将绘制步骤拆分,让专人负责专门的部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作品的产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创新体验,比如运用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后文中以AR技术简称)来实现。AR技术是将虚拟的物体合并到现实场景,并能支持用户与其进行交互的新型技术,我们可以借此将瓷板画深层次的文化进行创新性传达。如将瓷板画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化展示,就像现有的故宫博物院雍正表情包系列,用现代人的理解赋予历史人物性格,使历史变得生动。除了动态展示以外,也可以将瓷板画的历史、制作过程以及产品介绍制作成不同的视频,依托网络搭建一个完善的讲解系统,再将该内容的触发点制作成二维码或者特定图像印在上述文创产品的包装上,这样在了解南昌瓷板画文化的同时又可以增加其趣味性,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以上内容都是围绕产品本身,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宣传力与文化影响力。

(四)创新型学习传承

学习型传承旨在对更多的人传播南昌瓷板画的文化,培养出更多的手工艺继承人。目前南昌瓷板画博物馆内已有成套的小学生课程、体验课程等,传承人冯杰也走进高校进行巡回演讲。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体验学习型传承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走向更多、更远的地方。瓷板画的制作有着较多的限定条件,光是瓷器的烧制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让瓷板画走出本地区,可以依托现在各个城市中流行的陶瓷体验店,将瓷板画的工具设计成材料包,售往各地的陶艺店,同时将南昌瓷板画的资料以及制作方式制成电子影像资料,充分利用线上课程的优势进行宣传。这样一来南昌瓷板画不仅能在本地得到传承,在全国各地都能播下它的文化种子。

(五)政策性扶持

国家政策的扶持对南昌瓷板画进行创新、产业化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首先,要建立完整的南昌瓷板画传承人认定体系,保证南昌瓷板画传承人的生产水准。其次,为了保证南昌瓷板画创新型开发的合理化,相关部门应将话语权交给具有专业性、代表性的传承人,把控文创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质量。最后,应制定相关政策,保证非遗传承人得到应有的报酬和重视,让传承人在学习创作中能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对于南昌瓷板画文化的良性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四、结语

非遗作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各类文化工作者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即便如此,我国还是有相当多的非遗文化有待合理开发,正如南昌瓷板画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如果我们能将挑战变成机遇,巧妙运用现有的科技去诠释传统文化,将科技与文化相結合,对传统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南昌瓷板画的发展相结合,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为南昌瓷板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望对南昌瓷板画或其他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让我们的非遗文化乘着科技之舟在文化长河中驶向遥远的未来。

基金项目

江西财经大学第十五届学生科研课题(20200620110240224)

作者简介

唐慧婕,1996年生,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传与媒体设计。

汪翠芳,1978年生,女,汉族,江西广丰人,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张敏婧,1994年生,女,汉族,江西宜春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传与媒体设计。

朱 炜,1994年生,男,汉族,湖北黄冈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传与媒体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成宇.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发展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20(14):275.

[2]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7.

[3]杨慧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4]王可.互动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的运用[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冯怡轩.从“非遗”角度审视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陶瓷工业,2018(05):52-55.

[6]郝亮.南昌瓷板肖像画的艺术发展[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09):136-137.

猜你喜欢
南昌博物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博物馆
谁远谁近?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