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
摘要:“中国篆刻”申遗成功,篆刻艺术备受世人关注。西泠印社社员、湖州师范学院范斌教授在书法篆刻乃至理论研究方面都卓有成绩。其于篆刻,揣摩玺印,出入秦汉;思古向幽,守正出新;创作作品在刀法笔趣中透出浓重的写意气质。
关键词:篆刻;西泠印社;范斌;湖州;写意印式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篆刻”和“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篆刻(艺术)申遗圆满成功!篆刻申遗成功是一件令全体国人骄傲、印人自豪的大事,也使篆刻(本身)所富含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在环球范围内迅速隆重登场。篆刻,简单说来是由篆法和刻法构成,刻法是短期可成的技法,而篆法却需要美学、文学、文字学甚至图案学等多方面的修养,确如已故著名篆刻家徐无闻先生所持有的观点—“七分篆三分刻”。徐先生诗云:“莫谓雕虫技,唯凭石与刀。植根在篆籀,润泽赖诗骚。立意不循俗,风规斯可高。百头争寸进,不负此生劳。”[1]此作充分体现了篆刻的人文精神,除此之外,篆刻称为艺术还要注重文化品位与审美趣味。作为书法篆刻家和教育家,徐无闻先生的诗意味深长,也为篆刻创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到篆刻艺术,就一定要说到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的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影响最广、成就最高、历史最悠久的研究印学、书画的国际性民间艺术团体,创建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由浙派篆刻家吴石潜、丁辅之、叶品三、王福庵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公推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宗旨为“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2]。湖州书法篆刻家范斌,正是一位在书法篆刻乃至理论研究方面都卓有成绩的“西泠印社中人”。
一、范斌其人,笔起吴兴
艺术之成,概而言之,需要两方面努力:一是需要投身自然之中,二是需要学问来滋养。投身自然,可以忘记功利之心;学问滋养,可以培养磊落之气。首先是与天为邻,得天地之精气;然后是与古为邻,可得前贤之智慧。二者交臻,必然可入化境。化古为新,是个涵养、涵泳、修持、渐悟之过程。一个艺术家和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也是其自身和长期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的综合积淀而成。而“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宋戴表元诗句),古之吴兴,今之湖州,正是一个孕育传统艺术和艺术家的“风水宝地”。
范斌,浙江湖州人氏,幼遵母教,读书明理,习字正心;年长负笈浙师大,一念所向、浸溺不拔;后得江浙沪诸名师指点,勇猛精进、渐入佳境。不惑之年得入湖州师院教席,传艺育人、教学相长。西泠印社社员范斌现任教于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书法篆刻教学、创作及理论研究,同时还担任湖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湖州文澜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
作为湖州市(本级)历史上第二位成为西泠印社社员的书法篆刻家(湖州师范学院新闻网报道),范斌教授先后获得湖州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优秀人才,湖州市宣传文化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南太湖本土特支计划”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篆刻作品入展第二届、第四届、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等;主持省部级重点、省部级一般等研究项目2项,厅级课题1项,参与2项,可谓成绩显著,粲然可观。
二、范斌其艺,幽谷藏真
范斌教授之痴迷篆刻,始于青年杭州求学时。其早先受浙中名宿毕茂林萌发,后又幸得韩天衡、陈振濂诸名家指授,浅闻胜义,昭若发蒙,于业渐进已近四十年。其于篆刻,揣摩玺印,出入秦汉,以得古之幽思,求简静之雅意,缘情生文,构章生韵,刀法笔趣中透出浓重的写意气质。以书入印,以刀代笔的书写式运刀风格,在其印章里表现得尤为明显。线条的或轻或重,笔笔相惯的气势,行草式的笔情墨趣,借此表现和张扬个性以及石质、钢刀的品性。
一般而言,篆刻的创造有印内求印与印外求印两途,这也说明了篆书与篆刻的重要关系,就此而论,范斌教授的篆刻创作与其篆书创作是一脉相通的。范斌书法植根在三代,多体皆能,以篆书为最擅,而辅之以隶书、行草。他的篆书上探甲骨,近至黄宾虹篆书亦有所参,尤从西周至春秋战国钟鼎金文获益良多,而小篆则取法李斯峄山刻石及李阳冰三坟记。印如其书,印如其人,范斌之印风应属豪放一路,而豪放之中又藏头护尾、沉实端凝,有几分细腻与精微。字形夸张,不涉狂怪,以拙取胜,但又极具巧意,整体上呈现一种憨态,近于童稚的天真。深发心源,出自手眼,经年三十,稍能于刀法、章法、篆法诸端有所体悟,且有新意,亦慰吾心。拟古印之锈蚀粘连、残损漫漶、挤压变形,为范斌创作写意印式的重要手法。如其所作“幽谷藏真”印,其块面之运用,粘并之线条,涨墨之效果,其破而逾完,残而逾妙的写意理趣,可见一斑。加之于篆而非隶,隶而非篆,曲者以直,斜者以正,参差以匀整的形制点画,古朴浑穆,虚化不清。“处和乃清”一印,乍看之下,难以识读。但篆刻之美,在于方寸之间的视觉形象,与文字的识读性不全相关。此中消息,明代印学家沈从先《印谈》有论或可证之:“余见古印,虽一字不能辨者,必印于简编,玩其苍拙,取以为法。或以为字且不辨,何法之取,而玩之如是耶?余答曰:譬如郊祀、铙歌等章,多不易解矣,然自是可玩。”[4]印面雖模糊而清晰,此种创意类似表现主义,而情感的抒发则更为自由。
千古幽心、自出机杼,而贵在取静。昔年赵之谦有“会稽赵之谦字撝叔印”的边款刊有“息心静气,及得浑厚。”范斌教授的篆刻探索于此深有所得,曾治印“静里乾坤不计年”。印虽小技,亦须静思深悟,切实行之,可以无恙。其印之静趣,在于线条的平直与排叠,刀法不疾不徐,气与韵,刚与柔相摩相荡,错综变化,在简古静谧之中给人以稳定之感,而透出的是文人之雅。其之印貌,虽作粗头乱服之状,不履不衫,漫不经心。其实,并非任意而为,其中有着不著迹象的经营。经营之极,似不经营,是其对印面处理的一贯作法。每作一印,字法章法均深思熟虑,推敲再三,然后动刀。印成之后,不厌其烦,精心修饰,草而不率,破而不碎。印边与印面的敲琢,文字与线条的雕饰,追求刻刀所不能达致的效果,淋漓尽致而又不失法度。
三、范斌其境,渔隐苕溪
古往今来,艺术大家首先要是学者或文人,人品与学品、艺品俱进,完美地体现出其格高韵美的境界。古人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德”也包括艺术家,包括篆刻家文史哲的修养。这样的要求在古代非常普遍,也指出了书画篆刻人才成长的正确途径。湖州印学渊源有自,元代赵孟頫创古雅论,究圆朱文;晚清民国吴昌硕一生留恋石鼓,刻印以钝刀入,开苍茫、浑穆一路印风,二位在中国印学史上标杆独帜,世所秉服;近有乡贤谭建丞书画、篆刻艺术都达到从心所欲不愈矩的高度。薪火相传、继接传统,所以说,范斌教授在苕、霅二溪之间,在湖州——这个生他养他且氤氲着千年文化古蕴的小城,研究篆刻亦为幸事矣。
正如诗人潘维在《范斌:隐忍的水光》一文中所评:“范斌生活在当代的湖州,从少年时代我们相识至今,他的气质和性情贯穿如一:内敛、儒雅、稳妥。”[5]范斌教授身上沉淀着古朴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气质,而这种气质与湖州非常吻合。所以不论是《碧浪翰墨·范斌书法篆刻作品集》,还是与马青云先生合著的《印说湖州》,再或者《印证两山——湖州篆刻家审美视域里的绿水青山》项目,其的作品与成就中常常出现“湖州”这个母体和主题。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云:“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輩不羁人。”真正的艺术家从不停止探索,也从不满足于现状,范斌教授在接受湖州师院新闻网采访时说道:“湖州这个地方不缺人才,不乏大师,我只是一名仰望者,只有仰望,只有卑谦,才有可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2]谦虚方能使人进步,正如其近年所治“鱼化龙”一印,又有新境——刀法颇恣肆爽利,章法构局大开大合,其中“化”“龙”二字更加强化了用笔线条,笔势情态,宛然在目。“鱼龙变化”,艺途更进,一刀一划,都饱含着范斌教授对故乡和对艺术追求的一片深情。
作者简介
蔡 颖,1978年生,女,汉族,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流、中外美术史。
参考文献
[1] 徐闻,徐立.徐无闻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429.
[2] 曹喆.《湖州师范学院范斌:书法篆刻家的艺术人生》[N].中国教育报,2018-05-28.
[3] 范斌.庚子新正 范斌书法篆刻艺术作品集[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
[4] 〔明〕沈野.印谈[M].杭州:西泠印社,1914.
[5] 范斌.中国优秀书法篆刻家作品集 范斌·碧浪翰墨[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